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股IPO】摺疊自行車雙料龍頭大行科工再度遞表港交所:中國內地銷量市佔26.3%、銷售額市佔36.5%​

2025-07-23 18:04

金吾財訊 | 繼2025年1月20日首次遞表招股書失效后,7月22日,大行科工再度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作為一家聚焦摺疊自行車細分賽道的企業,大行科工試圖在資本市場尋求突破與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於2025年7月17日獲中國證監會國際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擬發行不超過910萬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公司名稱: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保薦人:中信建投國際

控股股東:韓德瑋

於最后實際可行日期,韓德瑋(i)直接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約88.56%,及(ii)為集團其中一個員工持股平臺大行科工企業有限合夥的唯一普通合夥人,因此被視為於大行科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的已發行股份總數約1.60%中擁有權益。

基本面情況

公司是一家著名的摺疊自行車公司。摺疊自行車為一種小巧便攜的自行車,其設有可摺疊成較小尺寸的機能,便於收納及攜帶。

大行品牌由韓德瑋博士於1982年創立。憑藉逾40年的發展,大行品牌在技術實力、創新精神、匠心工藝、對卓越性能和產品質量的追求方面享負盛名。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2024年零售量計,公司於中國內地摺疊自行車行業佔有顯赫地位,市場份額達26.3%,按2024年零售額計,公司亦於中國內地摺疊自行車行業處於領先地位,市場份額為36.5%。根據同一資料來源,公司是中國摺疊自行車行業擁有最多專利的品牌,截至2025年4月30日在中國內地擁有113項有效專利。截至同日,公司也在美國、歐洲及日本擁有22項有效專利。

截至同日,公司與遍佈中國30個省級行政區的38家經銷商合作,覆蓋680個零售點。公司亦已擴展至線上渠道,包括中國內地的主要電商及社交媒體平臺如京東、天貓、抖音及拼多多。於往績記錄期間,線上直銷收入由2022年的1410萬元激增至2024年的人民幣1億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產品亦於另外28個國家和地區銷售,包括東南亞、美國和歐洲,惟僅佔整體銷售的相對較小部分。

競爭格局

儘管在城市出行解決方案方面與其他傳統自行車類別存在競爭,惟摺疊自行車透過解決傳統自行車無法完全解決的特定城市通勤難題,成功在市場佔一席位。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全球摺疊自行車市場為整體自行車市場的細分市場之一,其按2024年零售額計佔全球自行車市場的5.3%,而按零售量計則佔2.1%。中國內地、美國和歐洲是全球摺疊自行車行業的三大銷售區域,按2024年零售量計分別佔全球需求的22.1%、9.0%及8.6%。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全球摺疊自行車市場競爭激烈,按2024年零售量計,五大公司佔據19.4%的大量市場份額,而中國內地摺疊自行車市場高度集中,於2024年五大公司佔據60.4%的市場份額。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按2024年零售量計,公司於中國內地摺疊自行車行業佔有顯赫地位,市場份額達26.3%,按2024年零售額計,公司亦於中國內地摺疊自行車行業處於領先地位,市場份額為36.5%。

摺疊自行車市場存在若干入行門檻,包括(i)專門的工程設計專業知識;(ii)生產上的規模經濟;(iii)穩固的經銷網絡;(iv)可靠的售后服務;及(v)品牌認知度和信譽。公司具備先發優勢、強大的研發實力、遠近馳名的品牌和廣泛的銷售渠道,相信能在競爭中佔據領先地位。

財務狀況

公司於2022-2024年及2025年首4月,分別錄得收入2.54億元、3億元、4.51億元及1.85億元;同期對應間利潤及全面收益總額3143.4萬元、3485萬元、5229.9萬元及2152.8萬元,根據招股書,該等增幅主要由於收入快速增長所致。

收入主要源於銷售大行自行車。公司亦從以下各項獲得相對較少的收入:(i)配件、服飾及其他相關產品;及(ii)主要涉及公司共享360項目的許可權及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招股書顯示,公司經營可能存在風險因素(部分):

1、倘公司商標權遭到第三方侵犯,或經銷商或被授權方未能符合公司的產品質量、製造要求、營銷標準或其他要求,將可能對公司聲譽、品牌及經營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2、公司依賴第三方經銷商將產品推向市場,但可能無法控制經銷商及其次級經銷商的行為。

3、經銷商可能會積壓過多或過時的庫存,而任何過量庫存可能會影響經銷商的未來訂單數量。

4、倘公司產品的性能不佳或出現缺陷或會損害公司聲譽,導致產品退貨或召回,使公司面臨重大產品責任訴訟並對公司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5、倘無法開發並推出較高利潤率的新產品,或客户對新產品的需求較低,將可能對公司的競爭力、業績及未來增長前景產生不利影響。

6、歷史業績未必能預示未來表現。

7、經營業績受季節性波動影響。

8、倘未能成功實施產能擴張及設備升級計劃,將對公司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公司募資用途:

1、 將用於生產系統現代化及擴大運營規模,以提升製造能力。

2、 將用於強化經銷網絡及策略性品牌發展,以鞏固市場地位及加快全球擴張。

3、 將用於加強研發能力,以提升技術。

4、將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