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加密貨幣交易所Bullish擬上市:擁有超2.4萬枚比特幣,CEO為紐交所前總裁

2025-07-21 19:49

  美國眾議院在「加密貨幣周」通過三項涉加密貨幣法案后,有加密貨幣交易所宣佈進軍資本市場。

  當地時間7月18日,數字資產平臺Bullish宣佈,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公開提交了註冊文件,擬通過首次公開募股的方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BLSH」。

  其實,早在2021年,Bullish就曾宣佈,擬通過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Far Peak Acquisition Corporation(FPAC.US)合併,在紐交所上市,該交易預計將於2021年底完成。不過,這筆交易最終未果。

  Bullish誕生於2020年,后於2021年在開曼羣島註冊了一家公司,願景是打造一家機構級的全球交易所。Bullish最初為區塊鏈公司Block.one集團旗下的獨立運營實體,Block.one旗下擁有知名開源軟件平臺EOSIO。值得注意的是,Bullish的首席執行官為紐約證券交易所前總裁湯姆·法利(Tom Farley),他在出任Bullish的CEO前是FPAC的董事長、CEO、總裁。

  湯姆·法利在招股書中的CEO致辭中表示,計劃進行IPO是因為深信數字資產行業正邁入下一輪增長周期。他強調,Bullish堅持以透明、合規為立身之本,而這正與公開資本市場的核心理念高度一致。

  招股書顯示,Bullish旗下擁有「Bullish」和「CoinDesk」兩大品牌,其中Bullish Exchange是一家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Desk則提供指數、數據以及加密市場資訊等信息服務。2023年11月,Bullish宣佈從Digital Currency Group(DCG)手中收購CoinDesk,作為旗下獨立子公司運營。

  2024年,Bullish的淨利潤為0.8億美元。截至今年3月末,Bullish實現淨虧損3.49億美元,經調整后的淨利潤為200萬美元。

  不過,Bullish手中仍然握有大量的加密資產儲備。截至3月末,該公司的流動資產包括2800萬美元現金、1.44億美元的美元穩定幣、17.35億美元的比特幣(包括WBTC)、2200萬美元的以太幣(包括WETH)以及3300萬美元的其他數字資產。

  據Bullish披露,該公司持有的比特幣超過2.4萬枚。按照目前約11.86萬美元的價格計算,其持有的比特幣價值超28億美元。在具體用途上,2.096萬枚比特幣被作為無形資產、庫存和金融資產持有,2600枚用於放貸和其他應收款,780枚作為比特幣基金(含ETP)投資的比特幣持有。

  在交易數據上,2025年一季度,Bullish Exchange的現貨日均交易量為25.5億美元,永續期貨日均交易量為2.48億美元。

  在監管合規性方面,Bullish也在一直在各區域推進相關牌照的申請。2024年12月,Bullish的數字資產交易業務獲得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 (BaFin) 頒發的許可證,使其能夠擴大在歐洲的業務範圍。今年2月,Bullish宣佈其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業務已經獲得香港證監會頒發的1類(從事證券交易)和7類牌照(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以及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牌照。

  Bullish也在招股書中表示,正積極爭取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幾個司法管轄區獲得牌照。

  在美股市場上,加密貨幣交易所相關概念股票近段時間備受關注。其中,全球最大的合規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的Coinbase Global, Inc.(NASDAQ:COIN)於2021年採用直接上市的方式登陸納斯達克;Bakkt Holdings, Inc.(NYSE:BKKT)也是在2021年上市,不過其採用的方式是通過SPAC與VPC Impact Acquisition合併上市。

  此外,Robinhood Markets, Inc.(NASDAQ:HOOD)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但因其擁有合規加密貨幣業務牌照,且多年前便開始為用户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而同樣受到市場關注。

  今年6月,「穩定幣第一股」Circle Internet Corp.(NYSE:CRCL)在紐交所上市,更是引起加密市場狂歡。當地時間7月17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三項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法案;7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上述三項法案之一的《指導與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簡稱《天才法案》),標誌着美國穩定幣監管立法進入實施階段。

  特朗普曾表示,將確保美國成為世界加密貨幣之都。

責任編輯:何俊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