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資金持續發力!新一輪舉牌潮進行中

2025-07-24 11:3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近日,中郵保險發佈公告,公司買入72.6萬股綠色動力環保H股股票觸發H股舉牌。這是7月以來,險資四次舉牌中的一次。

作為重要機構投資者,險資動向一直是市場關注焦點。據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最新統計,截至7月22日,保險公司迄今已舉牌了21次。從舉牌數量來看,不僅超過2024年全年舉牌數,還超過2021-2023年三年舉牌總和,創下近五年新高。

  險資本輪舉牌洶涌,是保險公司在新經濟周期下全面調整經營和資產配置策略的直接表現。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權益投資對提升收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隨着系列政策打通「長錢長投」入市堵點以及保險負債端持續轉型,險資權益資產配置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

  舉牌創五年新高

  今年初,平安人壽投資郵儲銀行H股股票,並於1月8日達到郵儲銀行H股股本的 5%觸發舉牌,拉開了今年險資舉牌序幕。

  保險公司舉牌上市公司股票,是指保險公司持有或者與其關聯方及一致行動人共同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之后每增持達到5%時,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在3日內應通知該上市公司並予以公告。

從月度表現來看,今年以來每個月都有險資舉牌。其中1月、3月分別為4次和5次。7月份以來不到一個月,險資已4次舉牌,涉及四家保險公司,舉牌呈現如火如荼之勢。

  7月1日,利安人壽買入110萬股江南水務股票后,共計持有江南水務股票4699.54萬股,佔該上市公司總股本的比例從舉牌前的4.91%升至5.03%。以7月1日江南水務股票收盤價5.3元為基準,利安人壽持有江南水務股票市值為2.49億元。

  7月3日,信泰人壽通過二級市場買入69.09萬股華菱鋼鐵股票后,共計持有華菱鋼鐵3.45億股,佔該上市公司總股本的比例從舉牌前的4.99%升至5.00%。以7月3日華菱鋼鐵股票收盤價4.91元為基準,信泰人壽持有華菱鋼鐵的賬面余額為16.96億元。

險資最近兩次舉牌分別由中郵人壽和泰康人壽實施。

  7月4日,中郵人壽買入72.6萬股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綠色動力環保」)H股股票,其直接持有綠色動力環保H股股票為2051萬股,佔其H股股本比例達到5.0722%。

  7月9日,泰康人壽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峰岹科技」)H股首次公開發行。泰康人壽通過受託人泰康資產管理的賬户出資2500萬美元進行認購,佔峰岹科技已發行H股總數的8.69%。

  新一輪舉牌潮

最近10年,保險行業出現了三輪舉牌浪潮,前兩次分別是2015年和2020年,2024年以來險資開啟了新一輪舉牌潮。

  雖然目前險資單年度舉牌數量尚未超過第二輪舉牌潮,但從持續時間和舉牌總量來看,2024年以來險資舉牌時間和總量均已超過第二次。

  從險資舉牌標的所處行業來看,銀行股被舉牌次數最多,此外還涉及公用事業、能源、交通運輸、高科技、環保等行業。

  具體而言,今年險資舉牌涉及的股票共17只,包括郵儲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杭州銀行中信銀行、北京控股、電投產融東航物流、中國儒意、中國水務、江南水務、華菱鋼鐵、峰岹科技、秦港股份、大唐新能源、中國神華和綠色動力環保,其中12只股票為H股(含A+H股)。

  在新金融工具準則實施及低利率背景下,險資舉牌標的多具高股息特徵。加大對高股息個股投資、增加長期股權投資規模,有利於推動收益與報表更趨穩定。

近兩輪險資舉牌潮中,銀行股都是重要投資標的。對於險資尤其是大體量險資而言,上市銀行一般經營穩健,股息率較高且分紅穩定,是投資舉牌的重點領域。

  各家保險公司中,中國平安對銀行股「掃貨式」舉牌頗具代表性。去年年底以來,中國平安及旗下公司大手筆買入多家銀行H股,多次觸發舉牌。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平安人壽今年以來已經七次舉牌銀行股。其中,郵儲銀行、農業銀行等銀行H股均被二度舉牌,招商銀行H股被三次舉牌。

