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3 15:43
原標題:加速Robotaxi大規模商業化落地,如祺出行發佈「Robotaxi+」戰略 來源:投資界綜合
7月23日,如祺出行宣佈正式啟動「Robotaxi+」戰略。公司稱計劃憑藉平臺的資源聚合優勢和運營服務經驗,面向地方監管機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及其他生態合作方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以共同加速Robotaxi大規模商業化落地。
據瞭解,基於「Robotaxi+」戰略,如祺出行計劃未來5年將Robotaxi運營覆蓋至100個核心城市,並將在Robotaxi車隊規模和運營基礎設施建設兩方面投入發展,擬推動10億級投資計劃,建成覆蓋100個核心城市的Robotaxi三級運維網絡,形成可支撐每年10萬輛Robotaxi線下運維的綜合能力。
市場分析認為,如祺出行在Robotaxi界的發展模式如同全球出行公司Uber,兩者均正在迅速拓展Robotaxi領域的合作伙伴,並有望通過發揮作為出行公司在運營方面的優勢、逐步做強為Robotaxi規模化進行服務的能力。
今年上半年以來受Robotaxi的持續進展帶動,Uber股價已累漲達55%。分析人士認為,集合了中國Robotaxi合作伙伴且具備規模化運營及服務能力的如祺出行,「相關模式可被視為是Robotaxi時代的中國版Uber。」
全開放Robotaxi+平臺
提供Robotaxi規模化運營一攬子解決方案
Robotaxi作為人工智能在出行行業的*應用場景之一,已成為出行服務領域高確定性趨勢。據高盛2025年5月研究報告預測,中國Robotaxi市場將經歷爆發式增長,至203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70億美元,相比2025年增長近700倍,超過25%的共享出行運力將由Robotaxi貢獻。
「出行服務的未來必然是Robotaxi。」如祺出行CEO蔣華在發佈會上表示,Robotaxi賽道已經進入比拼落地能力階段,「能否實現規模化商業落地,決定玩家們是否有資格在這個賽道走下去。」
如祺出行表示,當Robotaxi進入大規模商業化落地階段,規模化運營這一稀缺能力將不可避免地成為行業競爭的焦點,而公共交通治理也必然面臨新的挑戰,能否實現可靠監管下的高效落地將決定行業能否在良性軌道上發展。作為率先推出有人駕駛網約車與Robotaxi服務商業化混合運營的出行平臺,如祺出行針對行業發展面臨問題推出「Robotaxi+戰略」,與產業鏈上下游生態合作方在行業拐點到來之際實現共創共贏。
據瞭解,「Robotaxi+」戰略核心是「一個平臺」,即將原有開放性Robotaxi運營科技平臺升級為開放性「Robotaxi+」平臺,繼續發揮出行平臺開放性、面向行業所有符合本地監管標準的Robotaxi開放運營。同時,該平臺將聚合優質產業鏈資源、面向所有Robotaxi商業化參與方提供Robotaxi規模化運營一攬子解決方案,包括Robotaxi資產運營方案、Robotaxi運維方案等,憑藉高效運維、*控本等手段實現車輛資產效益*化,並且車輛運營全流程數據透明、監管高效及安全可靠。
投入Robotaxi車隊規模及基礎建設
服務Robotaxi規模化運營
如祺出行表示,為加快推進「Robotaxi+」戰略落地,如祺出行同時發佈「星火計劃」和「星河計劃」兩大拓展計劃,將在Robotaxi車隊規模和運營基礎設施建設兩個維度投入發展,以引領Robotaxi大規模商業化破局。
其中,「星火計劃」重點發展目標為擴大Robotaxi運營範圍與車隊規模,讓Robotaxi服務大規模用户羣體。如祺出行表示,將依託在大灣區多個地區開展Robotaxi運營上的豐富積累,對外複製輸出全套標準化Robotaxi運營模式,未來5年擬覆蓋100個核心城市,並計劃與合作伙伴一起構建超萬輛規模的Robotaxi車隊。
據透露,目前如祺出行正推進與行業主流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的戰略合作,將陸續接入多種先進的Robotaxi、以壯大平臺運營的Robotaxi運力規模,同時將基於自身豐富的運營數據積累及車輛資產管理經驗,從車型選擇、金融方案、運營託管等方面,向生態合作伙伴提供Robotaxi資產一站式運營解決方案、實現全流程閉環,共同打造大規模Robotaxi車隊投向出行服務市場。
