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4 12:45
文章來源:鈦媒體APP
「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泡沫化趨勢。近期隨著穩定幣概念的熱炒,市場出現了過度亢奮的情緒。一些上市公司,只要宣稱有意開拓穩定幣業務即‘點石成金’,股價即應聲上漲。」
「至今已經有數十家機構主動接觸金管局團隊,有的明確表示有意申請穩定幣牌照,有的屬於初步探路性質。」
隨着香港《穩定幣條例》即將於2025年8月1日生效,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再次撰文對穩定幣市場的「過度炒作」發出警示,強調需要為這股熱潮「降温」。余偉文在不到一個月內第二次發文為穩定幣「降温」,足以顯示出監管層對當前市場情緒的警惕。
數十家機構蜂擁而至,多數「只停留在概念階段」
儘管香港金管局此前已明確表示,在初階段只會批出「數個」穩定幣牌照,但余偉文透露,至今已有數十家機構主動接觸金管局團隊。余偉文表示,這些機構中,有的明確表示有意申請穩定幣牌照,有的則屬於初步探路性質。
余偉文直言,在這些接觸的機構中,許多機構的計劃「只停留在概念階段」。他們提出的願景宏大,例如「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支持Web3.0發展」、「提升外匯市場效率」等,但卻普遍缺乏實際的應用場景、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和落實計劃,更遑論具備管控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對於那些聲稱能提供應用場景的機構,余偉文也指出,它們本身往往缺乏發行穩定幣的技術和管控各類金融風險的經驗和能力。此處的矛盾是,擁有應用場景的企業,可能不具備作為金融機構發行和管理貨幣的技術和風險管理底藴;而具備金融經驗的機構,可能又對穩定幣的應用場景缺乏深入理解。
余偉文對此建議,對於這類擁有應用場景的機構而言,更實際的做法是與其他具備發行穩定幣技術和風險管理能力的機構合作,共同提供應用場景,而非盲目追求成為發行主體。這種「強強聯合」的模式,既能發揮各方優勢,也能降低潛在風險,是穩定幣市場穩健發展的一種可行路徑。
「失望者不在少數。」余偉文表示,即使取得牌照,基於我們希望穩步發展的考慮,加上初期所需要的資源投入,對公司短期盈利的貢獻會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希望投資者在消化市場利好消息時保持冷靜和獨立思考。
余偉文提到,目前的穩定幣市場已經出現「泡沫化趨勢」,也與當前港股市場的「點石成金」效應不謀而合。一些上市公司,不管其主營業務與穩定幣或數字資產是否相關,只要宣稱有意開拓穩定幣業務,股價便會應聲上漲、交易量大增,公司知名度亦得以大大提升。這種基於概念炒作而非實際業務進展的股價表現,無疑加劇了市場的泡沫化風險。
一些穩定幣概念股近期確實出現暴漲行情。比如,公告稱將與合作伙伴戰略探索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應用場景的金湧投資,7月8日單日飆漲5.3倍。獲批香港虛擬資產交易牌照的國泰君安國際股價6月25日,單日飆漲近2倍,股價從6月24日的1.2港元,一度暴漲至超7港元。
此外,股價大幅上揚的還包括普星能量(該公司認購由HashKey Holdings發行的A系列優先股)、德林控股(該公司宣稱與金融科技公司Asseto的合作RWA代幣化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有望成為香港首家自主實施商用物業代幣化的持牌券商)、光大控股(早年戰略投資美國上市的穩定幣巨頭Circle)、連連數字(宣佈將申請穩定幣發行業務)等等。
已出現詐騙行徑,警惕詐騙陷阱
除了市場中出現的「泡沫化趨勢」之外,更為嚴峻的是,余偉文進一步披露,香港金管局已經注意到最近出現了「借推銷數字資產和穩定幣進行的詐騙行徑,令民眾蒙受損失」。
比如,7月16日,香港警方透露,在7月15日以「串謀詐騙」罪拘捕了4名香港本地人,她們涉嫌為內地虛擬幣騙局舉辦宣傳飯局,招攬受害人並收取詐騙資金389萬港元,除少量資金被提現外,其余約320萬港元暫未被追回。
余偉文強調,《穩定幣條例》8月1日生效,按照條例規定,自生效日起,向香港公眾宣傳推廣任何無牌穩定幣,均屬違法。希望市民提高警覺,以免誤墮法網;這段時間 如果有人向你宣傳推廣無牌穩定幣,亦必須保持警惕。
余偉文提到,將會在反洗錢方面訂立更嚴謹的要求,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穩定幣被用作洗錢工具的風險,務求讓香港穩定幣市場有序健康發展。
在內地,近日一家名為「DGCX鑫慷嘉」的投資理財平臺跑路引發廣泛關注。該平臺盜用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DGCX)中國分部名義招攬投資人,承諾高額收益,並用美元穩定幣(USDT)進行結算,導致大批投資人遭受損失。而採用虛擬貨幣作為交易媒介也給資金追繳帶來難度。
這引起了整個社會對於新型網絡詐騙的關注與警惕。監管密集「吹哨」,據不完全統計,7月份以來,包括廣東、雲南、湖南、遼寧、黑龍江、浙江、福建等地在內的多地金融監管部門密集警示以「虛擬幣」為名的非法集資風險、新型網絡詐騙風險等。
責任編輯:朱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