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手筆增持!AMC「買買買」!頻出手入股銀行

2025-07-24 07:45

  7月23日,光大銀行公告,其股東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金融資產」)增持公司股份,持股比例增加至8%。

  這並非中信金融資產近期首次增持大中型銀行,7月22日晚,中國銀行在港股披露,中信金融資產增持該行H股股份5.93億股,持股比例上升至18.02%。

  以上增持,系中信金融資產「履約」去年11月所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投資配置的議案》。據券商中國記者梳理,近期多家AMC(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購入上市銀行股權,業內人士指出,去年以來,銀行板塊表現強勢,AMC近期增持上市銀行,大多出於增加收入目的,其業務重心仍在不良資產處置上。

大手筆增持

  根據光大銀行公告,中信金融資產於2025年1月20日至2025年7月22日期間,增持該行A股股份2.63億股,H股股份2.79億股,合計佔光大銀行總股本的0.92%。中信金融資產持股比例由7.08%增加至8.00%。

  無獨有偶,7月22日晚,中國銀行在港股披露,大股東中信金融資產於2025年6月27日增持中國銀行H股,其持股比例由17.32%上升至18.02%。

  中信金融資產與光大銀行股權關係可追溯至2023年3月,當時還未更名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現「中信金融資產」)將其持有的1.4億余張光大轉債轉為光大銀行A股普通股,轉股后,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共計持有光大銀行普通股41.85億股,佔該行普通股總數的7.08%,躋身主要股東行列。

  中信金融資產成立於1999年,前身為中國華融資產管理,2022年,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完成引戰增資、加入中信集團,並加速推進迴歸主業,對旗下金融子公司股權進行轉讓。2024年1月,中國華融資產管理正式更名為中信金融資產。

  中信金融資產為何頻頻押注中國銀行、光大銀行?2024年11月,中信金融資產發佈了《進一步推進投資配置的議案》,議案顯示,將以不超過260億元的資金購入中國銀行股份,以及不超過40億元的資金增持光大銀行股份,共計300億元。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近期,中信金融資產已多次「履約」,對中國銀行H股發起增持:

  5月16日,中國銀行港股披露,中信金融資產於5月15日增持8.03億股中國銀行H股股份,持股比例從13.11%升至14.07%,平均股價為4.5499港元。

  5月27日,中信金融資產再次增持中國銀行約9.21億股,每股股價4.6604港元,總金額達42.91億港元。增持后,中信金融資產持股比例升至15.17%。

AMC與銀行的「雙向奔赴」

  「在現有的經濟結構調整和金融風險防控的大背景下,AMC通過持有業績水平穩定的中大型銀行股份,能夠進一步優化其資產配置結構,並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 博通諮詢金融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

  他指出,AMC入股中大型銀行可以説是「雙向奔赴」:對於AMC,中大型的上市銀行一方面能夠帶來較為穩定的財務回報,改善盈利結構,降低資金閒置率、分散投資風險;二是可以加深AMC與銀行之間的合作關係,有利於雙方在不良資產處置、債務重組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增強AMC的市場競爭力。而對上市銀行來説,大股東的增持也體現了對公司長期發展的信心。

  據券商中國記者梳理,越來越多的AMC「搖身一變」,成為大中型銀行主要股東:

  6月30日,浦發銀行公告稱,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信達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信達投資」)將持有117.85億元浦發轉債全部轉為浦發銀行A股普通股,合計轉股股數約9.12億股,持股比例約3.01%。這也意味着,信達投資將成為該行前十大股東。

  在民生銀行舉行的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該行管理層在審議的議案中宣佈:提名鄭海陽為民生銀行第九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資料顯示,鄭海陽系現任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隨后,民生銀行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根據管理章程,持有3%以上的股東有權提出董事候選人,目前長城資產管理已經達到該標準。

  「大型AMC入股、增持上市銀行,更多的是投資行為。」 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AMC資金量大、但投資回報率要求高,因此投資決策相對審慎,在此背景下,股息率高且業績穩定的中大型銀行是較為契合的投資標的。

  「但這並不意味着,未來AMC都要入股或控股銀行。」董希淼指出,當前AMC對銀行的投資大多以增加收入為目的,而不是要控股銀行,相反的是,AMC均在加速聚焦主責主業,近期,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就出清了其所持有的長城華西銀行9.43億股股份,由四川銀行接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