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3 14:14
埃隆·馬斯克旗下SpaceX的最新股權收購要約中,悄然浮現一項值得關注的風險提示:這位科技界巨擘的政治動向可能持續影響企業發展。
據查閲的文件及未獲授權公開討論此事的知情人士透露,馬斯克此前擔任特朗普政府"政府效率部"高級顧問的經歷被特別標註,文件中明確提示其未來"可能再次擔任類似職務,並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值得注意的是,知情人士稱此類涉及高管政治參與的風險提示,在同類股權要約文件中尚屬首次出現。
此次股權交易對SpaceX的估值達到約4000億美元,若最終落地,這家火箭與衞星製造商將超越眾多科技巨頭,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私營企業。目前馬斯克與SpaceX方面尚未對此置評。
回顧馬斯克近期的政治軌跡,其角色轉變頗具戲劇性。今年5月底,在助力特朗普政府推進機構精簡改革后,他正式結束顧問職務。此后一度宣稱將專注特斯拉、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等商業版圖,並減少政治領域投入。但與特朗普團隊的公開爭執使其再度成為焦點。
7月馬斯克公開抨擊共和黨主導的税收支出法案,更宣佈將籌建新政治團體,甚至提出通過投票罷免部分國會議員的激進主張。不過這種政治熱情似乎未能持久,馬斯克近日在社交平臺X上透露:"當孩子們不在家時,我又要恢復每周七天工作制,甚至睡在辦公室了。"
SpaceX文件中特別提示的政治風險,再次印證了這位企業家行事的不確定性。作為NASA與美國軍方的重要合作伙伴,SpaceX目前承擔着獵鷹火箭發射、火星登陸飛船研發等核心任務,同時運營着由約8000顆衞星組成的星鏈網絡。
6月初馬斯克批評特朗普政策后,白宮曾緊急審查SpaceX合同,要求國防部、NASA等機構評估「替代供應商可行性」。結果顯示多數合同因戰略價值無法取消,凸顯政府對其依賴。業內分析指出,若馬斯克再度涉足政治引發政府對立,可能觸發新一輪合同審查,威脅SpaceX每年超百億美元的政府訂單。
此次股權交易中,部分股東將獲得出售股份的機會。這種"部分股權流通+長期私有化"的模式,已成為科技初創企業平衡資金需求與控制權的重要手段。據知情人士透露,本次回購規模最高可達12.5億美元,涉及員工及其他早期投資者。
從政府顧問到商業領袖,從政治主張到技術攻關,馬斯克的每一次轉向都牽動着資本市場的神經。這份文件中的風險提示,既是對投資者的鄭重告知,也折射出科技巨頭與政治權力交織的複雜生態。在4000億美元估值的光環下,SpaceX的未來軌跡,或許仍與馬斯克個人的政治抉擇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