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1 10:04
港股醫藥ETF(159718)下跌1.35%,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威高股份(01066)領漲1.92%,雲頂新耀(01952)上漲1.38%,聯邦制藥(03933)上漲1.10%;三生製藥(01530)領跌5.26%,微創醫療(00853)下跌4.48%,百濟神州(06160)下跌4.27%。
光大證券稱,創新葯板塊核心邏輯是中國創新葯管線出海進入加速兑現期,24年License-out交易81項、總金額450億美金,25年初至今交易43件、總金額已超460億美金;部分創新葯公司24年已實現盈虧平衡,部分龍頭有望在25-26年陸續實現盈虧平衡,短期1-2個月頭部公司中報收入及利潤延續超預期趨勢確定性強。化學制藥板塊多數企業已走出集採陣痛,24年約半數公司收入正增長,同時在進行創新轉型,優質品種引進或售出將帶來股價催化和價值重估機會。
港股醫藥ETF聚焦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覆蓋百濟神州、藥明生物、石藥集團、三生製藥等創新葯核心企業,極具前沿性和稀缺性,充分受益於全球創新葯研發紅利。政策紅利、出海「爆發」、盈利兑現,三力共振推動港股醫藥估值重塑,建議關注港股醫藥ETF(159718.SZ)及其聯接基金(A類:019598,C類:019599)。
光大證券分析指出,港股醫藥板塊當前整體估值水平仍具吸引力。橫向對比,其整體估值低於A股和美股醫藥板塊平均水平;縱向來看,自2017年至今,大部分子板塊估值處於歷史平均水位。具體子板塊估值如下:生物製品板塊DDM市盈率中值約37倍,化學制藥板塊市盈率約18倍,中藥板塊市盈率約11倍,器械和傳統醫療服務板塊市盈率分別約19倍和29倍。傳統big pharma類及醫療服務類公司的PE水平也基本處於歷史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