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IL-33前景渺茫?羅氏公佈IL-33R單抗COPD關鍵性研究結果

2025-07-21 15:49

(來源:藥研網)

7月21日,羅氏集團旗下的基因泰克公佈了Astegolimab治療中重度至極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兩項關鍵性臨牀試驗——IIb期ALIENTO研究和III期ARNASA研究的頂線結果。

ALIENTO研究是一項納入1301例患者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Ib期試驗,評估了Astegolimab(每兩周或每四周皮下注射一次)聯合標準治療相較於安慰劑在維持COPD治療中的療效、安全性與藥代動力學特徵。III期ARNASA研究則納入1375例患者,採用類似設計,進一步驗證該藥物的臨牀價值。兩項研究均覆蓋了戒菸和未戒菸的COPD患者人羣,並未對入組患者的血液嗜酸性粒細胞計數設置限制,更加貼近真實世界的疾病譜系和患者構成。

  • 關鍵性IIb期ALIENTO研究達到主要終點,數據顯示每兩周給藥一次的Astegolimab在52周治療期內顯著降低了中重度COPD急性加重的年化發生率(AER),較安慰劑組下降15.4%,具有統計學顯著性

  • 但III期ARNASA研究未達到主要終點,每兩周給藥一次的astegolimab在52周時AER數值降低14.5%,但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標準。

  • 值得注意的是,兩項研究的次要終點結果總體一致。兩項試驗中急性加重總發生率均低於前瞻性預期,提示可能存在背景干預因素或患者基線風險低估。

在安全性方面,Astegolimab在兩項研究中均顯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未觀察到新的安全性信號,安全特徵與既往數據一致。

Astegolimab是一種全人源抗ST2單克隆抗體,旨在通過高親和力結合ST2受體(即IL-33受體),從而阻斷IL-33介導的炎症信號通路。該靶向IL-33/ST2軸的創新機制在COPD等多種慢性炎症性疾病中被認為具有關鍵作用。基因泰克早在2016年便通過協議獲得Astegolimab的全球獨家開發權益。

作為首個在「全人羣」COPD患者中進行系統性評估的抗炎靶向藥物,Astegolimab在廣泛患者亞羣中展現出一致趨勢,雖未全部達到顯著性,但為未來精細化人羣識別和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儘管III期ARNASA研究未達統計學顯著性,但IIb期ALIENTO研究顯示出明確療效信號,結合其良好的安全性特徵,Astegolimab仍展現出持續開發的潛力。

基因泰克首席醫療官兼全球產品開發負責人Levi Garraway博士表示:「COPD仍是全球第三大致死原因,但治療選擇仍非常有限。這一研究項目是首次嘗試在無需依據嗜酸性粒細胞等生物標誌物篩選的廣泛COPD人羣中進行免疫靶向治療評估。我們將與監管機構共同探討這些結果,並計劃在未來醫學會議中披露更多數據,評估Astegolimab在該領域的進一步開發路徑。」

小結

Astegolimab並非唯一一個挑戰IL-33通路治療COPD的藥物。2025年5月30日,賽諾菲也公佈了其IL-33單抗Itepekimab的兩項III期試驗結果(AERIFY-1與AERIFY-2)。其中,AERIFY-1成功達到主要終點,在24周和52周均顯著降低中至重度COPD急性加重事件;但AERIFY-2卻未能達到52周的主要終點,儘管早期24周曾觀察到一定獲益。

這一「半成功」結果引發資本市場波動:賽諾菲和再生元股價大幅下挫,賽諾菲股價當日下跌5.7%,再生元更是重挫近19%。賽諾菲在公告中指出,兩項試驗惡化事件低於預期,可能受疫情及背景因素影響,削弱了統計效能。

回顧IL-33抗體在COPD領域的探索,儘管II期階段頻頻釋放積極信號,但多個III期研究的「折戟」也揭示了該靶點臨牀轉化中的挑戰在IL-4R和IL-5靶點相繼成功的背景下,IL-33的開發前景面臨嚴峻考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