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4 09:2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電鰻財經》電鰻號/文
近期,香港交易所的IPO申請名單中,生物醫藥企業的身影顯著增多,截至7月9日,今年已有12家生物醫藥企業成功登陸港交所。醫藥企業集中赴港上市,其核心背景在於多重因素的共振,包括「18A章」制度紅利持續釋放、研發管線更多向創新葯傾斜企業融資需求更為迫切、港股指數有所提振等等。
以君聖泰醫藥為例,其核心產品HTD1801雖佔據主導。但在代謝性疾病領域,GLP-1等靶點早已巨頭林立,其未上市便需直面諾和諾德、禮來的競爭。
據悉,2024年,君聖泰醫藥流動比率為4.67,現金及等價物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共計4.91億元,2022年-2024年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分別為1.72億元、3.57億元、2.98億元。
2024年,君聖泰醫藥總資產為5.6億元,當期研發費用為3.64億元,研發費用/總資產的數值為64.92%。據Wind數據顯示,2023年-2024年上市的11家港股18A企業的研發費用/總資產的中位數為26.99%,加權平均值為32.91%,君聖泰醫藥的研發投入強度排名第一。
業內人士指出,HTD1801瞄準的NASH(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市場,看似藍海,實則暗礁密佈,賽道內卷已白熱化,君聖泰醫藥未來能否以差異化數據破局尚待檢驗。
此外,單一管線企業需更精準卡位臨牀需求缺口,或聚焦未被滿足的罕見病細分領域,或通過License-out分散風險。當市場遭遇紅海,唯有技術壁壘與商業智慧雙重加護,方能穿越周期。
《電鰻財經》將繼續關注后續發展。
《電鰻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