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郵·醫藥|周觀點:國際首個超級細菌疫苗III期數據有望年底揭盲,關注歐林生物

2025-07-23 09:0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中郵證券研究所)

轉自:中郵證券研究所

一周觀點:歐林生物重組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預計年底揭盲,有望成為國際首個超級細菌疫苗

      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引發血流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及皮膚軟組織感染,2019年全球與金黃色葡萄球菌相關的死亡人數高達110萬例。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中國醫院感染的主要病原體之一,骨科手術、心臟手術等術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率5%-8%,造成嚴重疾病負擔和巨大經濟損失。目前全球尚無獲批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歐林生物的重組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已完成III期臨牀所有受試者入組工作,隨后進入180天的觀察期,預計25年年底揭盲,26年年初讀出數據,有望成為國際上首個超級細菌疫苗,填補世界在該領域產品空白。

本周細分板塊表現

      本周醫藥生物上漲4%,跑贏滬深300指數2.91pct,在31個子行業中排名第2位。2025年7月至今醫藥生物上漲9.75%,跑贏滬深300指數6.26 pct。本周原料藥板塊漲幅最大,上漲7.01%,化學制劑板塊上漲6.83%,其他生物製品板塊上漲5.85%,醫療研發外包板塊上漲4.25%,醫療耗材板塊上漲2.98%;線下藥店板塊跌幅最大,下跌2.65%,醫院板塊上漲0.38%,血液製品板塊上漲1.08%,疫苗板塊上漲1.41%,中藥板塊上漲1.49%。

推薦及受益標的:

        推薦標的:仿創Pharma信立泰、創新葯彈性標的熱景生物;醫療器械&耗材:英科醫療邁普醫學、怡和嘉業、微電生理拱東醫療等。受益標的:創新葯H股:信達生物、康方生物、再鼎醫藥、科倫博泰、百濟神州、三生製藥、亞盛藥業、來凱醫藥、科倫博泰生物-B等;創新葯A 股:澤璟製藥益方生物邁威生物迪哲醫藥諾誠健華匯宇製藥、歐林生物、康弘藥業百利天恆浩歐博(維權)等。中藥創新葯:九芝堂(維權)康緣藥業華納藥廠等,醫療器械&耗材:山外山奕瑞科技聯影醫療、微創機器人維力醫療華大智造邁瑞醫療澳華內鏡力諾藥包等,CXO: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凱萊英、晶泰控股等。

風險提示:

      美國加關税事件惡化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政策執行不及預期風險、產品銷售不及預期風險、新品上市不及預期風險。

1 一周觀點:歐林生物重組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預計年底揭盲,有望成為國際首個超級細菌疫苗

金黃色葡萄球菌為革蘭陽性菌,定植於皮膚和黏膜,可引發血流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及皮膚軟組織感染。《柳葉刀》的一項分析表明,常見的細菌感染是2019年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在全球範圍內,與金黃色葡萄球菌相關的死亡人數最多,有110萬例。

金黃色葡萄球菌主要造成血流感染、肺炎、皮膚軟組織感染、手術部位感染、骨髓炎等。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青黴素和紅黴素耐藥性高,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是WHO《細菌重點病原體名錄》高度優先級細菌病原體。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耐藥性問加劇了治療難度,亟需通過疫苗研發和加強衛生系統應對。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中國醫院感染的主要病原體之一,骨科手術、心臟手術等術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率 5%-8%。

金黃色葡萄球造成的疾病負擔和經濟損失巨大,其中包括住院費用、抗生素治療費用,還會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和康復周期。全球每年因相關感染死亡超100萬人,治療費用高昂。醫院感染控制、疫苗預防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降低其危害的關鍵方式。目前全球尚無獲批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歐林生物的重組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已完成III期臨牀所有受試者(約6000人)的入組工作,隨后進入180天的觀察期,預計今年年底揭盲,明年年初讀出數據,有望成為國際上首個超級細菌疫苗,填補世界在該領域產品空白。

根據二期臨牀實驗,年齡在18-70歲之間且接受骨科手術的348名受試者,以1:1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重組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或安慰劑。接種方案為第0天接種兩劑,第7天再接種另一劑,觀察周期為180天。免疫原性終點為接種疫苗后的體內的抗體水平,同時觀察180天內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研究結果表明:重組金葡菌疫苗在中國18-70周歲骨科手術目標人羣中接種的安全性良好;免疫原性良好,並且在首針免后42天特異性抗體水平相對基線還處於平臺期,在首針免后180天仍然有較高水平。

根據國家衞健委骨科手術量統計及基於人口老齡化情況,預計2025年全國骨折手術量將達到98萬人,根據相關文獻統計及專家意見合理預測,閉合性骨折佔據骨折手術的90%,2025年全國約有89萬左右的閉合性骨折手術患者。若按照療程(三針)價格2500元計算,若疫苗在89萬閉合性骨折手術患者中滲透率達45%,則銷售規模有望達到10億

