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1 18:46
一如既往,張坤在季報中仍鮮明表態:並不認同對國內需求和經濟的悲觀預期。
截至二季度末,張坤旗下4只產品在管規模合計550.47億元,較一季度末608.22億元,縮減57.75億元,減幅9.5%。除了易方達亞洲精選規模環比增長1.3%,其余3只產品規模均有不同程度減幅。
據季報,易方達優質精選(QDII)、易方達亞洲精選、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的二季度收益率分別為-7.07%、8.79%、-7.15%、-5.64%,均低於同期業績比較基準。
較一季度末,洋河股份已退出易方達優質精選(QDII)、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十大重倉股,該股此前就不在易方達亞洲精選十大重倉股之列。值得注意的是,洋河股份一季度營收110.66億元,同比下滑超30%,扣非淨利潤36.17億元,同比下滑超40%。
就在二季度,旅遊行業相關個股華住集團-S、攜程集團-S分別新進易方達優質精選(QDII)、易方達亞洲精選十大重倉股行列,京東健康新進易方達藍籌精選、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十大重倉股。
比之一季度末,除了易方達優質精選(QDII)二季度微幅提升了港股的配置比例,其余3只產品披露的港股配置比例均環比下滑。就易方達亞洲精選而言,除了港股資產,美股配置比例也出現環比下滑,對韓國、中國臺灣的配置比例有所提升。
在張坤的理解中,由於投資久期的不同,投資者在同一個公司上做出相反的判斷十分正常。
從長期投資者的維度,張坤首先認為悲觀預期會在某個時刻被打破,一個標誌是長期國債收益率不再維持在與經濟發展前景不匹配的低水平,雖然難以判斷具體的時點,但是投資上判斷什麼發生比判斷什麼時候發生要重要得多。此外,張坤將不斷審視組合中公司的競爭力在經濟下行期是否得以鞏固甚至增強,在未來經濟好轉時能否獲得更強的競爭地位。
總體來看,張坤認為持倉公司的估值已經反映了未來盈利下滑甚至大幅下滑的預期,低估值疊加可觀的股東回報的保護,對長期投資者來説是很有吸引力的。
洋河股份已退出3只產品重倉股名單
截至二季度末,易方達優質精選(QDII)前十大重倉股依次為:騰訊控股、五糧液、瀘州老窖、貴州茅臺、山西汾酒、阿里巴巴-W、攜程集團-S、華住集團-S、順豐控股、普拉達,持倉佔比合計79.93%;較一季度末,華住集團-S新進該產品十大重倉股,洋河股份退出該行列。
據二季報,易方達優質精選(QDII)投向中國、中國香港的資產佔比分別為47.07%、46.08%;截至一季度末,該產品投向中國、中國香港的資產佔比分別為48.95%、45.49%。以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來看,二季報披露的前三大重倉行業依次為:必需消費品、非必需消費品、電信服務,配置佔比分別為41.73%、29.9%、14.3%。
截至二季度末,易方達亞洲精選十大重倉股依次為:SK Hynix 、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臺積電、中國海洋石油、阿斯麥、攜程集團-S、華住集團-S、微軟、SamsungElectronics,持倉佔比合計77.22%;較一季度末,攜程集團-S、微軟新進該產品十大重倉股,富途控股、普拉達退出該行列。
易方達亞洲精選投向中國香港、美國、韓國、中國臺灣的資產佔比分別為47.57%、28.18%、16.03%、1.84%;另外,該產品三大重倉行業依次為:信息技術、非必需消費品、電信服務,配置佔比分別為44.01%、29.74%、9.38%。
截至一季度末,該產品投向中國香港、美國、韓國、中國臺灣的資產佔比分別為46.48%、34.07%、12.43%、1.42%。
截至二季度末,易方達藍籌精選十大重倉股依次為:騰訊控股、五糧液 、瀘州老窖、貴州茅臺、山西汾酒、阿里巴巴-W、京東健康、百勝中國、中國海洋石油、順豐控股,持倉佔比合計83.85%。較一季度末,京東健康、順豐控股新進該產品十大重倉股,洋河股份、美團-W退出該行列。
另外,該產品通過港股通投向港股的總市值為152.1億元,佔淨值比例43.53%,配置佔比排名前三的行業依次為非必需消費品、電信服務、必需消費品;據一季報,該產品通過港股通交易機制投資的港股市值為182.32億元,佔淨值比為46.86%。
截至二季度末,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十大重倉股依次為:騰訊控股、五糧液、瀘州老窖、貴州茅臺、京東健康、山西汾酒 、阿里巴巴-W、招商銀行、百勝中國、中國海洋石油,持倉佔比合計86.68%;較一季度末,京東健康新進該產品十大重倉股,洋河股份退出該行列。
該產品投向港股的總市值為16.8億元,佔淨值比例43.06%,配置佔比排名前三的行業也依次為非必需消費品、電信服務、必需消費品;據一季報,該產品通過港股通投資的港股市值為19.62億元,佔淨值比例44.93%。
張坤:並不認同對國內需求和經濟的悲觀預期
季報顯示,這4只產品在二季度股票倉位基本穩定,易方達亞洲精選調整了科技和金融等行業的結構,其余3只產品調整了消費和科技等行業的結構。個股方面,張坤錶示仍然持有商業模式出色、行業格局清晰、競爭力強的優質公司。
張坤在季報中指出,進入二季度以來,主要一二線城市的二手房價格再次下行,至近 5 年的最低水平,房地產行業的下行壓力依然較大;CPI 方面,從 2 月到 5 月連續四個月為負,物價仍面臨較大的向下壓力;股票市場方面,二季度分化明顯,軍工、銀行、通信等行業表現較好,而食品飲料、家電、鋼鐵等行業表現相對落后。
在他看來,地產價格的持續下行和物價指數為負是投資者對國內需求信心不足的核心原因。且GDP平減指數近兩年持續為負,投資者將目前的狀況線性外推為中期甚至長期不變,因此長期國債的利率維持在與經濟發展潛力不匹配的很低水平,權益投資者偏好類國債的或外需為主的資產。
張坤並不認同對國內需求和經濟的悲觀預期,我國的人均GDP仍然是發展中國家水平,離中等發達國家尚有差距,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相比發達國家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他直言,只要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力量和個體的主觀能動性,疊加科技進步,有望帶來經濟的持續增長,繼續向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2035 年人均 GDP 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邁近,經濟發展的成果也終將反映到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持續提升,進而反映到優質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