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7月黃金投資迎高勝率窗口:歷史規律與多重利好共振下的配置機遇

2025-07-22 10:56

(來源:黃金投資新視野)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市場波動頻現的背景下,黃金作為穿越周期的避險資產與價值「壓艙石」,其戰略配置價值正被重新審視。黃金4月創下歷史新高后,近一段時間維持高位震盪,很多投資者擔心前期漲得太多回調壓力大。金價見頂了嗎?現在還能否上車?

黃金價格波動受多種因素交織影響,其中季節因素憑藉着對供需兩端以及市場情緒的獨特作用,展現出顯著且穩定的規律性。深入探究黃金價格與季節的關係,不僅有助於投資者精準把握市場脈搏,更能為其投資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一、黃金價格的季節性規律:歷史視角下的波動特徵

歷史數據揭示了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7月往往是黃金投資的「黃金窗口」——近十年統計顯示,其上漲概率穩居全年前列,勝率達八成,與1月、4月、12月共同構成年度投資勝率「四強」。

從歷史數據來看,黃金價格在不同月份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季節性波動。根據近十年數據統計,金價在1月、4月、7月和12月上漲概率較高,而6月、9月和11月下跌概率較大。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7.18,金價取自comex黃金期貨價格,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5.7.18,金價取自comex黃金期貨價格,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

——7月勝率最高,80%,平均漲幅最高達2.85%:淡季回調后的空頭回補與需求預熱

7月黃金價格上漲概率較高,背后有着複雜的市場邏輯。經過前期的市場波動,在相對淡季的6月后,黃金價格往往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調,使得空頭頭寸積累。進入7月,隨着市場環境的變化,空頭開始回補,推動黃金價格回升。例如,一些前期做空黃金的投資者,在看到市場下跌動力減弱,且存在諸多潛在利多因素時,選擇平倉空頭頭寸,從而增加了市場的買盤力量。此外,從需求角度來看,7月是下半年黃金消費旺季的預熱期。印度排燈節通常在10-11月,中國國慶節在10月,相關企業和商家從7月開始逐步進行備貨。消費需求的提前釋放,使得市場對黃金的需求預期增強,進一步支撐了黃金價格。

過去5年、10年及20年的7月金價數據顯示,三個統計周期內金價均實現上漲,上漲概率穩定在70%左右。與其他月份相比,7月金價表現穩居中上游水平。值得注意的是,5月和6月金價月線多以平盤報收,在此背景下,從季節性規律來看,今年7月金價存在進一步上行的空間。

——1月勝率70%,平均漲幅2.29%:季節性消費旺季與避險需求效應

1月是我國和印度消費旺季,我國春節前的關鍵採購期,黃金首飾、投資金條需求激增。印度是全球第二大黃金消費國,1-2月是傳統婚禮旺季,黃金進口量通常大幅增長。

1月全球市場常因經濟數據(如非農就業、PMI)和政策不確定性(如美國政府債務問題)波動,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受青睞。

——4月勝率70%,平均漲幅1.96%:國際局勢與東方需求共振,推高金價

4月,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中的不確定因素往往開始發酵,部分地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重要經濟數據發佈以及國際貨幣政策潛在調整等,這些都使得投資者避險情緒逐漸升温,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其配置需求隨之增加。同時,東方需求高峰是4月黃金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黃金消費國,「佛陀滿月節」通常在4-5月舉行,在這一被視為購買黃金的吉日里,印度民眾對黃金首飾、金條等的需求大幅增長。這種旺盛的消費需求不僅直接拉動了黃金的實物需求,還在市場上形成了積極的買盤力量,對黃金價格起到了明顯的提振作用。

——12月勝率70%,平均漲幅2.24%:資金抱團與節日消費雙輪驅動

12月黃金價格上漲主要得益於資金集體抱團和節日消費旺季的雙重推動。在年末,各類投資機構爲了優化資產配置,往往會增加對黃金等避險資產的配置比例。一方面,出於對年末市場不確定性的擔憂,如全球經濟數據的年度總結、政策調整的潛在影響等,機構投資者傾向於增持黃金以平衡投資組合風險;另一方面,央行在年末也會加速屯金,以優化外匯儲備結構。同時,12月恰逢中國春節和印度排燈節等重要節日,節日期間對黃金首飾、金條等的消費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這種旺盛的實物需求與機構資金的流入相互配合,共同推動了12月黃金價格的上漲。

另外,12月由於美聯儲通常處於政策觀察期,市場對加息預期降温,美元指數易回落,黃金獲得支撐。過去10年,美元指數在12月份平均下跌0.83%,下跌概率達70%,金價上漲概率就更高。