  據平安人壽6月24日披露,截至6月17日,公司持有招商銀行H股股票的比例達到招商銀行H股股本的15%,賬面余額為341.71億元,占上季末總資產的比例為0.64%。

  除了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佈的舉牌數,港交所也披露了保險公司投資進展。例如,港交所披露易信息顯示,弘康人壽於6月以來三次增持鄭州銀行H股,其持有鄭州銀行H股數量達到1.63億股,持股比例上升至8.04%。

  不過,並非所有高股息資產都是合適標的,險資在具體投資上也各有考量。一家保險資管公司負責人分析,不能簡單看股息率,高股息需要以良好的盈利為基礎並具有一定持續性;同時,買入高股息資產的成本不能太高,否則可能面臨股價回調帶來的損失。

  總體而言,險資注重以穿越周期的視角開展權益配置。在投資標的上,注重高股息、低波紅利股配置與代表經濟發展方向的成長股相結合。

  加碼權益投資

與前兩輪舉牌潮相比,本輪險資舉牌原因更為複雜。除了看好權益市場長期發展,本輪險資舉牌回升還受利率下行、新會計準則實施、優質非標資產供給有限且收益率下降、政策利好等多因素影響和推動。

  險資本輪舉牌洶涌,是保險公司在新經濟周期下全面調整經營和資產配置策略的直接表現。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權益投資對提升收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業內人士分析,保險公司有剛性負債成本約束,隨着長債利率下滑,優質高收益非標項目縮減,通過權益投資增厚投資收益有較大的現實需求;另一方面,在新金融工具準則實施背景下,加大對高股息個股投資和增加長期股權投資規模,有利於推動收益和報表更加穩定。尤為重要的是,多項支持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利好政策推出,有力提振了險資舉牌積極性。

華泰證券分析,2015年舉牌潮主要受高負債成本的萬能險擴張、「償二代」下長期股權投資節省資本消耗等因素驅動。2020年和2024年舉牌潮動力來自利率下行環境下險資投資壓力增大等原因,險資需要通過投資高息資產股來獲取穩定現金收益,同時增加長期股權投資有助於獲得穩定投資收益。

  隨着系列政策打通「長錢長投」入市堵點以及保險負債端持續轉型,險資權益資產配置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

  保險公司權益投資加劇利潤表波動,是制約權益投資的重要因素。目前,險資正在探索創新方式入市。目前,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正在加速落地,該試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險資入市投資的堵點和卡點。

近日,政策從多方面引導推動專業機構投資者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覈機制,提高權益投資比重。7月11日,財政部印發《關於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覈的通知》。首度引入五年周期指標,將險資淨資產收益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的考覈方式調整為「當年度指標+三年周期指標+五年周期指標」, 權重分別設定為30%、50%、20%。

  這是繼2023年首次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經營效益採取長短結合的考覈方式后,財政部進一步加強長周期考覈,受到保險機構歡迎。

  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日前公佈的信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為34.93萬億元,較2024年末增長5.03%;從資產配置動向看,人身險行業股票持倉市值提升至2.65萬億元,長期股權投資規模約為2.6萬億元,配比均超8%。

  天職國際保險諮詢主管合夥人周瑾表示,中央和金融監管機構過去一段時間,通過逐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範圍,增加試點企業和資金量,並在考覈機制和資本約束規則上予以鼓勵。系列政策對於資本緊張的保險公司是一次松綁,也能推動其釋放更多的資本以支撐進一步加大資金入市的力度。

  在周瑾看來,險資入市有多重作用。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保險資金具有期限長和投資風格穩健等特性,具有足夠的穩定性,是支撐股市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加大保險資金進入股市的力度,有利於減少股市波動,倡導價值投資理念,完善資本市場的功能。從保險公司的角度看,加大對股票資產的配置並長期持有,可以更好落實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並聚焦與長期負債的匹配,實現穿越周期的經營。

  周瑾同時認為,險資應積極關注風險管理,包括基於資產負債匹配角度科學決策股票的配置比例和倉位,審慎選擇舉牌標的,以及提升自身風控能力,夯實投資風控體系,規範投資行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