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氧化鋁的風,吹的差不多了吧?

2025-07-24 09:37

(來源:有色問五礦)

政策預期進一步加強,優供給、淘汰落后產能,氧化鋁乘風而上。但,當前氧化鋁裝置的能耗,似乎已經滿足能效基準,大規模產能淘汰,似乎也不太可能。那麼,氧化鋁怎麼走?今天我們來聊一聊!

【温馨提示】

近期行情波動較大,爲了方便交流,我們組建了一個行情交流羣!每天羣里都有大神分享股票與商品觀點和交易!

淘汰落后產能」政策的影響:

近期,國家相關部門推出「反內卷政策」,為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而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政策預期的推動下,商品市場做多氛圍濃郁,文華商品指數大幅上漲擺脫底部震盪區間。工信部總工程師在7月18日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等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即將出台,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推動重點行業着力調結構、優供給、淘汰落后產能,政策預期進一步加強,驅動氧化鋁期貨價格於7月18日夜盤放量大漲。

氧化鋁當前能耗標準如何?

當前氧化鋁裝置能耗標準主要依據國家標準GB21346-2022《電解鋁和氧化鋁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以拜耳法工藝為例,現有企業單位產品工藝能耗限額限定值應不大於430千克標煤/噸,綜合能耗限額限定值應不大於460千克標煤/噸。新建、改擴建企業單位產品工藝能耗准入值應不大於360千克標煤/噸,綜合能耗准入值應不大於390千克標煤/噸。

已基本滿足能耗基準水平,預計不會出現大規模產能淘汰:

儘管氧化鋁部分產能年限較長,但近年來在政策指引下多數產能已進行了技改升級和置換,進而滿足能耗基準水平。以中鋁為例,2022年中鋁集團氧化鋁冶煉能耗已100%達到了能效基準水平,氧化鋁綜合能耗大幅優於氧化鋁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1級標準。廣西廣投新項目一期氧化鋁項目綜合能耗低至 266kgce/t,遠遠低於國家最優氧化鋁平均綜合能耗 380kgce/t 的標準。以魏橋為例,其2024年度單位產品能耗僅為299.63千克標準煤/噸,遠低於國家標準先進值,達到能效標杆水平。該公司通過實施封閉式管式皮帶輸送系統、升級風機和泵體、使用新能源汽車運輸等措施,持續優化拜耳法氧化鋁生產工藝,實現了低能耗生產。根據當前鋁產業發展方案和氧化鋁設備能耗水平推斷,預計不會出現大規模產能淘汰,部分裝置整改計劃有可能落地,但預計對供應端影響較為有限。

過剩的供需結構和緊缺的流通現貨:

基本面數據來看,截至7月18日,氧化鋁最新周度產量達179.2萬噸,產量回升至年內新高。庫存方面,氧化鋁社會總庫存較前周累庫3.9萬噸至398.9萬噸。據MYSTEEL調研瞭解,受前期持貨商超賣、產成品質量不穩定、拖欠長單交付等因素的影響,氧化鋁廠成品庫存直接轉移至下游鋁廠形成原料庫存 ,且北方地區物流運輸受阻,在途庫存積壓明顯,因此市場可流通的現貨持續偏緊。受此影響,氧化鋁倉單註冊量已連續兩個月減少,當前註冊倉單量僅剩0.69萬噸,較前期高點29.9萬噸大幅去化。此外,當前交割庫庫存僅剩4.47萬噸,較前期大幅流出。因此,儘管供需結構維持過剩,但流通現貨緊缺導致升水成交增多,較低的倉單註冊量促使資金面交割博弈升級,驅動期貨價格持續走強。供應端收縮的政策預期增強,商品整體做多氛圍亢奮,疊加氧化鋁較低的倉單註冊量,驅動期價短期偏強。展望后市,供應端政策落地情況短期仍需觀察,年內氧化鋁產能過剩格局或仍難改,但當前倉單註冊量持續走低,多空均存不確定性,建議短期觀望為主。后市需主要跟蹤流通現貨供應轉松節點和商品整體多空氛圍變化,靜待時機佈局空單。國內主力合約AO2509參考運行區間:3200-3700元/噸,需關注倉單註冊、供應端政策、幾內亞礦石政策。

五礦資本(600390)、五礦發展(600058)、工業金屬(881168)、和勝股份(002824)、鑫鉑股份(003038)、閩發鋁業(002578)、華峰鋁業(601702)、東陽光(600673)、宏創控股(002379)、寧波富邦(600768)、永茂泰(605208)、萬順新材(300057)、天山鋁業(002532)、銀邦股份(300337)、中國鋁業(601600)、常鋁股份(002160)、南山鋁業(600219)、華鋒股份(002806)、新疆眾和(600888)、怡球資源(601388)、雲鋁股份(000807)、焦作萬方(000612)、海星股份(603115)、中孚實業(600595)、明泰鋁業(601677)、寧波富邦(600768)、天奇股份(002009)、盛屯礦業(600711)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