針對Robotaxi大規模商業化落地對高效運維服務的海量需求,如祺出行「星河計劃」將在未來5年推動10億級投資計劃、在100個核心城市建設Robotaxi三級運維網絡,包括如祺Robotaxi速應場、如祺Robotaxi維保站、如祺Robotaxi樞紐中心,總量預計達1000個,形成可支撐每年10萬輛Robotaxi線下運維的綜合能力。
發佈會上,如祺出行分別與廣汽商貿、廣汽能源,以及來自廣州、杭州等地的4家Robotaxi資產戰略伙伴簽署合作協議,宣佈將在Robotaxi車隊及運維網絡建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同時,小馬智行廣汽埃安霸王龍Robotaxi、廣汽集團埃安LX Robotaxi、如祺出行廣汽豐田賽那Robotaxi等Robotaxi車型也悉數亮相。
據瞭解,這將是行業*聚焦Robotaxi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的運營基礎設施網絡。
全球首創Robotaxi商業化混合運營
Robotaxi訂單量同比增長超480%
「任何在押注Robotaxi上舉棋不定、搖擺猶豫的企業很快就會掉隊,而這個很快可能就是短短數年。」在定位如祺出行的未來發展方向時,蔣華在發佈會上提到,如祺出行要堅定不移地做Robotaxi大規模商業化的破局者與領跑者。
自2019年起,如祺出行基於出行平臺運營優勢開展Robotaxi商業化運營。2022年4月,如祺出行推出開放性Robotaxi運營科技平臺,搭建有運營監管平臺、車輛管理系統等機制,向所有符合監管標準的Robotaxi車輛開放。同年10月通過與戰略合作方合作,如祺出行成為全球*有人駕駛網約車與Robotaxi服務商業化混合運營的出行平臺。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如祺出行平臺運營的Robotaxi運力超300輛,服務覆蓋廣州南沙,深圳寶安、南山,以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運營站點超4,000個,自有車隊安全運營超400萬公里。如祺Robotaxi服務上線三年以來成為大灣區居民「家門口的自動駕駛」。以廣州南沙為例,2025年上半年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480%。
出行公司加速Robotaxi佈局、Uber半年股價漲55%
如祺出行被視為Robotaxi領域的「中國Uber」
Robotaxi正為出行服務帶來規模化發展的新的轉折點。江海證券研報稱,預期Robotaxi在2026年左右實現大規模商業化,2030年Robotaxi在全球範圍內廣泛使用。特斯拉Robotaxi在今年6月啟動商業化服務,正被外界廣泛認為是Robotaxi服務在全球大規模落地的的轉折點。
而進入上半年以來,全球移動出行鼻祖Uber持續在擴充Robotaxi「朋友圈」名單,包括Waymo、Momenta、小馬智行、文遠知行、蘿卜快跑等自動駕駛公司已先后加入Uber陣營。7月,Uber又宣佈分別向自動駕駛公司Nuro和汽車製造商Lucid投資數億美元,支持未來6年超過2萬台無人車的落地。
「現在買Uber,就像2015年抄底亞馬遜。」私募大佬Bill Ackler在致投資者的信中寫道。
受相關Robotaxi信息的持續帶動,今年上半年以來Uber股價一路上揚、已累漲達55%。在Robotaxi商業化的風口上,資本市場以實際行動標示對「Uber模式」的認可。
有市場分析認為,資本市場認為在網約車向Robotaxi過渡期間,出行平臺掌握用户流量、能通過提供「人機混合」服務模式(即有人駕駛網約車+自動駕駛Robotaxi服務)的漸進式變革在商業上或許更有前景,相關模式有望快速聚合區域內最多Robotaxi形成馬太效應,快速建立競爭壁壘,能抓住短期網約車業務確定性收益的同時,又獲得中長期自動駕駛成長紅利。
如祺出行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同時提供「人機混合」運營及服務模式的公司,此次「Robotaxi+」戰略發佈,向外界展現了其在未來公司發展上,擴大「Robotaxi朋友圈」及Robotaxi規模化運營服務方面進行重點發展的決心。
「有了這套佈局,如祺可以被視為Robotaxi時代的中國版Uber。」分析人士認為,參考Uber上半年價值爆發的軌跡,隨着全國各地政府加快推進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出行平臺板塊中具備有Robotaxi運營能力的公司將獲得更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