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GE醫療攜重磅國產創新成果Apex量子平臺系列CT亮相CMEF 2025

2025-07-23 14:00

  2025年4月7日,上海——在第91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 2025)到來之際, GE醫療中國重磅推出Apex量子平臺系列CT全鏈條國產產品。作為GE醫療中國研發團隊引領創新的平臺化CT,量子平臺系列產品以革命性0。23秒量子極速為核心,依託高能寬體影像鏈,實現了無心電門控的心臟掃查,並通過「源啓」智能工作站(AW Insight)提升診斷效率,推動超高端CT技術普惠化,讓尖端技術覆蓋三甲至縣域醫療全場景,助力各級醫院精準診療能力升級。

  「Apex量子平臺是GE醫療50年CT創新曆程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國研發團隊突破性技術的結晶,更是中國智慧走向世界舞臺的有力例證。」GE醫療中國副總裁、醫學影像業務總經理陳金雷表示:「從上個世紀70年代首臺投入臨牀的GE醫療CT設備,到如今同步獲得中國NMPA和美國FDA雙認證的量子平臺,我們始終以臨牀價值為創新原點,不斷開拓精準醫療的效能邊界。而量子CT開創的‘技術內核統一、應用場景分層’的創新模式,就是最好的印證。在設備更新行不斷推進中,這一平臺化創新打破資源壁壘,讓量子級影像能力成為普惠醫療的新基建設施,加速推動醫療高質量發展。」

  ECG-less(無心電門控)心臟掃描:突破傳統限制,開啟心臟精準診療新紀元

  傳統心臟CT依賴心電門控技術,平均每位患者連接心電門控電極要2-3分鍾,不僅佔據卒中、創傷等急診的黃金救治時間,將其放至中國就診量大的場景下成數十倍增加后,還會對門診檢查效率造成較大的影響和負擔。(數據來源:GE醫療CT研發團隊)

  作為截至目前全球唯一通過FDA認證的無限制心臟成像方案,GE醫療量子平臺CT搭載的ECG-less心臟掃描技術,依託0。23秒最快轉速+量子球管+16cm寬體影像鏈,結合第二代深度學習重建引擎TrueFidelity DL,從劑量到圖像質量均得到了提升,還突破傳統心電圖依賴限制,無需心電信號即可精準凍結任意心率下的心臟影像,為心臟精準掃查做出了重要保障。

  在急診場景中,ECG-less可快速覆蓋胸痛、創傷等急症患者,同步解決兒童配合度低、重症患者電極貼附困難等難題,尤其是在胸痛患者分秒必爭的需求下,幫助非心臟專科的急診醫生快速獲取診斷級影像;門診場景下,因患者無需貼電極片,單例心臟CT掃描時間和檢查效率可大幅提升。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臨牀實踐中,ECG-less技術使心臟掃描時間從過去的6-7分鍾縮短至3-4分鍾,這一創新不僅緩解了放射科壓力,更是打破兒科、ICU等特殊場景的檢查壁壘。

  AW Insight源啓智能工作站:AI賦能全流程,重構影像診斷效率標準

  傳統CT影像后處理遠非大眾認知的「原圖直出」——以心血管檢查為例,醫生需手動完成血管提取標記、斑塊標記測量、狹窄測量及冠脈樹三維重建,且人工判讀易受經驗差異影響。針對這一行業性效率與精度雙重挑戰,量子CT平臺深度融合中國團隊創新研發的「源啓」智能工作站(AW Insight),通過全AI智匯工作流,實現全流程自動完成后處理、重建和結構化報告,顯著提升診斷效率和成像質量。

  提速方面,源啓智能工作站煥新后,醫學影像重建算力比傳統后處理工作站提升13倍,AI應用運行提速4~10倍。以主動脈CTA影像重建為例,以往后處理工作站的重建速度平均為15分鍾,而源啓工作站的AI工具從抓取到CT影像、到進行重建並生成結構化報告僅需1分鍾;提質方面,源啓可以自動識別和分割血管、夾層、斑塊和病變,快速精準檢測出血部位、範圍和出血量,特別是針對有黃金救治需求的急診卒中與創傷搶救場景下,顯著優化治療方案和救治效率。更值得一提的是,源啓工作站提供了開放的生態環境,通過開放架構,智能組件加速多種臨牀端應用開發及產品化落地。(數據來源:GE醫療中國研發及臨牀應用團隊)

  GE醫療中國首席科學家謝強博士説:「量子平臺代表着CT技術全面進入到智能化和數字化時代,並充分發揮了其平臺優勢:創新與快速發展的緊密結合、成本優化與高效率的合理並存、資源共享與靈活擴展的相互配合,尤其是ECG-less掃描不僅在技術上實現了重大突破,而且大大簡化了心臟掃描流程,在節省了ECG設備的成本和維護的基礎上,提高患者檢查的舒適度,擴展CCTA的使用範圍,確保了圖像質量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推動了CT技術在臨牀中的深入應用。這個平臺將引領心臟、顱腦、腫瘤等疾病的檢查與診斷精準度邁上新臺階。未來,通過快速迭代創新,量子平臺將加速數字化和AI工具的融合,賦能多層級醫療機構影像診斷能力的提升,加速高質量的精準醫療科技惠益醫患。」

  隨着Apex量子平臺CT的發佈,未來該系列產品將從GE醫療北京影像生產基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向全球源源不斷地交付國產創新,以更廣的臨牀疾病覆蓋,幫助全球醫療機構解決診療能力與效率的挑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