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亞電科技IPO高薪聘用韓籍研發人員,錢誠給好友「開后門」

2025-07-21 09:55

(來源:預審IPO)

/瑞財經 孫肅博

美東時間7月9日,英偉達(Nasdaq:NVDA)市值衝破四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資本市場史上首家達到這一規模的公司。

而與此同時,國內的資本市場也在見證半導體公司的IPO狂歡。屹唐股份(688729.SH)正式在科創板上市,亞電科技、優迅股份、視涯科技、大普微、納芯微、粵芯半導體等超10家公司的IPO申請獲得受理。同時,豪威集團、雲英谷等多家企業也正加速推進港股上市計劃。

在眾多遞表的半導體行業相關公司中,亞電科技是唯一一家濕法清洗設備供應商。據瞭解,半導體晶圓製造是在微觀尺度上實現複雜結構的尖端工藝,各工序中產生的納米級污染物需要通過濕法清洗精準去除。而作為貫穿前道製造的核心環節,濕法清洗可以直接影響晶圓表面的完整性、純淨度及后續製造良率。

從招股書中可以發現,截至目前,亞電科技的客户已覆蓋芯聯集成時代電氣比亞迪華潤微三安光電、青島芯恩、卓勝微華虹公司隆基綠能等企業,已成為多家客户首臺濕法清洗設備國產供應商。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2024年,亞電科技的前五大客户銷售金額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4.80%、76.59%和76.25%,存在客户集中度較高的風險。亞電科技坦言,公司客户集中度較高可能會削弱公司的議價能力

01

股權激勵平臺有外人

作為一家立足於技術創新前沿的企業,亞電科技對於研發人才的投入上從不手軟。

瑞財經《預審IPO》注意到,2024年度,亞電科技的技術研究中心軟件處經理童建、HUR HYUN JIN的薪酬分別為50.22萬元、185.78萬元,而作為公司董事長的錢誠只拿到42.24萬元在亞電科技公司全部董、監、高及核心技術人員中,HUR HYUN JIN領取的薪酬是最高的。

根據招股書,HUR HYUN JIN系韓國籍人士,畢業於韓國全北大學研究科學專業,擁有21年的軟件開發設計行業經驗。2020年11月,他正式入職亞電科技,現任技術研究中心軟件處經理。在此之前,他曾任Winsoft公司PC軟件經理。

亞電科技在招股書中提到,HUR HYUN JIN專注於半導體清洗設備智能化控制系統的技術攻關,其開發的軟件系統已經搭載於公司產品並導入客户產線,實現了公司PC軟件的自主化。不過,與公司其他幾位核心技術人員相比,亞電科技並未披露是否從HUR HYUN JIN處獲得授權專利。

亞電科技在招股書中提到,「2022年度公司持續投入12英寸單片清洗系統項目研發,相關外籍研發人員薪酬水平較高」

此外,瑞財經《預審IPO》還注意到,2023年,出於發展戰略及管理因素,亞電科技將外籍研發人員引入國內,部分人員出於個人原因離職

而正是2023年7月,HUR HYUN JIN獲得了公司的股權激勵。彼時,錢誠向激勵對象轉讓了其持有的員工持股平臺亞電天宮出資份額。截至此次遞表前,HUR HYUN JIN持有亞電天宮0.50%的份額,間接持有亞電科技0.02%的股份。若亞電科技能順利上市,其間接持有的股份比例價值約為67.84萬元。

瑞財經《預審IPO》穿透招股書發現,自2019年3月成立后直至此次遞表前,亞電科技共進行了8次股權激勵,最后一次股權激勵發生在2025年1月。

2020年4月,公司成立一年后,亞電科技首次實施了股權激勵,新設持股平臺亞凱合夥並以2.97元/股的價格向公司增資。彼時,亞電科技的股份公允價值為5.84元/股。

而亞電科技的第二次股權激勵,實際上是外部投資人向創始人錢誠進行的。2020年8月,錢誠通過新設立的持股平臺「止於至善」,受讓了外部投資機構高投毅達、毅達高新所持有的亞電科技股權。彼時,亞電科技的股份公允價值仍為5.84元/股,但此次股權激勵的授予價格卻低至1元/股,較四個月前實施的首次股權激勵價格折讓了約66%

此后分別於2021年2月、2022年1月、2022年3月、2023年7月、2023年12月及2025年1月,亞電科技依次進行了股權激勵,亞喆合夥、亞璟三期、亞思四期、亞電天宮、亞電天問等持股平臺相繼被設立。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中,亞電科技將亞凱合夥、止於至善、亞喆合夥、亞璟三期、亞研三期、亞思四期、亞電天宮、亞電天問均稱為「員工持股平臺」,但瑞財經《預審IPO》從這些持股平臺中卻發現了亞電科技在職員工以外的人

