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加大權益投資 險資舉牌創五年新高

2025-07-23 02:53

  證券時報記者 鄧雄鷹

  7月22日,中郵保險發佈公告,公司近日買入72.6萬股綠色動力環保H股股票觸發舉牌。

  作為重要機構投資者,險資動向一直是市場關注焦點。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截至7月22日,年內保險公司已舉牌21次。從舉牌數量來看,不僅超過2024年全年舉牌數,還超過2021—2023年三年舉牌數量總和,創下五年新高。

  從月度表現來看,今年以來每個月都有險資舉牌。7月以來,險資已4次舉牌,涉及4家險企。

  從舉牌標的所處行業來看,銀行股被舉牌次數最多,此外還涉及公用事業、能源、交通運輸、高科技、環保等行業。具體而言,今年險資舉牌涉及的股票共17只,其中12只股票為H股(包括A+H股)。

  近期險資舉牌潮中,銀行股是重要投資標的。對於險資尤其是大體量險資而言,上市銀行一般經營穩健,股息率較高且分紅穩定,是險資舉牌的重點領域。其中,以中國平安對銀行股「掃貨式」舉牌最具代表性。去年年底以來,中國平安及旗下公司大手筆買入多家銀行的H股,多次觸發舉牌。據記者統計,平安人壽今年以來已經7次舉牌銀行股。郵儲銀行農業銀行等銀行H股分別被兩次舉牌,招商銀行H股被3次舉牌。

  險資舉牌成因複雜,除了看好權益市場長期發展,險資舉牌還受利率下行、新會計準則實施、優質非標資產供給有限且收益率下降、政策利好等多因素影響和推動。

  業內人士指出,保險公司有剛性負債成本約束,隨着長債利率下行,優質高收益非標項目減少,通過權益投資增厚投資收益具有較大的現實需求。在新金融工具準則實施背景下,加大對高股息個股投資和增加長期股權投資規模,有利於推動收益和報表更加穩定。尤為重要的是,多項支持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利好政策出臺,有力提振了險資舉牌積極性。

  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保險諮詢主管合夥人周瑾表示,從保險公司角度看,加大對股票資產的配置並長期持有,可以更好落實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並聚焦與長期負債的匹配,實現穿越周期的經營。

  隨着系列政策打通「長錢長投」入市堵點以及保險負債端持續轉型,險資權益資產配置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在推動資產負債更加匹配的同時,助力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