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3 07:37
中金發布研報稱,從二季度公募持倉來看,股票持倉佔比小幅提升,但A股倉位仍處於低位;債券持倉佔比出現回落。結構上,前期經歷回調且產業趨勢持續向好的通信和傳媒等偏科技成長板塊獲加倉較多;受益於軍貿發展和事件驅動的國防軍工也獲增配;長線資金青睞且業績增長預期支撐的大金融板塊倉位上升;消費場景受約束的食品飲料、汽車和電力設備則減倉較多。
中金主要觀點如下:
公募基金倉位變動:股票倉位小幅上漲,港股加倉,A股倉位下降
2025年二季度A股市場先抑后揚,上證指數上漲3.3%,偏大盤藍籌的滬深300上漲1.3%,成長風格分化,創業板指上漲2.3%,科創50下跌1.9%,中小市值的中證1000和中證2000分別上漲2.1%和7.6%,中證紅利基本收平。在此背景下,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單季度收益率中位數為2.1%,收益率較上季度有所回落。
公募基金資產規模擴張,權益資產和債券資產佔比均下降。二季度公募基金整體資產規模擴張,資產總值由上季度的33.8萬億元升至36.7萬億元。其中,股票資產規模從上季度的6.9萬億元升至7.2萬億元,但股票佔資產總值的比重較上季度下降0.9個百分點至19.6%;債券資產佔比較上季度下降0.4個百分點至57.8%;現金資產佔比明顯上升。
主動偏股型基金規模不變,股票倉位小幅上漲,A股倉位下降;新發基金規模上漲,存量淨贖回規模走擴。主動偏股型基金資產總值約2.6萬億元,較上季度基本持平;股票資產規模較上季度略降至約2.3萬億元,倉位上漲0.1個百分點至87.5%;A股倉位較一季度進一步下降至70.6%,為近10年較低水平。從資金供給來看,通過基金份額和區間淨值數據估算,二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淨贖回規模647億元,同期被動基金規模繼續提升。新成立基金方面,新發主動偏股型基金363億份,較一季度提升1.4倍;股票型ETF基金發行份額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處於歷史高位。港股方面,二季度恆生指數上漲4.1%,恆生科技指數下跌1.7%,可投資港股的主動偏股型基金的港股配置比例提升1個百分點至28.1%。
重倉股配置特徵:龍頭持股集中度下降;通信、金融和國防軍工加倉,食品飲料和汽車減倉
1) 龍頭公司持股集中度下降。主動偏股型基金重倉前100公司重倉市值佔比由57.4%降至52.2%,重倉前50市值佔比由44.9%降至40.1%。從二季度重倉持股的變動看,中際旭創、新易盛和滬電股份持倉規模上升較多,立訊精密持倉規模下降較多;港股的信達生物和泡泡瑪特獲加倉較多,阿里巴巴減倉較多。
2) 創業板和科創板倉位上升,主板倉位下降。主板二季度重倉倉位由上季度的67.1%繼續下降至64.5%。成長風格配置倉位分化,本季度創業板倉位明顯回升2個百分點至19.2%,超配約1.2個百分點;科創板重倉倉位繼續上升0.4個百分點至16%,超配約7.8個百分點;北交所二季度重倉倉位提升0.2個百分點至0.5%。
3) 加倉通信、金融及國防軍工等行業,減倉食品飲料及汽車。加倉行業方面,經歷前期回調、估值較低且上季度減倉較多的通信行業本季度獲加倉最多,倉位上升2.2個百分點;TMT板塊的傳媒和電子,也分別獲加倉0.7和0.2個百分點;大金融板塊加倉也較多,有資產負債表修復邏輯且受長線資金青睞的銀行倉位增加1個百分點,受益於投資者情緒修復、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及穩定幣主題催化的非銀金融也獲加倉0.7個百分點;需求有望改善且有事件催化的國防軍工加倉0.6個百分點;醫藥生物和農林牧漁也分別獲加倉0.6和0.4個百分點。減倉方面,白酒等食品飲料行業需求預期偏弱,本季度減倉2.3個百分點,倉位下降最多;汽車、電力設備和機械設備倉位分別下降1.3、1.1和0.9個百分點;TMT板塊中僅計算機減倉0.5個百分點;偏周期的鋼鐵、煤炭和房地產倉位分別下降0.2、0.1和0.1個百分點;大消費領域的家用電器和社會服務倉位也分別下降0.8和0.1個百分點。
