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AI「星際之門」被曝受阻,年底前只建一小數據中心

2025-07-22 16:30

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與日本軟銀集團今年初宣佈的5000億美元「星際之門」人工智能項目被曝推進受阻,已下調目標,計劃年底前只建造一座小型數據中心。

今年1月21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上任第二天便在白宮宣佈,OpenAI、軟銀和美國甲骨文公司將創建名為「星際之門」的合資企業,計劃今后4年投資5000億美元,在美國建設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設施。

然而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1日披露,如今半年過去,「星際之門」項目尚未就任何一座數據中心的建設達成協議。知情人士説,OpenAI與軟銀作為項目聯合主導方,一直就選址等問題存在分歧。這兩家企業今年初宣佈合作時承諾「立刻」投資1000億美元,迄今只計劃年底前建設一座小型數據中心,選址可能在俄亥俄州。

知情人士説,OpenAI與軟銀近期就選址問題的爭議是,是否需把數據中心集中設在與軟銀支持的一家可再生能源公司有關的地點。

據報道,「星際之門」創辦之初,OpenAI與軟銀宣佈甲骨文公司與阿拉伯聯合酋長國MGX科技基金為合作伙伴,但后兩家企業的具體作用和投資規模不明。甲骨文首席執行官沙弗拉·卡茨上月在電話會議中告訴投資人:「‘星際之門’尚未形成。」

另外,雖然公開文件顯示軟銀持有「星際之門」的商標,但OpenAI已私自啟用「星際之門」這一名稱,並將分別設在得克薩斯州阿比林市和登頓市的兩座數據中心列入「星際之門」項目,而軟銀未參與這兩座數據中心建設。

OpenAI近期還單獨與甲骨文簽訂數據中心協議,2028財年開始每年向這一軟件和雲計算企業支付超過300億美元購買其服務。按照這一協議,雙方將在美國多州建設電力需求4.5吉瓦的數據中心。

加上與美國雲計算公司「核心編織」簽訂的另一份協議,OpenAI已敲定的數據中心電力需求幾乎達到「星際之門」1月所預計的5吉瓦。服務器、芯片等算力設備運行高度依賴電力驅動,大規模算力部署耗電量巨大。

不過,OpenAI與軟銀公開宣稱雙方合作良好。上周,軟銀首席執行官孫正義與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共同出席軟銀主辦的一場活動,其間奧爾特曼説,兩家企業的「夥伴關係極好」,初始目標是合建電力需求10吉瓦的數據中心。

這兩家企業向《華爾街日報》和路透社發送的聯合聲明都強調,雙方正在美國多州推進項目,數據中心選址工作也在加緊展開。

按《華爾街日報》説法,OpenAI每年向甲骨文支付的300多億美元費用約等於其預估年度收入的三倍。OpenAI當下每年虧損約數十億美元,為兑現代價不菲的承諾,它正押注其付費用户和廣告商不斷擴容,進而帶動收入成倍增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