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1 16:20
(來源:中國水運網)
轉自:中國水運網
位於京津冀——長三角主軸上的濟南、臨沂,是山東省會經濟圈和魯南經濟圈的核心城市。自2022年成功聯合申報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以來,兩地以「雙城協同、優勢互補」為核心,不斷完善聯合工作機制,聚焦基礎設施硬聯通、加快建成綜合貨運樞紐集羣,聚焦規則服務軟聯通、推進信息互聯共享,聚焦一體化運營機制、服務產業鏈供應鏈延伸,推動綜合貨運樞紐體系全面升級,成為城市羣聯動發展的標杆。
軟硬兼施推動樞紐聯動升級
3年來,在中央獎補資金的帶動下,山東省級統籌資金6億元、市級自籌資金54億元,央地形成合力,目前累計完成有效投資245億元,建成綜合貨運樞紐298萬平方米,建設集疏運鐵路49公里、公路超過100公里。濟南、臨沂充分發揮濟南鐵路干線網絡和臨沂貨源組織、公路網絡的運輸組合優勢,統籌佈局董家鐵路物流樞紐、濟南空港、臨沂國際陸港、臨沂疏港綜合貨運樞紐等11個綜合貨運樞紐集羣。
其中,濟南董家鐵路物流樞紐、小清河濟南港綜合貨運樞紐等15個樞紐項目位於濟南「四港三區」內,融合了鐵公水空多種運輸方式,並實現了通江達海;臨沂建成了臨港疏港鐵路工程、山鋼永鋒臨港鐵路物流園支線永鋒專用線等鐵路專用線,有效串聯30多家不鏽鋼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供應鏈集成效應凸顯。
此外,山東航空將自有飛機改裝投入貨機運力,逐步建立737-800BCF全貨機機隊,開通「濟南—多哈—倫敦」等多條全貨機航線,強大的載貨能力配合卡車航班規模化運輸優勢,實現資源高效配置。
互聯互通打造沿黃流域開放門户
以樞紐建設為引領、通道互聯為紐帶,濟南、臨沂兩市不斷在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高效銜接上做文章,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
在濟南董家鎮站,列車裝載着即將出口的家用電器、激光切割機等貨物,正在進行發車前的查驗工作;在臨沂濟鐵物流園,一列運送哈薩克斯坦進口大麥的列車正在接受抽檢……中歐班列齊魯號把天南地北的食材,做成了方便快捷的「物流盛宴」,實現低成本、高效率。
濟南董家鐵路貨運中心作為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和山東省重要的多式聯運綜合物流樞紐,與鄭州、西安、蘭州等34個山東港口內陸港跨區域協作,創新內陸港用箱還箱模式,實現出口貨物內陸申報、班列直運、原箱上船,為貨物「一箱制」出海提供便利。自2020年3月開辦貨運業務以來,貨運量連年攀升,2024年共發運1029列、較2021年增長34%,連續5年穩居山東省首位,覆蓋20個國家40余個城市。小清河與京杭運河通過多式聯運、全程物流等方式,構建了「京清運河物流大通道」。
臨沂濟鐵物流園順和物聯公鐵聯運項目聚合1000公里以上的零擔專線企業及貨源,通過「上門取送貨+集散分撥+鐵路干線運輸」模式,實現「一次託運、一次計費、一份單證、一次保險」,推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
優勢互補拓展物流開放格局
濟南、臨沂緊緊抓住補鏈強鏈建設機遇,全力打造「一個城市羣」貨運體系,充分釋放「1+1>2」的協同效應。
在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上,濟南郭家溝至大石家鐵路連接線、臨沂疏港鐵路等鐵路專用線的建設穩步推進,為打通濟南至臨沂的物流大通道,進而聯通東部沿海、成渝地區、粵港澳大灣區以及西部地區提供了有力支撐,極大地拓展了兩地的物流輻射範圍。
濟臨重點項目實現了共建共享共用。依託「齊魯號」運營平臺,中歐班列濟南、臨沂集結中心實行統一調度運營,成功暢通了「1+6」省會經濟圈「零散集結,整列始發」的區域一體化合作模式。利用「陸海通」平臺加強濟南董家鎮和臨沂濟鐵物流園內陸港的共享共用,並與青島港、日照港互聯互通,構建形成暢通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物流通道,有力帶動物流資源集聚,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此外,兩地深入探索實施「濟南總部+臨沂生產」的創新合作模式,引導濟南蓋世智慧供應鏈樞紐等企業在濟臨經濟協作區設立分廠或合作機構,不僅促進了產業的合理佈局與協同發展,還積極打造濟南臨沂新能源貨運專線,推動貨運行業向綠色低碳轉型。
雲程發軔,逾山越海不以為遠。今后,濟南、臨沂兩地將繼續發力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並充分發揮與青島陸海聯動的優勢,完善濟青臨城市羣綜合貨運樞紐體系,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