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4 07:54
在白酒板塊連續4年下跌之后,頂流基金經理張坤開始大舉加倉白酒股。
2025年二季度顯示,易方達基金基金經理張坤旗下三隻基金同步加倉多隻高端白酒股——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優質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均增持了五糧液(000858.SZ)、瀘州老窖(000568.SZ)、貴州茅臺(600519.SH)、山西汾酒(600809.SH)。 不過,洋河股份(002304.SZ)退出了前十大重倉股。
從長期投資者的維度,張坤認為,「悲觀預期會在某個時刻被打破」,雖然難以判斷具體的時點,但是投資上判斷什麼發生比判斷什麼時候發生要重要得多。
「我們認為持倉公司的估值已經反映了未來盈利下滑甚至大幅下滑的預期,低估值疊加可觀的股東回報的保護,對長期投資者來説是很有吸引力的。」張坤錶示。
業績和規模不理想
二季度,張坤在管的4只基金均跑輸了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在管總規模跌至550.47億元。
具體來看,二季度,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優質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易方達亞洲精選的回報分別為-7.15%、-7.07%、-5.64%、8.79%,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分別為1.92%、1.55%、1.92%、10.13%。上述四隻基金二季度分別跑輸業績比較基準9.07、8.62、7.56、1.34個百分點。
從規模來看,前三隻基金二季度規模均縮水10%左右,僅易方達亞洲精選規模上升1.30%。
基民用腳投票,上述四隻基金二季度均出現淨贖回,分別淨贖回16.32億份、1.93億份、5.27億份、6.16億份。
最終,張坤管理規模由一季度末的608.22億元,降至550.47億元,降幅9.50%。
加倉白酒
二季度,張坤旗下三隻基金均加倉多隻高端白酒股——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優質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增持了五糧液、瀘州老窖、貴州茅臺、山西汾酒。
其中,規模最大的易方達藍籌精選二季度末為349.43億元。前十大重倉股為:騰訊控股(00700.HK)、五糧液、瀘州老窖、貴州茅臺、山西汾酒、阿里巴巴(09988.HK)、京東健康(06618.HK)、百勝中國(09987.HK)、中國海洋石油(00883.HK)、順豐控股(002352.SZ)。
張坤在二季度大幅增持了四隻白酒股:五糧液9.81%、瀘州老窖27.93%、貴州茅臺5.53%、山西汾酒25.75%;但此前連續重倉19個季度的洋河股份(002304.SZ)則退出了持倉前十。
值得一提的是,張坤今年一季度已開始減持洋河股份,一季度減持29.17%,一季度末該股降至第九大重倉股。二季報看不出張坤是否繼續減持洋河股份,但即使該股的持有數量不變,隨着二季度洋河股份股價下跌12.31%,該股也會跌出前十大重倉股。
同理,一季度末的第十大重倉股美團-W(03690.HK),隨着二季度股價下跌19.58%,二季度末也退出了前十大重倉股。
取而代之的是京東健康、順豐控股首次進入易方達藍籌精選的持倉前十。
總體來看,易方達藍籌精選新晉2只重倉股,被動減持1只重倉股——減持第一重倉股騰訊控股,原因是騰訊控股股價上漲2.09%,超過「雙十」限制;此外,1只重倉股不變——中國海洋石油保持不變,其余6只重倉個股獲增持。
值得關注的是,二季度末,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前十大重倉股持股集中度大幅度提升,由74.51%上升至83.84%。
張坤的另外2只代表作易方達優質精選和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在二季度末同樣均大幅增持4只白酒股——五糧液、瀘州老窖、貴州茅臺、山西汾酒。此外,洋河股份同樣退出持倉前十。
與此同時,這2只基金同樣因「雙十」限制原因,在二季度減持了騰訊控股,另外相同的操作還有,它們在二季度都增持了阿里巴巴-W。
二季度末,在易方達優質精選中,取代洋河股份進入持倉前十的是華住集團;在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中,取代洋河股份的則是京東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大幅減持招商銀行,由一季度末第1重倉股降至第8重倉股。
易方達亞洲精選作為一隻QDII,不涉及A股的白酒股,總體看,其配置上降低了美股持倉,由34.07%降至28.18%。二季度同樣增持阿里巴巴-W、華住集團,減持了騰訊控股,此外,微軟(MICROSOFT)、攜程集團-S取代富途控股和普拉達,成為新晉十大重倉股。而由於股價上漲,SK海力士成為第一重倉股。
悲觀預期會被打破
在二季報中,張坤稱,他並不認同對國內需求和經濟的悲觀預期。
張坤認為,中國將繼續向「2035年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邁進,經濟發展的成果也終將反映到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持續提升,進而反映到優質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上。
張坤錶示理解,「由於投資久期的不同,投資者在同一個公司上做出相反的判斷十分正常。」
但從長期投資者的維度,張坤認為,悲觀預期會在某個時刻被打破,一個標誌是長期國債收益率不再維持在與經濟發展前景不匹配的低水平,雖然難以判斷具體的時點,但是投資上判斷什麼發生比判斷什麼時候發生要重要得多。
張坤錶示,「我們將不斷審視組合中公司的競爭力在經濟下行期是否得以鞏固甚至增強,在未來經濟好轉時能否獲得更強的競爭地位。」
「我們認為持倉公司的估值已經反映了未來盈利下滑甚至大幅下滑的預期,低估值疊加可觀的股東回報的保護,對長期投資者來説是很有吸引力的。」張坤錶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