數據來源:ifind,截至2024年底,指數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

數據來源:ifind,截至2024年底,指數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

——6月、9月、11月:利好匱乏與獲利回吐導致價格下跌

6月9月黃金價格下跌概率較高,主要原因在於市場缺乏新增利好因素。一方面,在這一時期,國際上重大節日較少,尤其是在黃金消費大國印度和中國,沒有像4月或12月那樣的大規模黃金消費節日,導致消費需求疲軟。另一方面,前期市場如果存在一定的漲幅,那麼在6月會面臨獲利盤兑現的壓力,投資者在沒有新的利多因素刺激下,選擇落袋為安,從而打壓了黃金價格。

而且9月是美聯儲(FOMC)議息會議的關鍵月份,市場對加息或縮表的預期往往導致美元走強,黃金承壓。

歷史數據顯示,9月美元指數(DXY)季節性偏強,尤其在美聯儲鷹派信號釋放時,黃金的美元計價屬性使其易受壓制。例如,2013年9月(美聯儲釋放Taper信號)、2018年9月(加息周期)和2022年9月(激進加息),金價均出現顯著回調。

11月黃金價格下跌,主要是投機多頭趕在年前獲利了結所致。隨着年末臨近,投機者爲了鎖定全年的投資收益,會選擇平倉多頭頭寸。此外,11月市場上也缺乏能夠支撐黃金價格持續上漲的重大利好因素,在多頭獲利了結的情況下,市場買盤力量減弱,賣盤力量增強,進而導致黃金價格下跌。

二、市場環境:多重因素支撐7月黃金投資價值

1.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推升避險需求

聯合國《2025年全球經濟形勢與前景年中更新》報告顯示,全球經濟增速預計從2024年的2.9%降至2.4%,主要經濟體面臨温和衰退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下調了美國、歐元區及中國的經濟增速預期,貿易摩擦與供應鏈壓力進一步加劇了經濟的不確定性。在這種「低增長、高波動」的環境下,黃金的避險屬性愈發凸顯,吸引大量資金湧入。2025年一季度,中國金條金幣需求同比大增29.81%,黃金ETF持倉量增長327.73%,充分體現了市場濃厚的避險情緒。

2.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帶動實際利率下行

7月14日,國新辦舉辦新聞發佈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表示,市場對美聯儲重啟降息的預期升溫。雖然近期貿易緩和可能使降息節奏放緩,但美國債務/GDP比率突破124%、通脹黏性較強等結構性問題,仍會促使美聯儲逐步放寬貨幣政策。實際利率下降會減少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歷史數據表明,實際利率每下降1個百分點,金價平均上漲約15%。

3.央行購金持續與去美元化進程加速

全球央行為優化儲備結構,持續增持黃金,2024年淨買入量達694噸,2025年預計將突破1000噸。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是主要購買力量,中國黃金儲備已連續6個月增持,佔外匯儲備的比例升至5.5%。此外,「去美元化」趨勢不斷加快,黃金作為信用對衝工具的需求上升,摩根大通預測,貿易戰的加劇可能推動金價在長期突破4000美元/盎司。

地緣政治風險的常態化影響

中東局勢、俄烏衝突及中美貿易摩擦等地緣政治因素,仍是影響金價波動的重要原因。2025年4月,美國對華加徵關税就導致金價單周上漲7%,而特朗普政府關税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在下半年持續對市場造成影響。

在《2025年中期展望報告》(Gold Mid-Year Outlook 2025)中,世界黃金協會明確指出,地緣政治風險(GPR)指數的上升對黃金回報的貢獻顯著增加。報告提到,通過短期金價表現歸因模型(GRAM)分析發現,地緣風險因素在2025年上半年對黃金價格的貢獻率達到4%,其中約半數來自地緣風險指數的直接影響。數據顯示,6月黃金與地緣風險指數的相關性達0.68,較2024年提升0.22個百分點,表明黃金的避險溢價已進入常態化機制。

三、相關產品

黃金ETF華夏(518850)直接追蹤金價,一手對應1克實物黃金,由於能避免投資實物黃金和複雜黃金期貨帶來的麻煩,且支持T+0交易(買入當天就能賣出),因此受到不少投資者的喜愛。

業內人士認為,黃金股與金價走勢趨同,但彈性更高,2024Q4 后終端需求邊際有所好轉,經過前期估值消化,黃金股企業業績有望更加線性釋放。$黃金股ETF(159562)跟蹤的SSH黃金股票指數,持倉股不乏$山東黃金(600547)$紫金礦業(601899)$中金黃金(600489)$赤峰黃金(600988)(000975)$招金礦業(HK1818)$湖南黃金(002155)$山東黃金(HK1787)$紫金礦業(HK2899)$西部礦業(601168)等行業龍頭,也包含$老鋪黃金(HK6181)$華鈺礦業(601020)等熱門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黃金ETF華夏(518850)和黃金股ETF(159562)的費率頗具優勢,管理費0.15%加託管費0.05%,合計0.2%的費率在同類產品中處於最低水平。以10萬元投資為例,與費率普遍為0.6%的產品相比,持有一年可節省400元成本,長期來看複利效應明顯,能幫助投資者以更低成本參與黃金市場行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