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3 07:50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金研究,作者:李昭 楊曉卿
中國:不一樣的股債蹺蹺板,不一樣的資產啟示
4月美國關税衝擊降温之后,滬深300已從底部反彈14%,債市相對承壓,「股債蹺蹺板」效應受到市場關注。
圖表1:與過去的典型「股牛債熊蹺蹺板」相比,本輪「股債蹺蹺板」有所不同,主要為流動性驅動,更接近「股牛債平」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們發現本次股債蹺蹺板與歷史上典型的股債輪動明顯不同,因此市場啟示相異:
1)股票風格不一樣。典型的股強債弱蹺蹺板由增長預期改善驅動,周期、製造、消費等與經濟增長關聯緊密的股票板塊領漲,大盤跑贏小盤。在7月初「反內卷」之前,本輪股票上漲很大程度上由銀行股與小微盤驅動,小盤跑贏大盤。去掉銀行貢獻后,股票指數漲幅有限。
圖表2:典型「股牛債熊蹺蹺板」行情中銀行與小盤股常常跑輸大盤,本輪「蹺蹺板」行情銀行股與小盤股雙雙跑贏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3:剔除銀行后,A股整體上行幅度有限
注:「全部A股」指數採用滬深北三地交易所全部上市A股標的,基於各成分股的自由流通市值進行加權計算得出;類似地,「銀行」和「全部A股(剔除銀行)」指數分別採用所有銀行行業標的、剔除銀行的全部A股標的,以自由流通市值加權計算得到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2)股債表現不一樣。在過去六輪股債蹺蹺板中,滬深300每上漲10%,平均對應十年期國債利率上行22bp。本輪股票上漲超過10%,債券利率雖然階段性衝高,但最終同期僅上行3bp,與其説「股牛債熊」,更準確的表述是「股牛債平」。
本輪不一樣的股債蹺蹺板,可能反映股債輪動並非增長預期驅動,而是流動性主導。事實上,從通脹與地產周期來看,當前更容易出現「股熊債牛」,與實際股債交易方向相反,説明增長預期並非市場主要矛盾,而應從流動性視角理解股債輪動。
圖表4: GDP平減指數與70城房價增速較低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自去年9月以來,宏觀流動性明顯改善,信貸脈衝、財政脈衝與社融增速都指向寬松。
圖表5:信貸脈衝領先中國股市6個月左右,提示市場上行動能
資料來源:Wind,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6:財政脈衝領先中國股市6個月左右,提示市場上行動能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此前流動性傳導不暢,宏觀流動性難以有效轉化成經濟與股市上行動能,因此對金融市場指示意義下降。但近期M1明顯上行,説明流動性傳導已經改善,宏觀流動性對市場的指引效應可能上升。存款活化伴隨非銀存款明顯上升,對金融資產形成支持。
圖表7:M1同比增速領先名義GDP增速6個月左右,M1拐點上行后最終會轉化為增長動能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8:非銀存款與股市表現高度相關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從換手率、兩融余額等指標看,股票流動性確實與宏觀流動性同步改善,散户與保險資金分別託舉小盤與銀行板塊,同時主題熱點頻出,支持股市表現。再看債市,爲了維持金融穩定,央行階段性推升DR007-OMO利差,引導長端利率,疊加國債供給與信貸投放加速,讓債市流動性與宏觀流動性背離,債市階段性承壓。
圖表9:2025年DR007-OMO利差階段性擴大,金融機構超額儲蓄率達到歷史低位,反映債市流動性偏緊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因此股債流動性差異可能是股債蹺蹺板的關鍵。與增長預期驅動的典型股債蹺蹺板相比,流動性驅動的股債蹺蹺板風險偏好更低,部分投資者只是由於資金充裕增加股票配置,並未減少債券配置,因此對債市利空有限。
我們認為這種「非典型」股債蹺蹺板並非市場穩態,如果8月份宏觀風險排除,風險偏好有進一步提振空間,市場可以向典型股債蹺蹺板過渡:在此情景下股票進一步上漲,且可能從銀行、小微盤向科技、製造等大盤擴散。目前恆生科技與高股息的估值差處於相對低位,風格切換的賠率正在上升。
圖表10:恆生科技與高股息的估值差處於相對低位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但是現在就排除宏觀風險,可能為時尚早:8月1日與8月12日是美國關税暫緩期對海外諸國與中國的截止日期,目前市場對關税前景預期樂觀,但事實上特朗普政策變數非常高,4月初的「對等關税」就是典型例子。我們建議在8月關税不確定性排除之前暫時維持穩健的資產配置,繼續超配高股息與債券,待關税不確定性落地后再做決斷。
海外:美債供給風險可控,真正風險來自通脹,海外資產對潛在風險定價過於樂觀:今年市場比較擔憂Q3美國債務上限解除后美債發行過快,美債供給壓力形成金融風險。我們持質疑觀點,認為下半年美債供給風險相對可控:
雖然「大美麗法案」擴大財政赤字,但是美國關税收入大幅增加,同步減少財政赤字。我們預測兩項政策的淨效果是今年美國財政赤字率從6.4%降至5.5%左右,發債壓力推迟到2026年。實際上美國月度數據已經從財政赤字轉為財政盈余,降低今年的融資發債需求,正在驗證我們的判斷。
