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1 10:40
光明網訊(記者 趙艷艷 實習生 李瑞樂) 「可以買貴的,但不能買貴了!」這句話體現了當下年輕人的消費準則:「質價比」與「情感價值」的平衡成為消費者看重的因素。對高品質的追求促使電商行業從「流量紅利期」進入「生態競爭期」,商家紛紛向高品質、高附加值轉型。
在廣州一家中型製衣廠的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反覆調試防曬衣帽檐的熱熔膠厚度。「我們做的帽子是用熱熔膠粘加膜再加一層布做的,光帽檐長短的設計就改版了好多次,綜合算下來一件成本大概40元。」老闆指着樣品介紹。這批採用定製拉鍊和防褪色硅膠logo的錦綸防曬衣,在拼多多平臺累計銷售已超500萬件。一件小小的防曬衣背后,正是「千億扶持計劃」惠及商家的縮影。
讓利惠商 防曬爆品背后的多方共贏
以該廠一款定價66元的防曬衣為例,通過平臺專項補貼,消費者能以低於50元的價格買入,而差價由平臺承擔補給商家,確保了工廠的利潤空間,實現了一舉多贏。不同於之前的百億補貼,「千億扶持計劃」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入資金、流量等資源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全力構建用户、商家及平臺多方共贏的商業生態。
「我們目前成交老買家的佔比是19.64%。因為只有黑標品牌才能參加百億補貼,所以我們商家自身要努力做好產品,平臺纔會給大量的流量,幫助我們節省推廣費用、帶動銷量增長。」該工廠的運營工作人員表示。
近幾年,面對防曬服飾市場的井噴式增長和海量用户需求的現實,眾多品牌商家紛紛入局,把銷售類別擴展到防曬傘、防曬口罩、防曬袖套等各類防曬配件上,賣出多件爆款單品。其中,江西某防曬傘工廠的防曬傘僅售價十幾元,但防曬質量一分不減。農村草根出身的老闆透露,自己初次在平臺開店時「只需交500元押金,而且平臺還送200元的推廣費」,大大降低了開店成本。現在其防曬傘銷量的90%都來自拼多多,不僅自己賺了錢,還帶動了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加碼千億 助推新質商家高速發展
電商平臺到底應該扶持什麼樣的商家?又應該如何扶持這些商家?
具體而言,「千億扶持計劃」的核心扶持對象聚焦於新質商家,通過資金、流量、資源等多方面賦能。在資金上,平臺通過減免交易手續費、提供營銷補貼等方式,為商家提供資金支持;在流量上,平臺通過算法優化和個性化推薦等方式,為商家提供更多曝光機會和流量支持;在資源上,平臺則通過提供數據分析、供應鏈優化等全方位的支持,幫助商家提升運營效率。正如拼多多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的話,平臺此次是「做好了犧牲短期利潤,長期投入的準備」。「千億扶持計劃」一方面會幫助商家減輕經營負擔,如降低店鋪保證金、技術服務費,返還推廣軟件服務費等,讓商家更好地發展;另一方面則是助力商家轉型升級,開拓市場增量,提升競爭力。
不止防曬行業,這樣的案例,正在全國上千個產業帶複製創新。在農業領域,「新質供給」計劃和「多多好特產」等項目,正深入全國主要農牧產區,探索農貨上行新模式。以參與「多多好特產」專項活動的內蒙古商家為例。走進工廠,13道嚴苛工序構成的全封閉流水線令人驚歎——從切肉剔筋到風乾成品,全程耗時約7天。得益於平臺「千億扶持計劃」的支持,該品牌牛肉乾連續12個月位居同類目銷量前列。平臺不僅給予每單2-5元官方補貼,更免除偏遠地區中轉費,讓內蒙古草原的美味直達全國餐桌。如今,該企業在旺季創造60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牧民增收超千萬元。
這種模式在江蘇東海的穿戴甲工廠中更為顯著。95后創業者顧女士的線下工廠有200多名工人,其中70%以上的員工是縣域婦女,讓其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千億扶持計劃」降低了商家的運營成本,使其能專注於提供高性價比產品。如今該店鋪日均推出5-8款新品,設計效率的提升保障了美甲師的穩定收入,真正實現「減負擔、提品質、促消費」的良性循環。
響應政策 平臺轉型帶動就業民生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平臺企業在創造就業、拓展消費、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2025年5月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首次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法律,並明確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千億扶持計劃」正是對國家戰略的生動詮釋。
廣闊的電商平臺既匯聚了千萬中小微企業,也關聯着眾多勞動者。3月至今,拼多多「新質供給」專項團隊先后深入涇縣宣紙、永康廚具、温州女鞋、深圳數碼、新安跑鞋、晉江運動等產業一線,對各地的商家展開產品、技術、運營、營銷、倉儲、物流等全方位扶持,極大地激發了各地的產業活力,促進了穩崗就業,為產業帶的新質轉型創造了新動能。此外,「千億扶持計劃」出臺后,平臺開啟了新一輪平臺費率減免,大幅下調了「百億補貼」技術服務費和多個類目的店鋪保證金,普遍降幅超過50%,最高超過90%。這種讓渡平臺部分短期利益,換取商家生態的繁榮和用户口碑沉澱的長遠行為,凸顯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格局意識。
從內蒙古的牛肉乾裝車發貨,到東海婦女手中的甲片設計出款,再到廣州製衣廠對新款服飾的反覆測試,這些場景不僅是企業活力的微觀體現,也反映了市場主體通過提質增效迴應消費需求的積極探索。「千億扶持計劃」如同一條堅韌的紐帶,將政策紅利轉化為千萬勞動者的獲得感。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也提出,從「百億減免」到「電商西進」再到「千億扶持」,拼多多將對商家的扶持從「成本端減免」拓展到「能力端賦能」,既是平臺自身從交易中介向產業組織者的升級,也帶動了行業從「規模擴張」到「質量驅動」的戰略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