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聚丙烯「量價齊跌」?為何廣東石化、浙江石化、恆力石化等企業仍在佈局?

2025-07-21 17:14

(來源:WELINK化工)

聚丙烯產業的產能過剩表象下,一場圍繞「高端化、一體化、全球化」的行業革命已然啟動。當埃克森美孚、中石化等巨頭將百億資金押注於茂金屬聚丙烯、醫用透明料等賽道時,釋放的信號清晰無比:

過剩的是通用料

稀缺的是創新力

未來五年,行業或將見證一場殘酷的「兩極分化」——

低端產能的哀鴻遍野

高端製造的價值崛起

在此消彼長中重塑市場版圖

  2025 年 7 月,廣東石化有限責任公司 50 萬噸 / 年聚丙烯裝置成功產出高熔纖維料 PP-HY 0370,標誌着國內聚丙烯行業在高端化領域邁出關鍵一步。這款產品具備優異的熔體流動性能、更窄的分子量分佈和低氣味特性,可廣泛應用於醫療衞生、包裝材料等領域,其加工穩定性和環保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一突破不僅填補了國內高端纖維料的技術空白,更折出行業在產能過剩背景下的結構性轉型邏輯——通過技術創新搶佔高端市場份額。

  當前,聚丙烯行業正經歷總量過剩與結構性短缺的雙重矛盾。

  根據金聯創數據,2025 年國內聚丙烯產能突破 5000 萬噸 / 年,裝置停車比例長期徘徊在 10%-20%,現貨價格跌至 7134-7170 元 / 噸的低位區間。

  然而,高端產品如高熔指纖維料、醫用透明料等仍需大量進口,2025 年上半年進口量雖同比下降 5.13%,但茂金屬、HCPP 等特種牌號進口依存度仍超過 40%。這種供需錯配凸顯出行業轉型升級的緊迫性。

過剩的究竟是哪一類聚丙烯?

  • 拉絲料:作為聚丙烯最大的應用領域,拉絲料主要用於編織袋、繩索等傳統包裝材料。據同花順財經報道,拉絲料由於生產技術門檻低,全國 85% 以上的企業均可生產,導致產能嚴重過剩。2024 年拉絲料產量達 1100 萬噸,佔聚丙烯總產量的 31.76%,但需求增速僅為 2.1%,市場供過於求矛盾突出。以華東市場為例,拉絲料價格從 2024 年初的 7500 元 / 噸跌至 2025 年 6 月的 7045 元 / 噸,跌幅達 6.07%,企業利潤普遍虧損。

  • 均聚注塑料:均聚注塑主要用於日用品、玩具等領域,據卓創資訊數據,2024 年產量佔比 16.27%。這類產品同樣面臨技術同質化問題。2025 年上半年,均聚注塑價格較 2024 年同期下跌 4.66%,部分企業為搶佔市場份額,出廠價較基準價低 200-300 元 / 噸。

  • 纖維料:纖維料主要用於無紡布、服裝等領域,但受紡織產業全球產能遷移影響,需求持續萎縮。2024 年纖維料產量同比下降 11.83%,而產能仍在擴張。

  • 薄壁注塑料:曾因外賣行業爆發式增長成為熱門品類,但 2023 年后需求增速放緩,產能過剩問題凸顯。2024 年薄壁注塑料產量同比下滑 4.4%,而產能仍以每年 30% 的速度擴張。

  • 低熔共聚料:主要用於普通注塑件,技術門檻較低,導致產能快速擴張。2024 年低熔共聚料產能達 800 萬噸 / 年,但需求僅 500 萬噸 / 年,裝置平均開工率不足 60%。部分企業為去庫存,將產品出口至東南亞,但離岸價較當地同類產品低 5%-8%,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

低端卷價格,高端卷技術

當前高端聚丙烯產品的研發主要集中在三大方向:

  • 高性能材料:如茂金屬聚丙烯、高熔體強度PP、無規共聚PP等,用於汽車輕量化、高端家電等領域;

  • 特種功能材料:如抗菌聚丙烯、低氣味耐刮擦專用料、醫用級透明料等,滿足醫療健康等高端需求;

  • 新興領域材料:如3D打印耗材、可降解改性專用料等創新應用;

  也稱12大領域,包括低VOC、低氣味、低收縮率的聚丙烯專用料;POF膜、流延膜、鍍鋁膜、蒸煮膜、鐳射膜等三元共聚聚丙烯;用於醫用容器、輸液容器、透明或超透明聚丙烯專用料;茂金屬聚丙烯;電工薄膜、電容薄膜等電子產品包裝用聚丙烯;高熔體強度聚丙烯;高流動性、高光澤家電用聚丙烯專用料;熱成型聚丙烯專用料;長玻纖增強改性聚丙烯專用料;聚丙烯微孔發泡材料;抗菌聚丙烯;低氣味耐刮擦聚丙烯專用料

