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總編輯圈點丨有機發光二極管數據傳輸紀錄刷新,十米內速度可達每秒二點九千兆比特

2025-07-22 07:41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欣

在研發更快速、更靈活的無線通信技術競賽中,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或被視為一個突破口。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和劍橋大學團隊在最新一期《先進光子學》雜誌上發表研究稱,經過優化設計,OLED可實現前所未有的高速數據傳輸,且有效距離遠超此前紀錄,這項突破有望重塑未來設備間的連接方式。

這項技術被稱為可見光通信(VLC),也被稱作「光通信」(Li-Fi),其可通過光而非無線電波來傳輸數據。相比傳統Wi-Fi,VLC具有帶寬更高、干擾更低、易於與現有照明系統整合等優點。OLED特別適合VLC應用,但長期以來,OLED響應速度過慢,難以滿足高速數據傳輸需求。

此次通過精準選擇發光材料並優化OLED結構設計,團隊在2米距離上實現了4.0千兆比特每秒(Gbps)的數據傳輸速率,在10米距離上也達到了2.9Gbps。這兩個數據均刷新了OLED通信系統的性能紀錄。此前,類似系統的傳輸速度最多為2.85Gbps,且只能在非常短的距離內實現。

打破這一性能瓶頸的關鍵,在於一種名為二萘基芘的穩定有機化合物。該材料具備高穩定性和快速發光特性,適合用於長時間、高強度發光。團隊在此基礎上對OLED的每一層厚度和組成進行精細調控,實現了亮度與速度的最佳平衡。

在實際測試中,團隊搭建了一個OLED可見光通信系統。OLED作為發射器,高速光電二極管作為接收器,採用了與Wi-Fi和5G相同的調製技術,即正交頻分複用技術,以提高數據吞吐率,藉助先進的信號處理與糾錯機制,該系統即使在高速下仍能保持低誤碼率。

尤其令人矚目的是10米遠距離傳輸的成果。單個OLED發射器能在如此距離上傳輸近3Gbps的數據,標誌着該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現實應用邁出關鍵一步。此前,大多數OLED光通信系統的有效距離不足半米。

總編輯圈點

使用新材料並優化結構設計,此次研究團隊使OLED突破了長久以來阻礙其落地的瓶頸,實現了高速數據傳輸,即使距離達到10米,每秒基本也能傳輸一部高清電影,滿足了室內場景的使用需求。效果提升的關鍵在於二萘基芘,它適用於長時間高強度發光。這種高效可見光通信系統,讓OLED可兼具照明和通信功能,未來或可集成在屏幕、燈具中。可以想象這樣的場景——當屋內燈光亮起,網絡也隨之覆蓋,接下來,盡情享受你的智能生活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