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1 19:08
財聯社7月21日訊(記者 陳俊蘭)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投資熱情日漸高漲。不僅港股IPO融資額顯著回暖,再融資同樣熱潮湧動。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港股市場股權融資總額已達2916.41億元,與去年同比增長288.75%。而港股市場累計再融資額已達1643.43億港元,同比增長達183.42%,超過2023年及2024年的全年規模。其中,配售作為港股最主要的再融資方式,目前累計金額達1585.94億港元, 同比增長396.66%。
中金公司指出,2025年初以來,得益於DeepSeek、新消費和創新葯等新敍事的不斷涌現,港股市場持續活躍,甚至一度領跑全球市場。即便二季度以來外部關税挑戰增加、國內增長和信用周期再度趨弱,導致整體指數在24,000左右震盪並跑輸全球,但結構性行情依然活躍,預計下半年港股上市后募資規模或延續此前水平,下半年新增募資1500億-2000億港幣。
港股再融資規模爆發式增長,誰在主導?
7月以來,已有46家公司發佈再融資公告,其中港股配售持續活躍,多家來自自動駕駛和機器人、虛擬資產、生物科技領域的明星公司紛紛開啟配售再融資。在行業人士看來,這也是上市企業的再定價權的體現。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港股市場再融資項目數量為256起,融資規模達1644.77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508.33億港元大幅上升183.42%。目前,港股市場已有超過250家上市公司公告開啟配售融資行動,有24家公司通過配售融資超10億港元。
從再融資方式來看,今年以來港股市場配售募集金額為1585.94億港元,是份額最大的再融資方式,佔股權融資總規模的54.38%;此外,代價發行募資金額為12.78億港元,佔股權融資總規模的0.44%;公開發售募資總額為22.77億港元,佔股權融資總規模的1.58%;供股募集金額為46.05億港元,佔股權融資總規模的0.78%。
從各家企業再融資的規模來看,再融資募集金額最高的企業是比亞迪股份,募資金額達435.09億港元,佔2025年內再融資總規模26.45%;小米集團-W以426億港元的募資規模位居第二;融創中國以55.89億港元的募資規模位居第三。
按港交所所屬行業劃分,以配售方式再融資數量最多的行業為藥品及生物科技、軟件服務兩大行業,融資數量均為21起,融資金額分別為184.86億港元和122.71億港元;其次為建築行業,發生20起,融資金額合計35.37億港元。
從融資金額來看,汽車行業的合計融資規模最大,雖然2家企業進行融資配售,但合計金額高達475.39億港元,其次為資訊科技器材行業,融資規模合計429.92億元。
政策帶動虛擬資產鏈條公司融資補充資本
香港近年來連續出臺的虛擬資產支持政策,港股虛擬資產相關公司的再融資活動呈現爆發式增長,近期已有涉及穩定幣、Wed3.0、區塊鏈支付等核心賽道的企業進行再融資。
在穩定幣與支付基建領域,7月17日,多點數智宣佈以先舊后新方式配售3540萬股,募資淨額3.89億港元,其中70%資金直接投入穩定幣及區塊鏈研發。同時,公司還計劃通過自研穩定幣大通跨境支付場景並與旗下零售數字化解決方案結合,形成「支付-銷售-數據」閉環。公告顯示,公司已啟動相關穩定幣牌照申請流程,並通過HashKeyExchange完成比特幣儲備配置,為合規運營鋪路。
第四範式也在同日內公告,擬向無極資本配售2590萬股,募資淨額13.06億港元,其中50%資金明確用於穩定幣、RWA等新興領域。
在更早之前,連連數字配售3840萬股H股,募資淨額合計3.87億港元,其中50%將用於投資區塊鏈等創新技術在支付領域的應用,30%用於擴展全球業務及牌照。
Web3.0與區塊鏈應用領域,7月14日,加冪科技宣佈半年內第二次配售,募資5440萬港元用於Web3.0數據分析平臺及穩定幣應用開發。加冪科技提到此次融資中,20%資金明確投向穩定幣賽道,計劃基於自研RWA協議將充電樁等實體資產映射為鏈上數字資產,實現「資產上鍊-交易-融資」全流程。
虛擬資產服務方面,新火科技控股於6月末完成配售募資,籌得2.75億港元。該筆資金將主要用於虛擬資產牌照申請及合規系統升級。目前,公司正在積極申請香港證監會第7類牌照,並計劃推出合規DeFi平臺,屆時用户可通過智能合約開展數字資產借貸業務。值得注意的是,新火科技已接入OSL集團的數字資產託管服務,其資產安全等級達到銀行級冷錢包標準。
另一科技企業馬可數字科技同樣在6月末完成配售募資,募資額為1.196億港元。公司表示,其中92%的資金將投向保險科技與B2B數字支付領域。據瞭解,馬可數字科技旗下區塊鏈平臺已支持港元穩定幣支付,且計劃與香港本地中小銀行合作推出「鏈上保單」,以實現投保、理賠全流程的自動化。此外,公司近期通過技術安全審計,成功成為首批接入香港金管局「數碼港元」試點的金融科技公司。
根據Livereport統計,目前,香港共有11家獲發牌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還有28家正在候選名單中排隊;而擁有1、7號牌但暫未有VASP牌照的機構有28家,其中不少也正在申請牌照中。此外,大量傳統券商也都在密集佈局虛擬資產,42家法團升級了1號牌,用以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37家法團升級了4號牌,就虛擬資產提供意見;41家法團升級了9號牌,可管理投資超過10%於虛擬資產的投資組合。
市場將迎來結構性改革
業內人士指出,港股再融資市場的活躍,主要得益於市場環境的改善、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以及政策的支持。一方面,隨着全球經濟的復甦和投資者信心的增強,港股市場的流動性和估值水平得到提升,為企業再融資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另一方面,企業爲了滿足自身業務擴張、研發投入、債務償還等需求,也有較強的再融資意願;此外,港交所不斷優化上市制度和再融資機制,提高了市場效率和吸引力,也對再融資市場的活躍起到了推動作用。
在此背景下港股市場后續如何演變?哪些因素是關鍵?銀河證券指出,在全球權益市場中,港股絕對估值處於相對低位水平、估值分位數處於歷史中上水平。
展望后市,建議關注三大板塊,一是美國加徵關税政策擾動不斷,投資者風險偏好隨之波動。在海內外不確定性因素的擾動下,高股息標的可以為投資者提供較為穩定的回報。二是政策利好增多或政策利好持續發酵的板塊,例如穩定幣概念股、創新葯、AI產業鏈、「反內卷」行業等。三是中報業績表現超預期的板塊,港股中報業績表現好於預期的板塊有望補漲。
「當前正是港股增配時機,下半年有望繼續跑贏A股。」國泰海通海外研究策略指出,儘管6月末以來港股表現偏弱,但近期政策、產業、資金層面的積極因素正在累積,港股迎來增配時機。
從中期維度來看,下半年基本面和資金面積極催化下,港股有望進一步向上,相較A股或更為佔優。一是隨着穩增長政策繼續加碼,將推動宏微觀基本面修復,后續關注7月政治局會議的增量政策部署情況。二是當前外資配置港股有望邊際改善,公募、險資等有望進一步增配科技、新消費、紅利等港股稀缺性資產,內資機構端資金流入港股仍有增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