我國住院手術病人超5000萬人次/年,目前手術病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率約為8%,對應感染人數400萬。后期產品適應症拓展至骨科手術之外的其他住院患者,則產品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

2 一周觀點:本周醫藥生物上漲4%,原料藥漲幅最大

2.1 本周醫藥生物上漲4%,原料藥漲幅最大

      本周醫藥生物上漲4%,跑贏滬深300指數2.91pct,在31個子行業中排名第2位。2025年7月至今醫藥生物上漲9.75%,跑贏滬深300指數6.26 pct。

      本周原料藥板塊漲幅最大,上漲7.01%,化學制劑板塊上漲6.83%,其他生物製品板塊上漲5.85%,醫療研發外包板塊上漲4.25%,醫療耗材板塊上漲2.98%;線下藥店板塊跌幅最大,下跌2.65%,醫院板塊上漲0.38%,血液製品板塊上漲1.08%,疫苗板塊上漲1.41%,中藥板塊上漲1.49%。

2.2 細分板塊周表現及觀點

      7月選股思路:創新葯繼續在海外大額BD預期催化(主要是PD1 plus預期催化)和支持創新葯發展的政策文件刺激下走勢持續向好,接下來的25年醫保談判、集採優化等政策持續推進,政策面和資金面雙重驅動,創新葯板塊表現有望持續走強。7月重點關注醫藥兩條線:主線一創新葯:1)圍繞出海已落地,靜待臨牀催化以及上市商業化;2)出海待落地、臨牀數據競爭力強;3)爆款單品彈性標的;4)重估Pharma;預計目前處於左側的創新葯CXO。主線二:2季度稀缺的業績好的標的:例如:醫療器械山外山、邁普醫學等。

(1)創新葯

本周創新葯板塊繼續走強,受MNC持續BD以及國家醫保目錄及商保目錄調整方案公佈帶來的板塊熱度仍在持續,我們堅定看好后續行情。年初至今創新葯的大行情一方面是產業層面經過近十年積累於今年開始結碩果,體現在國際大會優質臨牀數據以及頻繁發生的BD出海,也組成25H1股價的核心催化,另一方面資金面在板塊歷經四年深度回調之后見底回暖,存量市場背景下創新葯重新獲得資金青睞,以藥基為首的公募對創新葯板塊配置持續提升。后市觀點:從以上兩個角度看下半年走勢,我們認為短期震盪屬正常,仍堅定看好2-3年維度的創新葯行情。首先是出海,2025上半年中國創新葯License out總金額更是已接近660億美元,趕超2024全年BD交易總額,我們看好下半年BD催化行情延續,較多優質項目BD雖已有一定市場預期,但仍存在落地超預期的可能,且海外估值並未泡沫化,出海也已形成正向循環,未來全球看國內創新葯比例仍有提升空間。其次資金面目前寬基對創新葯板塊的配置遠未見頂,且外資對港股創新葯的配置也有提升空間。7月10日,國家醫保局召開《2025年國家醫保及商保創新葯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公佈》,支付端迎來重要變革。選股思路:1、出海已落地,靜待臨牀催化以及上市商業化標的:科倫博泰生物、康方生物、三生製藥;2、出海待落地、臨牀數據競爭力強:信達生物、諾誠健華、澤璟製藥、益方生物、邁威生物、君實生物、迪哲醫藥;3)爆款單品彈性標的:歐林生物;4)重估Pharma:麗珠集團健康元

(2)醫療設備

本周醫療設備板塊上漲1.84%。最新交易日2025年7月18日,醫療設備板塊市盈率(TTM)為37.14倍,處於10年期歷史分位點為40.20%,10年期歷史最大值為91.02,平均值為42.01倍,我們認為板塊估值上漲空間較大,建議積極佈局。24Q4各省逐步落地以舊換新政策,相關院內招標啟動,11月份后,公開招標數量明顯提升,設備廠家在24Q4開始受益於以舊換新訂單落地。建議密切關注各地設備採購招標進展,預計25Q2有望迎來第二波以舊換新採購高潮。從交付周期維度考量,我們認為部分中小設備及上游元器件生產廠家有望在25Q2開始兑現政策紅利,大型設備生產廠家預計在25Q3開始實現業績高增長。疊加24Q2醫療設備板塊整體業績低基數,我們認為25Q2開始板塊有望進入業績恢復區間,大部分醫療設備公司有望在25Q3出現業績拐點。6月22日,國家藥監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利主持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舉措,審議通過《關於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舉措》,文件內容優化特殊審批程序、完善分類和命名原則、持續健全標準體系、進一步明晰註冊審查要求、健全溝通指導機制和專家諮詢機制、細化上市后監管要求、強化上市后質量安全監測、密切跟進產業發展、推進監管科學研究和推動全球監管協調等十方面具體措施。醫用機器人、高端醫學影像設備、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醫療器械等技術集成度高,有望充分受益。25年7月3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在政府採購活動中對自歐盟進口的醫療器械採取相關措施的通知》,提及採購人採購預算金額4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醫療器械,利好國產設備國產替代。此外,我們看好AI+影像/手術方向,AI在醫療影像分析方向深度學習,能夠快速識別病灶、精準診斷疾病並提供綜合解決方案,代表公司為聯影智能、微創機器人等。

