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內金屬加工龍頭開設莫斯科代表處,開業儀式上來了一大批中企

2025-07-24 12:30

來源:@華夏時報微博

華夏時報記者 陶煒 南京報道

不知不覺之間,中國企業在俄羅斯的展業已經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顯現出「體系化」「矩陣化」的特徵。

近日,中國金屬加工龍頭大明國際(01090.HK)通過官微發佈消息,其俄羅斯代表處已在莫斯科開業。現場參加開業儀式的嘉賓里,包括了中石化、中技開、能建、天辰、長城汽車三一重工柳工、江蘇核電、中信保、國開行、中行、工行、建行等一大批中資企業的代表。這意味着,一大批中資企業已經在俄羅斯佈局落子。

「代表處更多的是一個服務的窗口,方便就近服務我們現有的客户。另外,我們也希望通過這個代表處開拓一些俄羅斯當地的客户。」大明國際品牌部張凱彬對《華夏時報》記者解釋。

作為金屬加工領域龍頭,大明國際通過‌「一站式」金屬材料加工服務‌與多個製造業領域深度綁定,其現有客户包括一大批國內各領域的巨頭。這樣的一家企業爲了就近服務現有客户到莫斯科開設代表處,是中資企業在俄羅斯展業佈局的一個側影。

組團出海

俄羅斯當地時間7月15日,大明國際俄羅斯代表處在莫斯科隆重開業。來自盧克石油、TEM P、諾瓦泰克、俄羅斯原子能集團、Metalloinvest、中石化、中技開、能建、天辰、長城汽車、三一重工、柳工、江蘇核電、中信保、國開行、中行、工行、建行等企業的百余位嘉賓參加了開業儀式。

《華夏時報》記者從公司展示的現場合影看到,到場的華人面孔至少佔了三成。其中不乏重量級嘉賓,大明國際董事會主席周克明親自為代表處揭牌,中國能建俄羅斯公司總經理宋亮、太鋼營銷中心黨委書記、總經理黃濤均現場致辭。

公開信息顯示,大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金屬加工及製造配套服務企業,提供不鏽鋼、碳鋼的裁剪、切割、焊接、機加工等「一站式」服務,覆蓋石油石化、新能源、工程機械、半導體等高端領域,2024年營收64.56億美元(約464.53億元人民幣)。

作為金屬加工領域龍頭企業,大明國際對接了一大批中國各領域的製造業企業,而隨着這些中資企業赴俄羅斯展業,大明國際對俄羅斯市場的服務需求也在增長,這就是大明國際去莫斯科開設代表處的內在邏輯。

「國內到俄羅斯畢竟有時差,在我們有了這樣一個代表處之后,有些事情就能夠第一時間地去幫助客户解決,做好對接。這個是我們服務客户的一個比較重要的措施。比如説,我們這次邀請參加開業儀式的柳工,在國內我們已經是合作客户了,那麼他們在俄羅斯的機構我們也希望能夠配套起來。」張凱彬説。當然,既然開設了代表處,大明國際也會去努力開拓俄羅斯本地的客户,參加本次開業儀式的一些俄羅斯企業就是大明國際正在溝通的對象。不過目前為止,大明的莫斯科代表處還沒有實際業務產生。

「和俄羅斯本土的金屬加工企業相比,大明主推的是一個全流程的服務理念。從材料到各環節的加工再到我們的規模優勢與設備技術優勢,這些都是我們相對於俄羅斯本土企業能夠提供的差異化服務。」張凱彬説。

中資企業在俄拓展增長迅速

俄羅斯對中國商品需求的快速增長,掀起了中國企業家在俄羅斯的創業熱潮。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底,俄羅斯共有1.13萬家中國公民註冊的公司和個體經營户,一年來數量增加了41%。

其中,增長最迅猛的是電商企業。2024年,中國公民在俄羅斯註冊的電商公司數量增長了1.8倍,從416家增至1162家,而在這一領域註冊的有限責任公司數量更是增長了3.5倍,從186家增至842家。

另外,批發貿易也是中國企業家在俄羅斯創業最多的領域之一。2024年,批發貿易領域的中國企業家佔比達到了18%。此外,汽車與汽車配件銷售、咖啡館和餐廳等領域也成為中國企業家在俄羅斯投資的熱門選擇。特別是汽車與汽車配件銷售領域,2024年的佔比已經提升至6%,較2023年增長了1個百分點。

而對於大型企業來説,工程機械、能源相關的行業則是中資企業進入較多的。「以我個人所瞭解到的,工程機械里面像柳工、三一這些中資企業都過去了,還有做能源開發、基礎建設的中資企業也比較多。」張凱彬説。

「俄羅斯的產業結構主要是能源和軍工、農產品、礦產等領域,有大量產業領域存在發展空間,正是中國企業擅長的領域。但是俄羅斯是一個高度結構化的市場,人口和市場主要集中在烏拉爾山以西的歐洲部分,佔地三分之二的西伯利亞地區擁有大量自然資源,但開發程度很低。中資企業可以依託東北,將俄羅斯遠東地區作為投資重點,資源類粗加工和物流運輸等行業會有較大發展。烏拉爾地區適合發展工業,距離市場較近,而且是俄羅斯傳統的工業地區,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可以投資輕工業和加工製造,或將產品的后加工工序轉移過去,主要面向其中西部的廣大市場。但是投資俄羅斯具有較大政策不確定性,國際制裁對於外商投資不夠友好,風險較大。」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一句話:需求旺、支付順、物流快、政策暖,今明兩年是黃金切入期。」壹通數字技術首席公關官羅富國認為,俄市場正處於「真空填補」窗口,汽車、金屬加工、家電、機械臂、露營裝備需求陡增,盧布-人民幣結算比例年內有望破50%,物流時效因中歐班列冷鏈專列和西伯利亞大鐵路提速而縮至12天,政策端對非制裁類中資企業態度友好。

但他也提醒道,中資企業拓展俄羅斯業務有如下的注意事項:「首先防止制裁穿透:下單前讓客户自查付款行是否在SDN名單,合同里加‘如被次級制裁,中方有權單方解約’條款;其次防止灰色清關:堅持自營報關,提單列真實收貨人,要求俄方出具正本收貨證明,文件留檔五年;再次防止空殼公司:簽約前做三層穿透盡調——註冊地、股東、近一年海關記錄,交易金額大於10萬美元必須買出口信保;最后要注意審查認證時效和尊重對方文化,談判避開13:00-15:00午休和復活節前兩周,會議室客户左側為尊,合同文字要正對客户遞交。」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