國內典型企業的戰略佈局有:

企業簡稱

核心競爭力分析

中景石化

全球最大共聚聚丙烯生產商,單廠產能380萬噸/年,丙烷脱氫(PDH)一體化成本優勢顯著,高端BOPP薄膜原料市佔率領先

浙江石化

煉化一體化規模世界級,Spherizone工藝生產高性能聚丙烯,舟山基地出口樞紐優勢突出,覆蓋東南亞高端市場

東華能源

聚焦丙烷脱氫制丙烯全產業鏈,茂名基地規劃400萬噸PP產能,副產綠氫規模化利用,打造「聚烯堂」電商平臺革新交易模式

恆力石化

多工藝路線並行(Unipol/環管法/Horizone),差異化生產均聚/共聚/抗衝牌號,石化-化纖垂直整合降本增效

燕山石化

國產茂金屬超透聚丙烯技術突破者,MU4016牌號霧度低至3-4,打破醫療/化粧品包裝進口依賴,注塑加工能耗降低30%

萬華化學

高性能聚烯烴彈性體(POE)20萬噸產能投產,自主催化劑技術賦能車用輕量化材料,全球化研發中心支撐高端牌號迭代

寶丰能源

煤制烯烴成本控制標杆(單噸成本<4000元),光伏制氫耦合低碳生產,高熔指家電專用料佔比提升至40%

榮盛石化

浙石化基地420萬噸乙烯配套高端聚丙烯,EVA/ABS多元化材料協同,高端注塑產品替代進口

金發科技

改性聚丙烯技術龍頭,低VOC車用材料佔國內新能源車市場35%,再生塑料化學回收技術商業化落地

京博控股

化學再生聚丙烯死循環體系首創者,RP348P醫用料耐受121℃滅菌,超臨界CO?發泡工藝實現電池隔板減重40%

延長中煤

煤基聚丙烯專用料開發領先者,管材料/透明料王牌系列年增5-8個新品,填平補齊項目提升高端產能佔比

鎮海煉化

抗虎皮紋聚丙烯ZHP5091國產化先驅,Novolen 技術擴產50萬噸,高端汽車內飾料供應德系車企

神華寧煤

煤制油副產聚丙烯規模化利用,160萬噸產能配套煤化工全鏈條,高流動性薄壁注塑專用料成本優勢突出

道恩股份

熔噴料與氫化丁腈橡膠協同,汽車輕量化材料抗衝擊性提升50%,定製化開發電池包殼體專用料

國恩股份

家電高光改性PP市佔率第一,低收縮率技術解決大型部件變形,格力/美的核心供貨商

巨正源

廣東PDH法聚丙烯產能120萬噸,副產氫能供應珠三角工業,倉儲物流一體化降低區域交付成本

中石化

高熔融指數抗衝共聚專利技術突破,復配催化劑降低乙烯濃度,車用材料衝擊強度提升30%

格林美

再生聚丙烯提取純度達99.5%,離子膜電解技術獲寶馬死循環認證,城市礦山網絡覆蓋200城

福建永榮

丙烷制丙烯一體化項目投產,80萬噸高端紡絲料填補國內空白,數字化工廠提升柔性生產響應速度

淄博新塑

茂金屬催化劑國產化核心,全密度聚乙烯樹脂替代進口,合作SABIC推動高端聚丙烯定製化生產

(表格由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過剩市場中的結構性機會

  據卓創資訊預測,2025下半年仍有330萬噸新增產能計劃投放,年底總產能將高達5012.5萬噸,帶動產量進一步增長至2013.2萬噸(下半年)。產能投放區域仍集中在華北、華東、華南三大核心區域,原料來源以油制及丙烷脱氫制PP為主。

  從產業鏈看,通用料(如拉絲、注塑級均聚)產能嚴重過剩,價格戰導致企業利潤持續萎縮。金聯創數據,以油制 PP 為例,截至6月16日,2025 年上半年平均利潤為-262 元/噸,煤制聚丙烯平均利潤在554元/噸。而高端產品市場則呈現截然不同的景象:高熔纖維料市場價格較普通料溢價 20%-30%,醫用級透明料毛利率可達 15%-20%。

  因此「過剩」的只是同質化大宗料,而面向健康醫療、新能源、綠色包裝的高端聚丙烯仍是一片藍海。下一輪擴張,不再是「比誰規模大」,而是「比誰能把丙烯分子做成別人做不出的性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