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2 10:14
今日(7.22),港股集體飄紅,繼昨日回調后,創新葯純度100%的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大漲超3%,盤中成交額已快速突破10億元,近60日淨流入更是接近50億元!截至7月18日,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最新規模超100億元,再度刷新歷史紀錄,規模和流動性領跑同類!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成分股多數飄紅:麗珠醫藥漲超13%,消息面上,麗珠醫藥參與聯合研發的「重組抗人IL-17A/F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LZM012或本品)的Ⅲ期臨牀試驗達到主要研究終點。博安生物、聯邦制藥漲超8%,金斯瑞生物科技、再鼎醫藥漲超7%,康方生物、凱萊英漲超5%。
【醫保與集採支撐有力,創新葯行業成長動能強勁】
光大證券指出,2024年醫保基金收支結構合理,體現出運行的穩健性。截至2024年底,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總收入34913.37億元,總支出29764.03億元,全國基本醫保統籌基金累計結存38628.5億元。
7月15日,第十一批集採品種遴選情況公佈,釋放出集採政策向創新葯傾斜的積極信號。此次集採堅持「新葯不集採、集採非新葯」原則,對藥品進行嚴格篩選。醫保基金的穩健運行與集採政策的精準優化,協同作用於創新葯行業。雄厚的醫保基金結余,使創新葯納入醫保后的支付有了可靠保障,患者可及性顯著提升,市場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集採政策對創新葯的保護,從研發端鼓勵企業加大投入,加速創新進程,推出更多具有臨牀價值的創新葯。
光大證券認為,近期我國多家藥企的創新葯品種頻繁出海,已經驗證了我國創新葯研發能力,政策上的進一步扶持有助於激發藥企研發投資,利好行業長遠發展,建議關注創新葯龍頭企業。
(來源:光大證券20250720《醫保與集採支撐有力,創新葯行業成長動能強勁》)
【自免疾病進入雙抗時代,關注龍頭藥企進展】
東吳證券表示,自免疾病領域因其龐大的市場需求和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已成為醫藥行業中備受關注、極具發展潛力的重點領域。據Business Research insights預計,到2027年全球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市場規模將達到1193.5億美元。目前單抗藥物在一些自免疾病中已經表現出優異的療效,但仍有部分自免疾病如COPD、IBD仍需要更好的治療手段。雙抗藥物的核心特點在於能夠同時靶向兩個不同的抗原或表位,產生疊加或抑制效應,更有效地抑制疾病進程;此外,雙抗藥物還可以誘導特定的細胞間相互作用,即細胞橋接,這種「橋接」可以將效應細胞直接「招募」到靶細胞附近,實現精確的細胞殺傷或調節。
相較於傳統的自身免疫病藥物與單抗藥物,雙抗自免藥物通常有更好的療效,在克服耐藥性、降低劑量、毒性等方面也有着不錯的表現;但與此同時,雙抗自免藥物在免疫原性和療效持續時間上存在劣勢,總體成藥性還有待更多臨牀數據驗證。建議關注已在臨牀階段的雙抗自免藥物,如港股上市藥企的CM512(TSLP/IL13)、AK139(IL-33R/IL-4Rα)等。
(來源:東吳證券20250720《自免疾病進入雙抗時代》)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100%佈局創新葯產業鏈,前十大權重合計佔比近72%,龍頭屬性突出!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是彈性更高的創新葯,2025上半年漲幅62.78%,港股醫藥類指數領先!
底層資產是港股,可以T+0交易!
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場外聯接(A類:021030;C類:021031)!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中個股僅作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基金投資範圍包括港股,會面臨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標的指數為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漲幅統計區間2024/06/27-2025/06/27,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近5個完整年度(2020-2024)的漲幅分別為88.80%、-21.59%、-25.60%、-22.80%、-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