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全球半導體格局或將重塑!日本Rapidus成功試產2nm芯片,計劃2027實現量產【附全球半導體行業市場分析】

2025-07-22 17:43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7月18日,日本芯片製造商Rapidus宣佈啟動2nm晶圓測試生產,並計劃於2027年在北海道千歲市的IIM-1廠區實現量產。若成功量產,或將打破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的壟斷格局,重塑全球芯片產業競爭版圖。

Rapidus此次試產採用全環繞柵極(GAA)晶體管技術,這是當前半導體行業最前沿的製程工藝之一。GAA架構通過三維堆疊設計提升晶體管密度與能效,較傳統的FinFET技術更具優勢。目前,早期測試晶圓已達到預期,電氣特性,臨界電壓、驅動電流、漏電流等核心參數均符合設計標準。

Rapidus的IIM-1廠區自2023年9月動工以來進展順利,無塵室於2024年完工,截至2025年6月已連接超過200套設備,包括先進的DUV和EUV光刻工具。Rapidus的目標是通過優化器件特性、提升性能與良率,最終實現量產。

此次2nm晶圓試產是日本在先進半導體制造領域邁出的關鍵一步。2021年,日本出臺《半導體和數字產業戰略》,明確提出重振半導體產業的全球競爭力目標,並通過補貼、税收優惠等方式推動技術攻關。Rapidus作為核心項目,已獲得5900億日元(約合38億美元)政府資助,其股東陣容更涵蓋豐田、索尼、NTT等日本八大巨頭企業,形成「政企學研」協同創新的模式。如果Rapidus能夠成功量產2nm芯片,這將標誌着日本在先進芯片製造領域重新崛起,並有望打破臺積電、三星、英特爾的壟斷局面。

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曾在20世紀80年代主導全球半導體市場,但因技術迭代滯后、產業轉移等因素逐漸衰落。如今,通過押注2nm等先進製程,日本試圖在高端芯片領域重獲話語權,同時帶動材料、設備、設計等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當前,全球半導體行業呈現「三足鼎立」格局:臺積電憑藉7nm及以下製程佔據全球50%以上代工市場份額;三星在存儲芯片和系統半導體領域具備全產業鏈優勢;英特爾則主導PC和數據中心處理器市場。Rapidus的入局,被視為日本挑戰現有秩序的重要嘗試。

然而,挑戰巨大。臺積電已宣佈2025年量產2nm芯片,三星緊隨其后,而Rapidus需在兩年內完成技術追趕與良率爬坡。此外,半導體行業具有高投入、長周期特點,僅IIM-1廠區的建設成本就超過5萬億日元(約合320億美元),后續研發與量產仍需持續鉅額資金支持。

儘管先進製程競爭激烈,但全球半導體市場對成熟工藝的需求依然龐大。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4284億美元,其中集成電路佔比81%,而射頻器件、傳感器、功率器件等大量應用仍依賴28nm及以上成熟製程。這類工藝因技術成熟、成本可控,無需遵循摩爾定律的極致壓縮,成為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物聯網等領域的首選。

日本在材料科學和精密製造領域具有傳統優勢,若能結合2nm先進製程與成熟工藝的差異化佈局,或可開闢新的市場空間。例如,通過優化28nm工藝的能效比,滿足新能源汽車對低功耗芯片的需求。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IGBT功率半導體行業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註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