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股還能再牛多久?頂流策略師與最新數據深度解讀下半年行情

2025-07-21 20:33

近期,美股再次演繹出了牛氣沖天,科技、軟件、人工智能創新板塊屢創新高。許多散户和機構投資者都在追問:市場高處不勝寒,是否到了該落袋為安的時刻?美股投資網將結合前高盛明星策略師Scott Rubner美國銀行首席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的最新觀點,輔以全網最近一手數據,全面拆解未來一個月及下半年美股的多空分歧與交易機會,力求為美股投資者輸出可操作的硬核乾貨。

頂級策略師觀點激烈碰撞

Scott Rubner,前高盛全球市場董事總經理、如今就職於Citadel Securities。這位被譽為美股大頂精準預言家的大咖在最新報告中指出:美股牛市尚未見頂。他明確看好未來一個月的行情,核心邏輯在於企業回購恢復、散户持續淨買入、機構持倉空間充裕,以及強勁的資金流。

7月的季節性因素對美國股票非常有利。自1928年以來,7月是標普500指數一年中表現最好的月份,而9月是表現最差的月份,因為投資者要"返校"。標普500指數有望在7月實現連續第11個月上漲。Citadel Securities的夏季交易活動與股票需求的大幅增加一致,而其他投資者則遠離他們的交易終端。

Rubner強調,美國企業預計在2025年將回購1萬億美元股票,8月白名單期結束后,回購買盤將成為推升股價的中堅力量。結合歷史數據,7月自1928年以來是標普500表現最強的月份,而9月則是返校季的傳統弱勢期。因此,在他看來,現在還不是做空美國股市的好時機,尤其是科技、軟件和AI創新領域將在本輪行情中扮演核心推手。

與此同時,Citadel數據顯示,美國散户投資者已連續14個交易日淨買入股票,創下去年12月以來最長紀錄,總體持倉佔比達到20%,熱度僅次於企業回購。且有跡象表明,當前機構投資者在股票風險敞口上尚未過度拉伸、基本面投資者也未全面入場,為后續資金流提供了火力支持。

根據美股大數據散户更傾向於購買人工智能、高波動性、加密貨幣、IPO、槓桿ETF和反動量股票。

不過,美國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則發出罕見警告。他指出,美銀所有賣出信號均已集體觸發,標普500再度逼近新高背景下,短期回調風險大增。目前,全球資金持續流入美國股票和高收益債券,市場已經進入技術性「危險區」。

Hartnett強調,等權重標普500、小盤股與成長股之間的分化已達到歷史極端,核心驅動力過度集中於頭部科技巨頭,與經濟基本面走勢明顯背離。高漲的市場情緒,一旦遇到債市波動或美聯儲政策變化,便極有可能引發更劇烈的回撤或風向切換。

先高后低的季節性

企業回購與散户火力撐腰

今年夏季市場反彈之火背后,散户成為牛市增程器。數據顯示,2025年美國散户通過股票與ETF已淨流入高達1550億美元,持股市值創歷史新高,約佔美國家庭金融資產的49%,若涵蓋401K等間接持倉,佔比接近60%。投機型參與者持續買買買,大幅強化了市場逢低買入的慣性。

企業自購同樣被頂級資本公認為今年美股的亮點。Citadel分析指出,7-8月曆來是企業回購的「黃金期」。今年8月起,標普500全體成份公司絕大部分將解禁,可以重啟鉅額回購操作,這將在美股估值高企時提供堅實的被動需求。

Rubner更提醒,現階段低波動率(VIX、實際波動率均處於下行)讓系統性、風險平價等量化策略保留了進一步增配美股的空間。即便短期出現波動,機構也有空間用低成本期權進行對衝,進一步平滑走勢。

儘管市場火力全開,頂流策略師對回調風險保持高度警覺。Hartnett最新的三重賣出信號——機構現金比例低於3.9%、市場廣度66%、全球資金流全部接近臨界值,均提示美股多頭能量處於階段性透支,類似歷次信號出現后,標普500往往平均下跌2%左右。

此外,當前市場集中度持續攀升,「科技7巨頭」Magnificent 7)科技巨頭拉昇大盤的同時,等權重指數、小盤/價值股則維持低迷,顯示市場實際廣度不足,這一情況與2000年科網泡沫極為相似。Hartnett直言:如果經濟、政策端沒有明確好轉,科技板塊單邊暴漲將不可持續,反而可能成為未來拋售的風險點。與此同時,全球資金有從美國流向新興市場和商品的傾向,「Sell America」主題有所升溫。

聚焦最新熱點,除了AI板塊保持極致高温外,醫藥與生物科技行業也在悄然積聚力量。AI領域方面,今年7AI基礎板塊相關龍頭,如英偉達(NVIDIA)、微軟Microsoft)、特斯拉Tesla)、亞馬遜Amazon)、蘋果Apple)等公司均被多家機構和分析師列為下半年技術創新的壓艙石AI基礎設施投資有望突破2000億美元,美股科技板塊預計持續享受業績和估值提升紅利。

醫藥方向,基因編輯技術正成為延長人類壽命的新希望,被多家美股投研機構看好的CRISPR TherapeuticsCRSP)今年表現備受關注。最新券商預測,CRSP 2025年目標價區間在62-94美元,市場一致評級為買入,板塊波動風險突出,但隨着Casgevy等創新葯產品逐步落地,長期向好趨勢不改。此外,VertexModernaAbbVieDanaher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等創新型生物科技公司也被多家研究機構票選為值得關注的高科技成長龍頭。

值得注意的是,每輪生物醫藥創新向來伴隨高波動、高風險。專注中線佈局的投資者應着眼管線創新、核心產品放量,並警惕資本對高空成長故事的忌憚。

交易與風控思路

綜合來看,短期內美國股市仍有望維持強勢反彈,且結構性機遇突出。無論你是追科技白馬、擁抱AI新基建,還是潛伏生物醫藥藍海,當前主流資金風向依然明確做多美國。不過,隨着市場情緒過熱、估值高企、廣度分化和賣出信號臨近,投資者務必警惕秋季回調衝擊,尤其到9月底前逐步適當加大對衝保護,嚴密盯防債市利率波動、政策突變及全球風險資產情緒回撤。

2025年美股搏殺進入七局下半,牛市后半場風險和機會並存。市場真正的贏家,往往既敢於在主升浪抓住龍頭,也懂得在高位之時主動落袋,用紀律保護利潤。乾貨滿滿,只為助你穿越周期,成為能長期兜底的美股贏家!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