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1 08:01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轉自: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本報記者 於晗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批覆同意西班牙桑坦德銀行在深圳籌建分行,這是桑坦德銀行繼上海、北京之后在中國內地設立的第三家分行,也是其10年來首次在中國內地新增分行。
目前,深圳已經有來自全球35家外資銀行設立的5家法人銀行、33家分行和1家代表處,營業性機構總數38家,總資產超4000億元人民幣。無論是機構數量還是業務規模,深圳外資銀行均長期穩居國內城市前三。
在「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範等重大歷史機遇下,外資銀行持續加大在深佈局力度。深圳,正成為外資銀行展業興業的沃土。
外資金融機構扎堆深圳
據介紹,桑坦德銀行成立於1857年,是西班牙最大商業銀行,也是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業務覆蓋歐洲、拉丁美洲、美國和亞太地區。英國《銀行家》雜誌發佈的2025年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中,桑坦德銀行位列前20名,與摩根大通、花旗、匯豐等全球金融機構同列。
2008年,桑坦德銀行進入中國,先后於上海和北京建立分行。據該行有關人士透露,桑坦德銀行深圳分行未來將定位為「大灣區分行」,重點為西語國家公民和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同時為粵港澳大灣區企業開拓拉美市場提供金融支持。
「時隔10年,桑坦德銀行再次在華設立分行,傳遞出外資堅定看好中國經濟、看好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積極信號。」業內人士向《中國銀行保險報》記者表示。
一直以來,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金融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主動加大力度吸引外資,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特別是2018年以來,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先后出臺50多項對外開放措施,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在企業徵信、評級、支付等領域給予外資機構國民待遇,放寬對外資機構在資產規模、經營年限等股東資質方面的要求,大幅擴大其業務範圍,鼓勵支持外資機構參與新業務試點等。
今年2月,金融監管總局發佈《關於港澳銀行內地分行開辦銀行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外資銀行業務範圍進一步擴大。隨着一系列利好政策出臺,越來越多外資機構「加碼」中國,分享中國發展紅利。
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深圳是外資金融機構展業興業的熱門目的地。1982年,南洋商業銀行在深圳設立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內地第一家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此后,花旗、匯豐、渣打等跨國銀行將內地第一家分行設在深圳。2004年,深圳率先落實CEPA協議,引進3家港資銀行。2007年,永亨、大新、中信嘉華等銀行在轉製法人時,紛紛選擇將深圳作為總部註冊地。2010年,兩岸簽署ECFA協議,臺資銀行開始進駐深圳。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多家外資分行和玉山、開泰銀行在華法人總部陸續落户深圳。
「近年來,在‘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範等重大歷史機遇下,外資銀行持續加大在深佈局力度。開泰銀行、招商永隆銀行、中信銀行國際、華僑銀行在深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星展銀行先后3次投資增持深圳農商行,大新銀行設立全國首家‘雙牌照’銀行。外資銀行以實際行動彰顯了對深圳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深圳金融監管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優沃土壤」提振外資信心
近年來,外資銀行發揮境內外聯動優勢,帶動深圳金融業的管理進步和技術創新,有力助推了深圳金融業對外高水平開放,促進了深圳經濟社會發展。
「跨境理財通」落地以來,大新、東亞、恆生、匯豐、南洋商業、星展、渣打、華僑、富邦華一等9家在深銀行參加「跨境理財通」試點,為大灣區居民提供便捷的跨境投資渠道,滿足區內居民廣泛多元的財富管理需求。截至2024年末,資金跨境匯劃累計超16億元,佔大灣區外資銀行總額近八成。
與此同時,外資銀行積極發揮槓桿作用,撬動集團在全球範圍內的金融資源,為中資企業在海外展業提供授信、發債、結算、現金管理、風險管理等一攬子金融服務。匯豐銀行攜手阿里巴巴國際站,推出中小企業出海專項服務;三井住友銀行聯動越南VPBank,協助某汽車集團開拓越南新能源汽車市場;開泰、大華、華僑等銀行提供東南亞小幣種的直接匯兌、融資和套保等服務,支持企業在東盟地區拓展業務。
「除了得益於深圳獨特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外,外資銀行在深圳蓬勃發展,還離不開深圳一流的營商環境。」深圳商務局有關人士介紹,目前,深圳成功入選國家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連續4年獲評全國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2024年,深圳新設外資企業9738家,同比增長21.7%,數量位列全國大中城市第一。同年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5萬億元、進出口總額4.50萬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萬億元、固投規模超1萬億元,高質量的經濟發展為外資銀行來深展業興業提供了廣闊的合作空間。
去年5月,深圳出臺《進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資實施辦法》。今年,又陸續推出《深圳市2025年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2025年深圳商務投促領域支持政策要點》等。不斷升級的政策「大禮包」,持續為外資企業提振信心。
外資銀行「用腳投票」來深設立機構,是中國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個縮影。展望未來,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金融業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改變,構建互利共贏金融發展格局的決心不會改變。深圳這座城市,也將始終敞開懷抱,以最大誠意、最優政策和最好服務,打造最佳金融發展環境,成為全球金融機構展業興業的沃土。
「雙區」: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確立了深圳「核心引擎」地位;2019年8月《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佈,標誌着深圳迎來了建設先行示範區的重大歷史機遇。
「雙改」: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區改革開放,均為中央賦予深圳的重大改革戰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