受益標的:山外山、奕瑞科技、聯影醫療、微創機器人、康基醫療、華大智造、邁瑞醫療、澳華內鏡。

(3)醫療耗材

本周醫療耗材上漲2.98%,其中42家公司上漲,3家公司下跌。本周醫療耗材漲幅效應相對明顯,有20家耗材公司漲幅高於3%,而僅有的3家下跌個股也是因為前期漲幅相對較多而進行調整。我們認為隨着高值耗材集採逐步到尾聲,醫療耗材有望迎來穩步上漲。建議關注全年有機會超預期、以及有修復性預期差的相關標的。建議關注幾個方向:1)高景氣相關標的。相關行業賽道因為行業增速快、國產份額低、國內外競品少等原因,相關企業具有高增長,景氣度較高;2)集採促進相關標的。集採落地且進入穩態賽道。某些集採產品已接近或超過1年,業績開始進入低基數階段,代理商庫存和院內使用已進入穩定狀態,或集採標內用量已用完有望搶奪集採標外市場的相關企業;3)困境反轉相關標的。過去因下游庫存較多、臨牀推廣受限等原因導致過去業績受限,目前相關原因已有明顯改善的相關企業;4)部分PEG較低的中小市值企業。醫療器械中大部分企業市值低於50億,這部分企業在25年上半年關注度較低,但由於增速較快,部分企業PEG較低,建議關注。其次,中報季在即,關注25年二季度業績有望超預期的標的。

推薦標的:英科醫療、邁普醫學、怡和嘉業、微電生理、拱東醫療。

受益標的:心脈醫療康拓醫療奧精醫療、維力醫療、可孚醫療中紅醫療

(4)IVD板塊

本周IVD板塊上漲2.57%。最新交易日2025年7月18日,體外診斷板塊市盈率(TTM)為35.39倍,處於10年期歷史分位點為52.55%,10年期歷史最大值為128.77,平均值為40.39倍,我們認為板塊估值上漲空間較大,建議積極佈局。當前,IVD板塊受集採政策影響,25Q2業績預計仍處於承壓階段。我們看好AI+輔助診斷等新興方向,IVD及ICL公司可基於龐大優質的數據積累優勢,打造出疾病預警大模型,並利用AI技術並結合專家訓練實現自我學習,生成大量預測數據,通過數據去標識化,實現快速分析、診斷及解讀,催生出新興數據和服務業務。代表公司為華大基因潤達醫療金域醫學等。3月,內蒙、江蘇等地出臺生育補貼政策,產前早篩檢測有望受益。隨着關税緩和、集採影響減弱,我們認為前期錯殺個股有望迎來修復。

受益標的:潤達醫療、聖湘生物、華大基因、貝瑞基因、金域醫學、九安醫療萬孚生物

(5)血液製品板塊

本周血液製品上漲1.08%。2024年國內採漿量為13400噸,同比增長10.9%。產品端上看,白蛋白長期需求穩定增長,短期內渠道庫存偏高,價格或有小幅波動;靜丙需求有望持續增長,中長期成長空間大,升級品種第四代靜丙陸續上市,出口內需均有較大需求;因子類產品由於生產廠商陸續增加,面臨一定競爭壓力,部分產品集採后價格出現一定下降。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佈《廣東聯盟雙氯芬酸等藥品接續採購文件(徵求意見稿)》,建議密切關注血製品廣東聯盟集採續約情況。行業競爭格局上看,行業併購整合陸續推進,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 從成長性上看,血製品企業產品種類陸續向其他生物藥品領域拓展。建議關注具備拓漿能力強、運營效率高、品牌價值高的頭部血製品公司。

