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1 19:27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張益銘
「今年我們這的惠民保產品已經可以購買了,但是今年的產品有兩款,不知道該選擇哪一款。」面對今年的惠民保產品,王先生犯了難。據其介紹,往年其所在地區只有一款產品,價格也是統一的,不需要再做選擇,而今年當地的惠民保推出了基礎版和升級版兩個版本,價格差距僅幾十元,也恰恰是這幾十元,讓王先生犯了選擇困難症。
而與王先生面臨相同選擇困境的人不在少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相較於此前的單一版本,今年多地的惠民保將產品進行了分級,分為基礎版和升級版,有的地方甚至推出了三個版本,不同版本對應不同的保費、保障範圍和免賠額等。「產品分層是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因為用户需求變得多元化,簡單的‘一刀切’模式難以滿足所有人。」近日,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隨着對客户分層的推進,基礎版和升級版的惠民保產品價格差距會越來越大。
多地惠民保產品分版本上新
年中是惠民保集中上新的階段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已有達州達惠保、江西衞惠保、寧夏醫惠保、春城惠民保、曲靖惠民保、成都蓉惠保等多地惠民保產品開啟2025年的投保通道。
從2025版惠民保產品的特點來看,分層成爲了今年惠民保產品的特點之一。上述上新的各地惠民保產品,除個別地區外,多數地區都對2025版惠民保產品進行了分層,達州達惠保2025版甚至推出了普惠款、優選款、安享款三個版本。對比不同版本之后可以發現,基礎版的價格更為實惠,保障內容也較為基礎,多為醫保範圍內的基礎醫療風險和藥品報銷,而升級版則加入了更多的特藥責任和更高的賠付比例。
以春城惠民保為例,其分為69元的基礎版和159元的升級版,由於價格不同,二者的保障責任和賠付比例也有所不同。其中,69元基礎版的醫保範圍內醫療費用賠付比例為70%,而159元升級版的醫保範圍內醫療費用賠付比例為80%。此外,69元基礎版不包含醫保範圍外醫療費用、質子及重離子醫療費用等保障責任,而159元升級版則涵蓋上述保障責任,並給予了一定的報銷比例。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將惠民保設計為基礎版和升級版等不同版本不是新事物,但今年分層卻成爲了趨勢,大多數地區的惠民保都推出了兩個及以上版本的保障方案。「分層旨在適應市場,滿足不同風險偏好和支付能力的參保人羣需求。」日前,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基礎版維持普惠性,覆蓋基礎醫療風險;升級版則提高保額、增加增值服務,吸引希望獲得更全面、更高層次保障的羣體。而且從保險運營角度,分層有助於篩選客户,降低逆向選擇風險,吸引健康人羣參保,平衡賠付率,提升產品可持續性。
有機構分析稱,在新流入用户減少后,惠民保只能依靠提高保費來保證可持續性。但對中低收入人羣來説,上漲保費會加速其脱落。如果不上漲保費,產品不可持續,產品分層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矛盾。產品分層是指現在的惠民保產品不只有基礎版和升級版,還可以參照美國《平價醫療法案》(ACA)的個險提供4~5個層級的版本,從而有效區隔不同類型的用户,有力提升保費規模。
業內:未來會有中高端的惠民保產品出現
除對產品分層外,引入健康管理也成為今年惠民保的亮點之一。惠民保產品正通過為參保人提供疾病早篩、中醫調理、健康知識科普、健康測評、心理輔導等健康管理服務,進一步加強對參保人前端的控費管理。
「惠民保運營到第二年、第三年的時候,往往會面臨參保人數下降、賠付率上升的問題。市場上更關注參保人數下降這個點,其實這不是主要隱患,更需要關注的是參保人員結構的變化。」某地區惠民保運營方內部人士表示,兒童和年輕人是發病率較低的羣體,而老年人是風險較高的羣體,如果在惠民保的運營過程中能通過增值服務將兒童和年輕羣體留存下來,就能讓惠民保參保人羣形成一個年齡代際,從而保持惠民保運營的穩健性。
健康管理被上述人士看作是較好的增值服務之一。不過,相較於早已「殺瘋了」的商業健康險,惠民保在產品創新方面還是較為滯后的。「惠民保的核心優勢在於政府指導下的普惠性和低門檻,尤其是對帶病體人羣的包容。」楊帆表示,惠民保的特點決定了其不能像商業健康險一樣在「0免賠」等方面做創新,因為這會提高賠付率,衝擊其精算平衡和財政可持續性。但商業健康險的激烈競爭也在提醒惠民保需要持續求變,在現有框架內探索更靈活的方案,比如優化免賠額設置,或在升級版中嘗試引入接近「0免賠」的設計,在部分高費用、高發性疾病保障上探索「0免賠」;同時在增值服務上下功夫,提供更實用的線上問診、健康管理、藥品折扣等服務,以此提升整體吸引力。
楊帆認為,惠民保發展和創新的關鍵在於保持普惠性的同時,適度引入市場化的競爭機制和創新元素。
而今年的產品分層就被業內認為是一次較好的創新嘗試。「未來,隨着保障責任的逐步豐富,惠民保產品可能會呈現基礎款與升級款的差異化發展,價格區間也將更加清晰。」近日,圓心惠保智慧交付中心總經理蘭潔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醫保與商業保險在數據層面的逐步聯通,預計市場上將有條件探索推出覆蓋面更廣、保障水平更高的普惠型產品。
「未來惠民保產品在保障上會持續拓展,將更多創新葯、罕見病藥納入保障範圍,提升保障深度。」楊帆表示,服務方面會強化健康管理服務,從疾病治療向疾病預防延伸;市場定位上,惠民保依舊是銜接基本醫保與商業健康險的普惠性補充保險,為廣大羣眾尤其是低收入、帶病體等難以獲得商業保險保障的人羣提供兜底保障;前景上,隨着民眾健康意識提升、醫療費用上漲,惠民保市場需求有望進一步擴大,但競爭也會加劇,需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提升性價比,才能在市場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