具體來看,亞電天問的有限合夥人成曉華系亞電科技實際控制人錢誠的好友,王徵系亞電科技的外部顧問,梁朵系亞電科技已離職員工。其中,成曉華持有份額12.5%,僅次於錢誠,高於其他公司員工。

亞凱合夥的有限合夥人葉文華系亞電科技實際控制人錢誠的好友,因看好公司發展投資入股,目前葉文華持有份額48.58%,大幅高於公司在職員工。

亞喆合夥的有限合夥人嚴文波系亞電科技已離職員工;亞璟三期的有限合夥人梁朵、嚴文波均系亞電科技已離職員工

更值得一提的是,成曉華擔任有限合夥人的亞電天問在2022年3月獲得股權激勵時,授予價格僅1元/股,較2022年1月亞電科技向亞璟三期、亞研三期實施股權激勵時的授予價格折讓了93%

因實施股權激勵,亞電科技於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確認的股份支付費用分別為1,489.06萬元、649.75萬元和930.1萬元。同期,其淨利潤分別為-9,399.02萬元、1,036.80萬元、8,512.05萬元

亞電科技表示,實施股權激勵對公司淨利潤有一定程度影響,但不影響公司現金流,未對公司財務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亞喆合夥、亞璟三期、亞研三期、亞思四期的實控人均為亞電科技實控人錢誠的小舅子杜建生。此外,杜建生還是亞電科技外部投資人持股平臺亞燊合夥的實控人。不過,杜建生並不是亞電科技董、監、高及核心技術人員,僅為公司員工。

遞表前,亞燊合夥、亞喆合夥、亞璟三期、亞研三期、亞思四期合計持有亞電科技4.52%的股份。2024年3月,杜建生、亞燊合夥、亞喆合夥、亞璟三期、亞研三期、亞思四期與錢誠簽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約定直至亞電科技上市之日后36個月內與錢誠保持一致行動關係,系錢誠的一致行動人。

作為亞電科技的實控人,錢誠直接持有公司22.59%的股份,並通過全資控股的無錫亞騰擔任亞電合夥的執行事務合夥人從而控制亞電合夥所持公司14.89%股份的表決權,通過全資控股的無錫亞騰擔任止於至善的執行事務合夥人從而控制止於至善所持公司3.81%股份的表決權,合計控制公司41.29%股份的表決權

02

前副董事長遞表前低價轉股

事實上,與公司領着最高薪酬的HUR HYUN JIN相比,錢誠本人也是技術出身,本科畢業於東南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后先后在SK海力士、英特爾做過工程師,履歷看起來比HUR HYUN JIN更漂亮。

2013年1月,從英特爾辭職一年后,錢誠正式開始了創業之路,成立了無錫施羅森科技有限公司,業務覆蓋半導體、FPD、通用零部件、水處理化學品等。2017年5月,錢誠又成立了亞電智能,專注半導體設備的研發及製造業務。

招股書顯示,亞電科技是2019年3月由亞電企業管理(無錫)有限公司(以下稱「亞電企業管理」)全資成立的。根據天眼查,亞電企業管理彼時的股東為錢誠及其和妻子杜娟當時共同持股的亞電合夥。

2019年5月,亞電合夥迎來了一位新的合夥人——黃寶生,亞電科技在招股書中將其稱為「公司成立早期的個人投資者」自2019年4月至2023年11月期間,他一直擔任亞電科技副董事長,目前未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從招股書披露的信息來看,與黃寶生相關聯的企業包括上海申進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申進建築勞務有限公司、江蘇天衡防雷科技有限公司、無錫亞碩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泰州科源建材開發有限公司,業務範疇多與建築施工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也就是亞電科技此次遞表前半年,黃寶生因自身資金需要,分別向毅達資本旗下的毅達鼎祺、融實毅達及江蘇廣電參投的數智產投合計轉讓了200萬股亞電科技股份,套現4200萬元

瑞財經《預審IPO》注意到,黃寶生此次轉股套現的價格為21元/股,與亞電科技最近一次外部投資人的增資價格37.31元/股相比,折讓了約43.71%

截至遞表前,黃寶生仍直接持有亞電科技4.76%的股份,並通過亞電合夥間接持有亞電科技1.79%的股份,合計持有亞電科技6.55%的股份。若亞電科技順利上市,其所持股份的價格約為1.87億元。