圖表11:關税收入改善美國債務情況,月度財政收入6月轉為盈余,減少美國財政部需要發債的規模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由於債務上限早在7月初就已解決,美國TGA資金賬户消耗幅度小於此前幾次債務上限危機,因此減少了美國財政部發債補充資金的規模。根據財政部自己公佈的計劃看,Q3發債節奏比較緩和,並沒有計劃在短期大幅增加美債供給。
圖表12:由於債務上限問題早在7月初就得以解決,美國TGA賬户余額高於以往債務上限時水平,減少了需要發債的規模
資料來源:美聯儲,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3:從5月份公佈的發債計劃看,美國財政部沒有計劃在Q3明顯增加美債供給。
資料來源:美國財政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退一步講,即使美債供給增加,由於美國銀行體系儲備金當時仍然較為充裕,美聯儲可運用SLR調整、SRF等工具改善流動性,因此我們認為Q3美債發行大概率不會對市場流動性與資產走勢產生明顯影響,真正的風險來源來自關税帶來的通脹上行壓力。
圖表14:美國銀行準備金相對充裕,明顯高於此前「錢荒」水平,可以對衝流動性收緊壓力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過去一個季度內我們並未立即看到美國通脹反彈,是由於被加徵關税的很多是中間品和資本品,這些品類的價格上漲傳導到CPI的速度較慢,同時受到CPI採樣和統計方法影響,從加徵關税傳導至CPI反彈平均存在1-2個季度的時滯。目前通脹預期大幅回落,或是把過去幾個月的低通脹線性外推,低估了通脹風險。
圖表15:美國通脹預期近期大幅回落,或是把過去幾個月的低通脹線性外推,低估了通脹風險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們的通脹分項模型已經開始捕捉到關税驅動的通脹反彈跡象:
圖表16:美國名義CPI環比增速拆分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7:美國核心CPI環比增速拆分
資料來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除汽車以外的核心商品(佔通脹比重13%)環比增速從0.14%跳漲至0.55%,上行幅度明顯高於模型預測。我們預測未來幾個月關税會在美國通脹數據中有更多體現。
圖表18: 剔除汽車的核心商品通脹6月份環比明顯反彈,反映關税影響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9:美國進口商品價格領先核心商品通脹4個月左右。由於進口價格不含關税,因此掉頭下行不預示核心通脹也會下行
資料來源:美聯儲,中金公司研究部
在通脹以外,高利率壓制、財政支持退坡、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美國增長快速走弱的風險也值得關注。我們仍然預測美國經濟或者走向滯脹,或者走向衰退。無論是哪種情形兑現,均會導致美股商品等風險資產承壓。近期美股屢創新高,可能嚴重低估了上述宏觀風險 。
資產配置建議:維持超配高股息、黃金、中債,低配美股與商品,標配中國股票與美債,待8月關税前景明朗后再做調整。
由於流動性明顯改善,我們認為中國股票的中期配置價值進一步提升,但配置切換時點仍需關注8月宏觀事件,目前維持超配高股息與中債。如果8月關税變數靴子落地,我們建議增配中國股票,減配債券,風格上從高股息切換向科技成長。如果關税風險進一步上升,則繼續超配債券與高股息,待資產價格充分調整后再增加股票配置。
海外資產中,我們認為美股與商品明顯低估了滯脹與衰退風險,建議維持低配。雖然美債供給風險下降,但通脹風險仍存,美債不確定性尤其高。如果二次通脹推迟兑現,或美國經濟明顯下行,不排除十年期美債利率降至 4%以下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通脹風險也完全有可能導致美聯儲放緩降息節奏,利率大幅上行。因此我們對美債沒有較強觀點,維持標配。
與歷史上黃金牛市的幅度與時長相比,當前黃金行情可能演繹仍不充分,現在或仍處於黃金牛市的初期階段。
圖表20:與歷史黃金牛市行情的上漲幅度與持續時間相比,當前黃金行情可能演繹仍不充分,現在或仍處於黃金牛市的初期階段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但由於短期上漲較快,高於模型估值,近期金價橫盤調整也屬正常,我們建議維持超配黃金,淡化交易價值,關注長期配置價值,勿低估黃金在未來1-2年的時間里越過4000美元的可能性。
圖表21:未來10年黃金中樞可能在3000-5000美元/盎司區間
資料來源:Wind,Bloomberg,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本文摘自中金公司2025年7月22日已經發布的《大類資產配置月報(2025-07):不一樣的「股債蹺蹺板」》
李昭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23050001 SFC CE Ref:BTR923
楊曉卿 分析員 SAC 執證編號:S0080523040004 SFC CE Ref:BRY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