推薦標的:派林生物

受益標的:天壇生物

(6)藥店板塊

本周線下藥店板塊下滑2.65%,跌幅主要集中在一心堂,主要是前期上漲后回調。展望25年,行業出清提速,25年龍頭藥店客流量、利潤率有望提升,統籌持續落地帶來業績增量。在上半年消費力疲軟、醫保控費及監管措施加強、門診統籌落地滯后等外部因素影響下,行業開始分化,中小藥店生存環境愈發惡劣,行業面臨整合,中康數據顯示全國關閉的藥店數量2024Q1 6778家,Q2 8791家,Q3 9545家,Q4 14114家,閉店加速,並且Q4出現行業淨減少(-3395家),全年閉店數共計39228家。行業出清,預計行業出清后龍頭藥房客流將進一步恢復。門診統籌方面,龍頭藥房具備當地市場門診統籌先發優勢,對於客流具備虹吸效應,能夠吸引更多客流,同時統籌帶來的醫保消費金額提升、關聯產品消費增加等有望帶來客單價提升,門診統籌有望帶來業績增量。此外,零售藥店龍頭在探索門店經營上求新求變,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有望在行業加速集中度提升的進程中脫穎而出。我們看好龍頭藥房憑藉其專業化的服務能力、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數字化精細化的管理以及內控合規體系在行業整合階段強者恆強。

推薦標的:益豐藥房大參林(維權)

(7)醫療服務    

本周醫院板塊上漲0.38%。2024年醫療服務整體業務略有承壓,一是眼科、口腔等消費醫療受到宏觀經濟影響,二是基礎醫療受到DRG/DIP結算影響,三是ICL在保證回款優先前提下主動優化訂單結構,但中醫診療、腦科診療維持了較高增長;利潤端,較多公司由於規模效應減少導致盈利能力略有下降。2025Q1眼科、口腔消費醫療呈現向好態勢,尤其眼科龍頭憑優質口碑增長好於行業平均,綜合醫院由於為經營淡季疊加適應醫保支付改革預計經營平穩,IVF有望受益輔助生殖項目納入醫保以及生育補貼,滲透率有望逐步提升。

推薦標的:美年健康國際醫學

受益標的:愛爾眼科、固生堂、錦欣生殖、環球醫療。

(8)中藥板塊

本周中藥板塊上漲1.49%。2024年約1/3個股營收、歸母淨利潤實現增長,大部分收入增長的企業實現了利潤的更高增長,主要來自OTC產品的毛利率提升,以及銷售費用率下降。收入下降的個股主要由於集採影響、庫存水平、原材料價格等影響,歸母淨利潤下滑主要系規模效應下降、集採降價、原材料價格影響等因素,但影響業績的主要因素都在2025年影響減弱,中藥材價格自去年8月有下滑趨勢,全國中成藥集採落地,較少涉及上市公司獨家大單品,疫情診療產品逐步走出高基數影響,且發佈的2024年新版醫保目錄中,談判藥品價格降幅温和。基於以上,我們主要看好三個方面,一是看好國企龍頭引領的行業優質資源整合,二是看好消費環境改善下,行業需求持續復甦,高品質、療效好的品牌OTC有望率先迎來反彈,三是看好創新驅動、集採/基藥政策受益、高基數出清方向。

推薦標的:康臣藥業、佐力藥業桂林三金天士力

受益標的:方盛製藥貴州三力

(9)CXO板塊

本周醫療研發外包板塊上漲4.25%,漲幅居前。部分公司披露中報業績預告,業績表現亮眼,行業基本面改善趨勢延續,早研階段研發外包有望率先回暖。地緣政治和關税政策影響邊際減弱,工程師紅利和製造業優勢是我國CXO公司的主要競爭力,藥企對於研發效率和生產成本的追求將推動外包率的持續提升。研發需求恢復帶動訂單逐步增加,盈利能力逐步修復。AI概念、美國降息、外延併購等也有望催化板塊行情。從板塊基本面上看,2024年板塊業績見底,海外投融資恢復以及高基數影響消退下,公司業績逐步企穩回升,行業逐步進入上行周期。藥明康德、康龍化成等頭部公司訂單逐季向好,2025年業績指引較為樂觀。中小公司因為海外收入佔比較低,復甦節奏會相對較慢,業績表現預計會出現一定分化。建議關注訂單增長表現較好、行業併購整合能力較強的龍頭公司。

受益標的: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凱萊英等。

3 風險提示

      美國加關税事件惡化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政策執行不及預期風險、產品銷售不及預期風險、新品上市不及預期風險、行業黑天鵝事件。

證券研究報告:《醫藥行業周報:國際首個超級細菌疫苗III期數據有望年底揭盲,關注歐林生物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7月21日

報告發布機構: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分析師:盛麗華 SAC編號:S1340525060001

法律聲明:

本訂閲號所載內容所指的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價格、價值及收入可漲可跌,以往的表現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顯示及擔保。本訂閲號所載內容並非投資決策服務,僅供訂閲人蔘考之用,不是也不應被視為出售、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訂閲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訂閲號所載內容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根據自身能力自主審慎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本訂閲號所載內容不表明其對產品或者服務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中郵證券不對使用本訂閲號所載內容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