除了錢誠、黃寶生及員工持股平臺亞電合夥、止於至善外,遞表前亞電科技的前十大股東包括毅達資本旗下的毅達高新及高投毅達、高榕創投旗下的高榕康騰、SK海力士參投的君海榮芯、寶鼎投資參投的井岡山芯利、博時基金及招商證券共同參投的博資同澤,持股比例分別為6.23%、3.12%、4.87%、3.61%、3.39%、3.05%

03

扭虧后淨利激增

瑞財經《預審IPO》注意到,直到2023年亞電科技的業績才實現扭虧。2022年-2024年(以下稱「報告期」),亞電科技分別實現營收1.21億元、4.42億元及5.8億元,扣非歸母淨利分別為-8,101.27萬元、327.38萬元、8,252.34萬元

可以看到,2023年及2024年,亞電科技的營收分別同比增長了265.89%、31.39%,扣非歸母淨利分別同比增長了104.04%、2420.74%。2024年,雖然營收增速有所放緩,但扣非歸母淨利激增了24倍

研發投入較大的確是影響亞電科技業績的原因之一。2022年-2024年,亞電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5,737.37萬元、4,429.20萬元及4,433.38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47.52%、10.03%和7.64%2022年至2024年,亞電科技累計研發投入約為1.46億元,佔累計營業收入比例為12.77%。

不過,亞電科技的研發費用中,佔比最高的一項支出為職工薪酬,各期分別為2,611.29萬元、2,120.36萬元及3,012.82萬元。而直接投入方面,各期分別花費2,602.65萬元、1,807.07萬元及834.5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亞電科技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時,截至股改基準日2023年7月31日,公司存在着累計未彌補虧損,未分配利潤(母公司口徑)金額約為-1.73億元。

對此,亞電科技稱,因公司前期的研發投入、運營、股權激勵產生的成本費用金額較大,才導致截至股改基準日時未分配利潤為負

亞電科技同時提示風險,若未來公司產品收入、盈利能力持續下降,或遭受其他不可預期的風險,則可能導致持續虧損,出現未分配利潤為負的風險。

04

近三成收入來自隆基綠能

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內,亞電科技的濕法清洗設備主要應用於半導體及光伏製造領域。各期,亞電科技的濕法清洗設備收入分別為9,064.64萬元、4.37億元、5.62億元,分別佔總收入的75.15%、99.04%、97.12%

在硅基半導體槽式清洗設備領域,亞電科技位居國產品牌前列。報告期內,亞電科技硅基半導體專用設備的銷售收入分別為8,564.64萬元、2.01億元及2.86億元,呈持續增長趨勢。

在化合物半導體領域,亞電科技的下游客户羣體主要包括三安光電、比亞迪、客户A等。2023年度及2024年度,主要受下游碳化硅材料、晶圓製造產業發展驅動,亞電科技化合物半導體專用設備分別實現銷售收入1.29億元、1.18億元2024年的收入同比減少了8.53%

在光伏領域,亞電科技的下游客户羣體主要包括隆基綠能等。憑藉在TOPCon、BC等光伏製造工藝路線上的技術優勢,報告期內,亞電科技光伏專用設備分別實現銷售收入500萬元、1.06億元和1.58億元,呈高速增長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各期,亞電科技的前五大客户銷售金額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4.80%、76.59%和76.25%,客户集中度較高。

對此,亞電科技解釋稱,公司下游客户屬於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呈現經營規模較大、數量較少的行業特徵。基於公司規模化能力、業務定位、技術及產業聚焦、客户拓展情況等因素,光伏濕法設備收入存在向單一客户集中的特點。

亞電科技坦言,「公司客户集中度較高,或削弱公司議價能力。」

招股書披露的客户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華潤微、芯聯集成和隆基綠能依次成為亞電科技各年度的第一大客户。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向隆基綠能的銷售金額高達1.64億元,創下了亞電科技近三年第一大客户銷售收入的最高紀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及2024年,亞電科技與前五大客户之一芯聯集成之間,存在商品銷售回款方與合同簽訂主體不一致的情形,回款金額分別為1,978.27萬元、875.61萬元,分別佔當期公司總收入的4.48%、1.51%。

亞電科技表示,公司客户通過第三方付款,主要原因為客户根據所屬集團要求通過集團內其他關聯方支付,該情況基於業務合作需求發生,具有必要性和商業合理性。

附:亞電科技上市發行中介機構清單

薦人、主承銷商: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發行人律師:國浩律師(南京)事務所

審計機構:中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

評估機構:天源資產評估有限公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