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4 10:22
(來源:東四十條資本)
4萬億美元巨頭來「搶人」了。
近日,市值剛創新高的芯片巨頭英偉達被曝新動作——以超過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億元)的價格收購了AI初創公司CentML。交易完成之后,CentML的19名核心成員,將全部收歸英偉達麾下。
CentML成立於2022年,專注於AI 應用程序的性能優化,其開發的軟件能在 AI 模型和芯片之間運行,以提升模型推理和訓練效率,解決了市場對高效 GPU 使用的迫切需求。
成立三年,公司獲得兩輪融資,最后一輪投后估值達到3億美元。也就是説,CentML的早期投資人都能通過這筆交易實現體面退出。
值得一提的是,英偉達對於CentML的關注由來已久。早在2023年10月,英偉達就參與了CentML的種子輪融資。而當時這筆融資很有意思,不僅包括股權融資,還創新性引入未來股權簡單協議(SAFE融資),也算是為后續資本運作埋下了伏筆。
95后華人AI創業,估值30億
CentML的總部雖在多倫多,但創始人卻是一名95后華人小夥。
王尚出生于山東青島,2018年從多倫多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專業畢業,隨后在該校繼續深造,先后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生和博士階段,他師從機器學習領域的專家Gennady Pekhimenko教授。
求學期間,王尚積累了豐富的實習和工作經驗。本科階段,他曾在谷歌、英特爾實習四次。研究生畢業后,他加入英偉達擔任深度學習軟件工程師,深度參與GPU性能優化工作。正是這段經歷,不僅讓他洞察AI硬件效率低下的行業痛點,也為其日后創業建立了關鍵人脈。
2022年是一個關鍵節點。當時,GPU的供應短缺問題已經嚴重凸顯。市場數據顯示,當時AI模型的規模正以每年約10倍的速度增長,算力缺口持續擴大。與此同時,全球GPU的平均利用率僅為30%左右,大量計算資源在空轉中被浪費。
正是這一背景下,王尚與導師Pekhimenko共同創立了CentML,致力於開發運行於AI模型與底層芯片之間的軟件,從現有芯片中挖掘額外的性能和成本效益,以提升模型推理和訓練效率。
「從本質上講,CentML所做的就是幫助客户從現有硬件中獲得更多收益。」CentML聯合創始人Pekhimenko曾在採訪中表示。
CentML的產品主要包括Hidet和DeepView兩款開源工具。其中,Hidet是公司的拳頭技術,主要充當AI模型與芯片之間的「翻譯官」,挖掘尚未被充分利用的硬件潛力,使AI訓練更加高效、成本更低。根據官網數據,Hidet能夠幫助客户利用非高端AI芯片,將AI模型的推理和訓練速度提升高達8倍。
截至目前,CentML已擁有多家重量級客户,包括英偉達、亞馬遜、Snowflake和甲骨文等。
事實上,關於CentML被收購早有徵兆。
6月初,據外媒報道,CentML已經終止了其在加拿大的聯邦商業註冊,並隨后向公司客户發表了一份電子郵件,稱CentML將於2025年7月17日正式結束運營。
此外,該報道表示,當時有好幾家公司都向CentML拋出了橄欖枝,只不過英偉達開出了超過了4億美元的價格,憑藉「鈔能力」直接勸退了其他競爭對手。
具體來看,這筆交易的基礎收購金額預估超過3億美元,其余部分為Earn-out條款,額外盈利支付與業績目標掛鉤。
從英偉達的軟件工程師,到創立CentML,再到被英偉達收購。輾轉3年,王尚再次重回老東家,只是這一次,他的身份和身價都已今非昔比。
始於2023年的籌謀
嚴格來説,CentML之於英偉達更像是一場「養成系」收購,因為早在公司成立之初,英偉達就已經盯上了這個團隊。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CentML成立3年,共獲得了兩輪外部融資。分別是2022年6月,獲得由Radical Ventures領投的350萬美元Pre-seed融資;以及2023年10月,獲得由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Gradient Ventures領投的27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
正是在2023年這筆種子融資中,英偉達首次以投資者身份現身,與德勤創投、湯森路透創投、Radical Ventures等知名風投共同出現在了資方列表中。資金注入后,CentML團隊短時間內實現規模翻倍,英偉達也隨即成為其戰略合作伙伴,提供硬件折扣與技術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那筆融資不僅包含了傳統的股權交易,還創新性引入了一種新型融資交易形式——SAFE融資,即「未來股權簡單協議」。
SAFE融資與傳統「現購現股」模式大相徑庭,本質上是一種投資承諾協議。SAFE模式下,投資人先對企業進行現金投資,當未來某個特定事件(例如下一輪融資)發生時,纔會按照折扣價將投資款換算為股權,通常情況下,這個折扣是7到9折。
在SAFE交易中,初創企業和投資者無需進行復雜的協議條款談判,只是把談判重點放在未來的估值上限和折扣率這兩項內容即可。
對於投資人而言,SAFE協議的優勢顯而易見。就是可以用更低的價格、更短的時間,獲得具有高速增長潛質公司的股權,同時鎖定投后估值又給投資人提供了較強的反稀釋保護。
不難看出,早在兩年前的這筆投資中,英偉達的意圖就已超越單純的戰略投資範疇。通過SAFE協議,英偉達以較低成本鎖定了CentML的未來股權,為今天的全面收購埋下了伏筆。
人才,人才,還是人才
毫無疑問,CentML的技術將幫助英偉達滿足其對GPU高效利用的迫切需求,但此次收購的關鍵,更多還是出於黃仁勛對頂尖AI人才的渴求。
據瞭解,在此次交易中,王尚和三位聯合創始人以及15名工程師全部被打包帶入英偉達的AI軟件部門。
其中,王尚將負責 AI 系統軟件的管理,其導師Gennady Pekhimenko則成為英偉達的AI軟件高級總監,前CEO Akbar Nurlybayev擔任AI軟件高級經理,首席架構師Anand Jayarajan則擔任工程經理一職。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黃仁勛第一次通過收併購達到招募AI人才的目的了。
遠的不説,6月29日,英偉達剛剛完成了對AI公司Nexusflow的收購。這是一家專注於AI安全與自動化領域的初創公司,曾在種子輪融資中籌集了1060萬美元,Fusion Fund等為投資方。
此次收購同樣是一次「人才導向型」交易。Nexusflow的CEO 焦劍濤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2018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電氣、電子與通信工程博士學位,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華人教授;另一聯合創始人朱邦華同樣是清華校友,2024年獲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收購完成后,焦、朱二人及Nexusflow的核心研發團隊整體加入了英偉達的AI安全與自動化研究團隊。
不只是英偉達和黃仁勛,時下包括Meta、OpenAI等科技巨頭都在不遺余力的搶奪AI人才。
比如Meta。我在《有一筆超1000倍回報的投資誕生了》一文中曾介紹,扎克伯格因對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現狀不滿,正親招募約50名AI專家組成一支超級智能團隊,致力於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而豪擲148億美元收購Scale AI,正是爲了將95后華裔天才創始人Alexandr Wang及其核心團隊納入麾下,為這支超級智能團隊注入關鍵力量。
巨頭們紛紛投入重金「搶人」的背后,是強烈的人才焦慮。
《財富》雜誌近期指出,「全球頂尖AI專家屬於稀缺資源,目前全世界加起來總數還不到1000人。」管理諮詢公司貝恩則預測,AI人才缺口預計到2027年仍將持續,短期內難以彌補。
在AI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下,人才已成為最稀缺、最關鍵的戰略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