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香港銀行業資本充足率處於歷史高位,中銀香港年內漲近60%,匯豐控股距100港元僅一步之遙

2025-07-21 11:47

花旗發佈研報稱,香港銀行業資本充足率處於歷史高位,為提高股東回報提供更佳可見度。香港本地銀行板塊年初至今已上漲40%,表現優於 $恆生指數 (800000.HK)$ ,主要受惠於南下資金追逐高股息標的的強勁買盤。

其中以 $中銀香港 (02388.HK)$ 的漲勢最為強勁,年內漲近60%; $匯豐控股 (00005.HK)$ 股價逼近100港元整數關口,創歷史新高。

雖然近期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下滑可能對淨息差構成壓力,但該行預期隨着HIBOR在2025年第四季逐步迴歸正常水平,銀行業的盈利能力將有所改善。中期來看,儘管美聯儲降息可能對淨息差帶來挑戰,但該行認為影響可控,因香港多數按揭貸款仍受最優惠利率上限保護,且市場預期聯邦基金利率最終將維持在3%水平。香港商業地產風險短期內可能持續,但市場共識已反映信用成本上升的預期。

花旗表示,香港銀行業短期面臨同業拆息下滑的壓力,但預期下半年將迎來複蘇。由於香港金管局在5月初港元兑美元觸及強方兑換保證水平時進行干預,一個月期HIBOR在第二季較上季下跌186個基點。目前一個月期HIBOR維持在約1%水平,這可能對香港銀行第二至第三季的淨息差構成壓力。然而,隨着港元兑美元匯率轉弱至兑換保證區間的下限,金管局為維持聯繫匯率制度而進行的干預措施,有望縮窄港美利率差距。根據花旗的利率策略師預測,HIBOR將回升至2%至3%區間,這將有助於銀行業在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淨息差的復甦。

花旗將 $恆生銀行 (00011.HK)$ 評級上調至「買入」,主要基於三項關鍵因素:首先,市場共識已充分反映2025至2027年間平均50個基點的信用成本預期; 其次,該行截至2025年第一季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CET1)高達21%,為資本回報提供更佳能見度,預期2025至2027財年可維持約6%的股息收益率,並於2026至2027財年執行30億港元股份回購; 第三,相較市場預期,該行對2026至2027財年營收預測高出4%,主要來自更具韌性的淨利息收入表現。據此將目標價從105港元上調至135港元。

同時維持對 $中銀香港 (02388.HK)$ 的「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從33.9港元調升至40.8港元,因其營收前景穩健且資產質量穩定,加上南下資金對回報要求較低,有望推動該股持續獲得估值重估。 $東亞銀行 (00023.HK)$目標價由11港元調升至11.6港元。

此前有報道指香港銀行有意設立「壞賬銀行」,處理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問題,有關談判仍處於初步階段。包括恆生銀行和交通銀行在內的貸款機構最近與諮詢公司接洽,並就設立專門機構來處理壞賬進行初步討論。其中一間擬議中的實體將效仿中國的不良資產管理公司,可能允許銀行收回至少部分貸款。目前尚不清楚該提案在銀行和香港監管機構中獲得多大支持。

對此,香港金管局表示,無意設立傳聞中的「壞賬銀行」,局方瞭解相關銀行亦沒有此計劃。香港金管局表示,一直要求銀行審慎管理信貸風險。整體而言,香港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健康,信貸風險可控,撥備充足,銀行信貸撥備覆蓋率超過140%,盈利良好,因此相關傳聞並沒有根據。

編輯/jayden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