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2 06:5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 馬換換 王蔓蕾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鳴鑼開市。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科創板快速成長,已走過六周年。六年時間里,科創板持續發揮温牀效應,累計接納589家企業,上市企業總市值合計約8萬億元。整體來看,科創板企業「硬科技」成色鮮明,2024年科創板企業研發費用合計超過1500億元。經梳理,截至目前,還有37家IPO公司正在排隊科創板,伴隨着「1+6」政策措施持續落地深化,更多科技型企業也將選擇登陸科創板上市。
總市值約8萬億元
開市六年以來,科創板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同花順iFinD統計,截至7月21日,科創板共有589只個股,合計總市值約8萬億元,其中誕生了中芯國際、海光信息、百濟神州等多家龍頭企業。
經梳理,在這六年時間內,科創板共孕育了8只千億市值個股,分別為中芯國際、海光信息、百濟神州、寒武紀、金山辦公、百利天恆、中微公司、聯影醫療,總市值分別約為4352.44億元、3176.67億元、2551.95億元、2434.8億元、1340.3億元、1211.66億元、1150.23億元、1067.28億元。
除了上述8只千億市值個股外,目前科創板總市值超百億的個股還有192只,其中,瀾起科技總市值960.59億元,逼近千億;總市值超500億元的有傳音控股、影石創新、華虹公司等12股。除此之外,拓荊科技、芯原股份、艾力斯等179股的總市值則在100億—500億元之間。
盈利能力方面,以年度淨利來看,2024年,科創板個股中盈利能力最強的是傳音控股,公司當年實現歸屬淨利潤約55.49億元;在傳音控股之后,科創板當年淨利超30億元的還有百利天恆、時代電氣、中芯國際、中國通號4股,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為37.08億元、37.03億元、36.99億元、34.95億元。除上述5股外,科創板2024年還有16只個股盈利超10億元。
對於科創板企業來説,研發實力始終是投資者關注的重要維度之一。經同花順iFinD統計,2024年,科創板個股合計研發費用達1546.8億元,經計算,個股平均研發費用約為2.63億元。其中,百濟神州全年研發費用最高,為141.4億元,也是唯一一隻研發費用超過100億元的個股;中芯國際研發費用位列第二,為54.47億元。除上述兩股外,2024年,科創板研發費用超10億元的還有海光信息、時代電氣、傳音控股等25股。
從行業來看,在589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屬於電子行業的公司數量居首,為146家,其中包括了中芯國際、海光信息等行業龍頭公司;醫藥生物行業的公司數量則次之,共109家,其中包括百濟神州、聯影醫療等千億市值企業。
37家企業排隊上市
除了上市企業之外,科創板「后備軍」數量也不少。經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目前處在受理、問詢、過會、提交註冊、註冊生效但未發行的科創板IPO企業數量共37家。
上交所官網顯示,目前科創板IPO處於受理階段的共有有研復材、亞電科技、鈳鋭鍶、視涯科技4家企業,均於今年6月剛剛獲得受理;處於問詢階段的企業有27家。此外,1家公司已上會獲通過、3家公司提交註冊、1家公司中止(財報更新)、1家註冊生效但尚未發行。
經同花順iFinD統計,上述排隊企業中,北京通美、必貝特、思哲睿、新芯股份4家尚未披露2024年財務數據。從其余33家企業的質地來看,2024年,電科藍天盈利能力居首。據瞭解,公司主要從事電能源產品及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報告期內實現歸屬淨利潤約為3.38億元。強一股份2024年盈利能力位列第二,公司全年實現歸屬淨利潤約2.33億元。在上述兩股之后,2024年盈利在1億—2億元之間的還有泰金新能、未來材料、臻寶科技、恆運昌、沁恆微5家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正在排隊的科創板企業中,還存在着不少未盈利企業,包括摩爾線程、沐曦股份、上海超硅、兆芯集成、西安奕材等10家,其中摩爾線程、沐曦股份、上海超硅3家公司2024年歸屬淨利潤均虧超10億元。具體來看,摩爾線程主要從事GPU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公司2022—2024年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為-18.4億元、-16.73億元、-14.92億元。
沐曦股份主營業務是研發、設計和銷售應用於人工智能訓練和推理、通用計算與圖形渲染領域的全棧GPU產品,並圍繞GPU芯片提供配套的軟件棧與計算平臺。2022—2024年,公司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為-7.77億元、-8.71億元、-14.09億元。
上海超硅主要產品則包括300mm、200mm半導體硅片,以市場需求較大的P型硅片產品為主,也包括少量摻磷的N型硅片,公司2022—2024年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為-8.03億元、-10.44億元、-12.99億元。
政策利好持續釋放
站在開市七周年的起點,科創板新氣象顯現。
今年6月18日,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開板六年來,科創板快速成長,市場建設初具規模,市場功能穩步發揮,服務科技創新的輻射帶動效應明顯提升。
年內,科創板政策利好仍在持續加碼,今年6月,證監會推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具體來看,「1」即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並且重啟未盈利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6」即在科創板創新推出6項改革措施,包括對於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的企業,試點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制度;面向優質科技企業試點IPO預先審閲機制;擴大第五套標準適用範圍,支持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更多前沿科技領域企業適用;支持在審未盈利科技企業面向老股東開展增資擴股等活動;完善科創板公司再融資制度和戰略投資者認定標準;增加科創板投資產品和風險管理工具等。隨后,今年7月,上交所「1+6」政策配套規則正式落地,推動改革儘快落地見效。
新一輪改革持續釋放政策紅利,科創板包容性得到顯著提升,有效促進了國內科技企業衝擊上市的信心與熱情。「1+6」政策發佈后,國產DRAM內存芯片大廠長鑫存儲、具身智能企業宇樹科技等知名科技企業紛紛啟動上市輔導。
具體來看,今年7月,長鑫存儲啟動上市輔導,輔導機構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據上市輔導備案報告,長鑫存儲成立於2016年6月13日,主營業務為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公司此次大概率將衝擊科創板上市。同月,宇樹科技也已開啟上市輔導,大概率也將衝擊科創板,系A股首家衝擊IPO的具身智能企業,有一定的代表性意義。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自2019年7月22日開市以來,科創板作為中國資本市場註冊制改革的「試驗田」,重點支持半導體、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業,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的創新型企業,科創板企業研發強度持續領先A股市場,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未來,科創板預計將呈現多元化、創新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發揮更大作用。」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祕書長袁帥表示。
責任編輯: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