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華光國瓷:科技之光點亮千年窯火,文化之魂鑄就時代名片

2025-07-23 18:58

轉自: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閆聰

7月23日下午,在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舉行的「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現場記者見面會上,華光國瓷董事長蘇同強以「破界、融合、煥新」為主線,揭祕了這家「國瓷製造者」如何讓千年窯火重燃時代光彩,讓文化符號走向世界舞臺。華光國瓷,這個深耕陶瓷領域六十余載的老牌企業,正以創新者的姿態,在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碰撞中書寫新篇章。

科技破局

從「製造」到「智造」的質變之路

「陶瓷不是夕陽產業,而是朝陽產業。」華光國瓷用行動印證這一理念。從1961年建廠起步,企業便以「做世界最好陶瓷」為信仰,在材料科學領域深耕不輟。其自主研發的天然礦物骨質瓷,以強度、白度、熱穩定性三大核心指標全面超越國際標準,熱穩定性突破200℃極限(國際標準僅140℃),更開創性實現無鉛材質與抗菌功能的雙重突破,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抑菌率達100%。

這一「黑科技」背后,是上千次試驗的淬鍊:三年間,華光團隊以日均三次試驗的頻率,將產品合格率從行業平均70%提升至97%,用「硬核科技」重新定義陶瓷品質。目前,企業已累計斬獲千余項國家專利,攻克無鉛釉技術等世界性難題,讓「中國智造」在陶瓷領域站穩世界C位。

文化賦能

讓陶瓷成為「會説話的東方美學」

在華光國瓷的展廳里,每一件瓷器都是「無聲的詩」。從APEC峰會到上合青島峰會,華光國瓷以「國宴用瓷」身份見證大國外交風采。其中,「千峰翠色」上合元首茶咖具以華青瓷為骨,將泰山祥雲與海浪波紋凝於器型,演繹「天下一家」的東方哲思;荷風茶器以華玉瓷為媒,荷花浮雕與釉下彩工藝交織,傳遞「和合共生」的文化基因;風華凝香女神杯更將宋徽宗《芙蓉錦雞圖》的宮廷美學注入現代設計,實現藝術性與實用性的完美融合。

這些作品不僅登上國家博物館展臺,更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春晚生肖福禮瓷的「現象級」出圈,讓傳統文化符號從廟堂之高走入百姓生活,印證「一件好瓷,就是一張文化名片」的品牌信仰。

品牌煥新

從「工廠」到「文化生態鏈」的蝶變

華光國瓷的崛起,是山東品牌建設「鏈式思維」的生動實踐。企業以「三個堅定不移」戰略實現跨越式發展:走品牌經營之路,通過IP聯名、媒體矩陣傳播打造「中國陶瓷第一品牌」;走自主創新之路,建立全流程質量管理體系,以高於國標的「華光標準」定義健康用瓷新標杆;走文化融合之路,推動陶瓷製造向文化創意產業轉型。

連續四年打造春晚生肖福禮瓷的「爆款傳奇」,正是其「以文化撬動市場,以品質贏得人心」的絕佳註腳。如今,華光國瓷已構建起「產品+服務+文化體驗」的生態閉環,讓品牌價值在產業鏈延伸中持續裂變。

世界舞臺

讓中國陶瓷「講好中國故事」

從故宮博物院到英國皇室,從G20峰會到迪拜世博會,華光國瓷正以「科技+文化」雙引擎叩響世界大門。其無鉛抗菌瓷、高温釉中彩等創新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十余國,以高附加值突破傳統陶瓷出口瓶頸。蘇同強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讓華光國瓷成為傳遞文化自信的全球載體。」未來,企業將持續以「中華陶瓷之光永遠燦爛世界」為願景,通過技術創新與文化表達,讓千年窯火在新時代迸發更耀眼的光芒。

千年窯火,時代新章 從「窯爐車間」到「文化殿堂」,從「傳統手藝人」到「科技領航者」,華光國瓷的蜕變之路,正是山東好品「科技賦能、文化鑄魂」的生動縮影。這片土地孕育的「國瓷之光」,不僅照亮了中國陶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更以器載道,向世界傳遞着東方美學的永恆魅力。在「好品山東」品牌矩陣中,華光國瓷正以創新者的姿態,書寫着屬於新時代的「瓷上中國故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