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1 10:30
【文/觀察者網 王一】距離美國擬對銅徵收新關税僅剩不到兩周,這個全球價值2500億美元的產業已因此陷入焦慮和不安。全球最大銅生產商智利國家銅業公司(Codelco)董事長馬克西莫·帕切科(Máximo Pacheco)抱怨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了銅關税卻沒有提供更多細節,這種不確定性很難管理,「我們並不完全理解美國試圖藉此達到什麼目的」。
特朗普本月早些時候宣佈,將自8月1日起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銅徵收50%的關税。然而,英國《金融時報》7月20日指出,白宮並未明確説明該關税是否適用於精煉銅、半成品銅製品還是銅礦石,這一模糊表述讓礦企和工業用户對關税的具體執行時間和範圍充滿疑問。
「我們的客户感到不安,他們需要搞清楚這一切最終會走向何方。」帕切科告訴英媒,自由貿易「對雙方都有價值」,智利也樂意向美國供應更多精煉銅來支持其製造業。
智利國家銅業公司董事長馬克西莫·帕切科 美媒
英國《經濟學人》17日報道稱,美國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銅消費國,但其產量僅佔全球供應量的5%,加工量僅佔3%。大約45%的美國需求由淨進口(一定時期內,如果進口數大於出口數為淨進口)滿足,這些進口主要以銅礦加工物為主。
而智利是美國精煉銅的主要供應國,佔美國精煉銅進口總量的逾60%。帕切科表示,「如果美國真的想要發展更多銅製品的製造業,那麼很顯然,他們將需要更多的電解銅板」。
《金融時報》分析指出,目前雖然美國有部分銅礦開採,但其國內冶煉能力有限,無法完全滿足消費需求。業內人士指出,建設新的冶煉廠通常需要數年時間,因此短期內美國難以用國產精煉銅取代進口。
報道稱,而徵稅威脅到來之際,全球銅行業已面臨供應增長乏力的困境,礦石品位下降和開發成本上升,導致新礦項目的推進愈發艱難。
「我們並不完全理解美國試圖通過這一聲明實現什麼目標。」帕切科吐槽道。美國市場約佔帕切科公司銅電解板銷量的11%。
《經濟學人》分析稱,特朗普的關税聲明已在市場上引發劇烈波動。美國未來銅供應的價格預計將飆升,而海外價格則出現下跌。自今年早些時候以來,這一價格分化趨勢持續擴大。
與此同時,新加坡大華銀行在報告中指出,由於美國企業爲了應對關税風險而大量囤貨,該國銅進口激增,導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庫存正在下降,市場出現「劇烈的波動和投機」。此前在特朗普宣佈銅關税兩天后,美國彭博社就注意到,這一消息帶來的銅價飆升正引發全行業搶運銅貨至美國的熱潮。急於趕在關税生效前完成運入的貿易商,正考慮將交貨地點轉向夏威夷和波多黎各,以縮短運輸時間。
美國本土擁有銅礦資產的企業正受益於價格上漲。全球礦業巨頭力拓集團(Rio Tinto)和佔美國國內銅產量60%的礦企自由港麥克莫蘭公司(Freeport-McMoRan)的股價雙雙走高。對於后者來説,50%的關税可能會給其帶來每年高達16億美元的暴利。
不過,《經濟學人》認為,高價對提升美國國內銅供應沒有多大幫助,至少在短期內不會。新挖掘礦山往往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時間,而且在美國建設一座銅礦山的成本約為海外的三倍。冶煉銅也同樣不容易,一座冶煉廠的建設成本約為30億美元,還需消耗大量的電力。業內高管普遍不願基於可能隨時被特朗普撤銷的關税政策,進行如此巨大的資本投入。
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可能會在關税正式生效前降低税率或為特定產品設置豁免,以減輕其影響。鑑於此前他在多項關税政策上「收回成命」,外媒有了這一猜測並因此戲稱其為「TACO交易」,即「特朗普總是臨陣退縮」(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首字母縮寫。
《金融時報》表示,一種可能性是,美國可能只對銅製半成品如電線、管材和銅帶徵收關税,而允許精煉銅繼續免加徵關税進口。
「如果銅關税正式生效,對數據中心和汽車行業等終端用户的連鎖衝擊將非常強烈。」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關鍵礦產安全項目主任格雷斯林·巴斯卡蘭(Gracelin Baskaran)警告稱,「一旦國內產業感受到關税的壓力,相關政策很可能會被重新審視,因為這威脅到美國的增長議程。」
《經濟學人》也持有這一觀點。該雜誌舉例稱,每輛汽車平均需用20公斤銅,電動車的用量更高;數據中心每兆瓦電力至少需要27噸銅,大型站點加起來接近3000噸。英偉達的熱門NVL72機架內部,連接108顆先進處理器所用的銅線總長度近2英里(1英里約等於1.61公里)。
「美國銅價大幅上漲可能令企業望而卻步,推迟或取消在美國建設工廠和數據中心的計劃,這將粉碎特朗普打造美國經濟偉業的宏圖。」《經濟學人》直言。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