4) 專精特新倉位上升,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主題倉位下降。專精特新主題倉位較上季度小幅上升0.2個百分點至6.2%;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主題倉位分別回落2.0/0.4個百分點至7.8%/4.1%;電信、建築、石油石化、煤炭和銀行等五個行業大型央企倉位由2.0%下降至1.9%;高股息主題倉位為5.1%,與上季度持平。
5) 賽道方面,光伏、創新葯、軍工倉位上升。梳理的半導體、創新葯、新能源汽車鏈、光伏風電、軍工、消費電子和酒類等賽道,覆蓋約400家上市公司,公募重倉持股比例由上季度44.1%回落至39.2%。其中,酒類減倉最多,倉位下降2.7個百分點;新能源車/消費電子/半導體倉位分別下降1.7/1.0/0.6個百分點;光伏風電/創新葯/軍工分獲加倉0.1/0.3/0.6個百分點。
公募ETF基金:資產規模繼續上漲,股票型ETF資產總值突破3萬億元
公募ETF資產規模繼續温和擴張,資產總值由上季度的4.8萬億元繼續攀升至5.4萬億元,其中股票資產佔比從67.8%降至64.9%。股票型ETF資產總值突破3萬億元,較上季度提升0.2萬億元,繼續超越主動偏股型基金。其中,寬基指數ETF資產總值略升0.2萬億元至2.2萬億元;主題指數ETF規模也較上季度有所提升,創新葯、人工智能、機器人等主題指數ETF規模擴張。
下一階段操作建議:資金帶動下的配置變化
從公募持倉來看,股票持倉佔比小幅提升,但A股倉位仍處於低位;債券持倉佔比出現回落。結構上,前期經歷回調且產業趨勢持續向好的通信和傳媒等偏科技成長板塊獲加倉較多;受益於軍貿發展和事件驅動的國防軍工也獲增配;長線資金青睞且業績增長預期支撐的大金融板塊倉位上升;消費場景受約束的食品飲料、汽車和電力設備則減倉較多。
在經歷近10個月的區間震盪后,A股市場近期再度走強,儘管經濟基本面仍處修復階段,但流動性寬裕為市場提供支撐。要高度重視當前股市資金面的有利變化:外部方面,貨幣秩序重構和弱美元趨勢下,人民幣資產有望重新獲得全球資金關注。國內來看,個人投資者佔比提升,資金面因素對市場的影響愈發顯著;「資產荒」背景下,居民對高收益資產的配置需求上升。同時,當前股市回報水平具備吸引力,資金籌碼結構處於較為難得的資金成本線「多頭排列」狀態,賺錢效應提升,或將推動資金持續流入,形成正向循環。此外,機構投資者A股倉位仍偏低,也構成市場的潛在多頭。政策層面,近期高規格會議聚焦反內卷、地產等關鍵議題,市場對結構性政策關注度提升。
配置層面,若市場獲得場外增量資金持續流入,意味着市場風險偏好可能上升,建議關注:1)高景氣的產業趨勢通常領漲:如AI從基礎設施到應用環節(算力、雲計算、機器人、智能駕駛、消費電子等),以及獲得國際認可的創新葯,有軍貿突破和事件催化的航空航天,以及受益地緣局勢和新技術的有色金屬;2)直接受益市場活躍的板塊:券商、保險、多元金融等;3)低估值、低倉位且有邊際變化的板塊:如近期的反內卷主題(鋼鐵、水泥、玻璃、光伏、電池等);4)重要的主題和改革領域:如新質生產力(半導體、工業母機等產業自主)、併購重組等。
圖表1:2Q25公募基金持倉:加倉通信、銀行、非銀金融等行業,減倉食品飲料、汽車
圖表2:賽道集中度下降,軍工、創新葯和光伏風電倉位小幅上升,酒倉位下降較多
圖表3:數字經濟重倉比例較上季度下降2個百分點,專精特新倉位較上季度小幅上升0.2個百分點
圖表4:港股倉位顯著提升
圖表5:全部公募基金中股票市值為7.2萬億元
圖表6:全部基金資產中股票佔比約19.6%
圖表7:主動偏股型基金中股票市值為2.3萬億元
圖表8:主動偏股型基金股票倉位為87.5%
圖表9:偏股混合型基金倉位歷史變化
圖表10:靈活配置型基金倉位歷史變化
圖表11:普通股票型基金份額淨申購
圖表12:基金持股佔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例上升
圖表13:2Q25主動偏股型基金重倉比例
圖表14:基金重倉倉位季度變化情況
圖表15:基金重倉倉位超/低配情況(當前減2006至今歷史均值)
圖表16:基金重倉倉位超/低配情況(當前減自由流通市值佔比)
圖表17:通信設備、化學制藥、元件加倉較多,白酒、乘用車、消費電子減倉較多
圖表18:主動偏股型基金細分行業持倉佔比變化(剔除價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