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2 00:44
作為居於黃金之后貴金屬的「千年老二」,白銀最近正悄悄「驚艷」所有人。
7月14日,白銀站上39美元/盎司,最高觸及39.116美元/盎司,創下2011年9月以來的新高。如果從漲幅來看,6月以來,倫敦銀現貨累計漲幅已接近19%,期貨白銀今年以來累計上漲約35%,已經超過了黃金的約27%。
在高盛5月發佈的大宗商品展望報告中,白銀被列為「最具增長潛力的貴金屬資產」;更有投資專家在今年6月稱白銀是「最大便宜貨」,並認為其將很快進入新一輪的上漲周期。黃金衝高低迷過后,白銀作為貴金屬中的「接棒者」,這輪上漲行情還能持續多久呢?
「接棒」黃金,白銀為什麼漲?
白銀價格本輪上漲,其實是地緣風險與工業屬性共振的結果。
事實上,白銀價格與黃金價格的走勢密切相關,市場用「金銀比」(金價/銀價)來衡量這種相關性,自1968年開始,金銀比均值為58左右,即1盎司黃金的價格相當於58盎司白銀的價格。
而隨着今年以來地緣風險帶來的避險需求催生出的黃金「史詩級暴漲」,金銀比顯著拉高至2020年8月以來的高位水平,一度超過100。換句話説,金價漲得太快,銀價「來不及」跟上。
西安交通大學客座教授、期貨行業資深人士景川介紹,隨着金價的史詩級暴漲,金銀比長期高位運行,白銀相對黃金被顯著低估。而6月后資金開始做空金銀比,白銀補漲行情啟動,金銀比從100以上回落至90附近,這也給了白銀價格增長空間。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進一步分析,從金融屬性來看,特朗普今年上臺后推行的高關税政策,強化了全球對未來通脹的預期,促使大量抗通脹資金湧入黃金和白銀市場;同時,政治、軍事、經濟領域的接連衝突,也對白銀的上漲趨勢形成支撐。
地緣風險之外,工業屬性對白銀價格的助推力更甚。招商期貨研報分析指出,白銀的工業需求佔其總需求的60%,剩下的40%為金融投資需求。
作為黃金「平替」,白銀的消費動能也得到一定激發。相關報道顯示,今年以來隨着白銀價格持續攀升,白銀投資類產品正迎來新一輪消費熱潮。有數據顯示,部分珠寶市場投資銀條、銀元寶等產品銷量同比激增40%以上。
花旗分析師認為,白銀價格上漲並非僅僅是對黃金的追趕性交易,更多反映了白銀強勁的基本面:「我們預計白銀供應將因連續數年的供應缺口、持有者需要更高價格才願意出售,以及強勁的投資需求而趨緊。」
銀的「牛市」,還能有多久?
那麼,年內漲幅一度超35%的白銀,還能上車嗎?
不少機構表達出了看漲態度。花旗將白銀三個月目標價從38美元上調至40美元,六至十二個月目標價提升至43美元。其在研報中表示:「預計白銀供應將在連續數年出現供應缺口的背景下進一步收緊。」
誠然,銀價未來走向的核心邏輯,仍然在於供求關係與金融屬性。
王紅英指出,從產業供求角度,在綠色低碳環保的大背景下,新能源、光伏等產業的發展是未來全球主要產業的發展趨勢,這使得對白銀的需求呈結構性看漲;從金融投資屬性角度看,一方面,全球範圍內未來降息被認為是大概率事件,美元貶值以及地緣政治、軍事衝突,都對白銀投資環境起到了助推作用。
基於此,王紅英判斷,白銀價格上漲是長期甚至超長期的走勢。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色金屬行業受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等因素影響較大,價格波動頻繁。儘管2024年以來白銀價格強勢上漲,但短期內價格走勢仍存在不確定性。
更何況,影響白銀價格走向的供求關係與金融屬性也都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對於白銀價格變化,景川提示,在金銀比修復后的回調過程中,若金銀比迴歸至80附近的歷史均值,白銀的漲幅可能會有所放緩。
「工業需求的波動也不容忽視,一旦光伏等下游行業的需求不及預期,銀價可能會受到壓制;此外,美聯儲政策的反覆同樣是關鍵變量,若降息預期落空或者美元出現反彈,都可能引發銀價調整。」景川補充道。
在波動性較大的環境下,按照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做適合自己的投資計劃至關重要。
王紅英提示,不建議投資者過度追高,尤其在目前短期漲勢猛烈的背景下,不要選擇期貨、期權等帶槓桿的投資方式。
據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