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祝義財的千億帝國崩塌與800億重整豪賭   雨潤系兩上市公司三連虧艱難求生

2025-07-21 06:31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實習生 賴海軍

一次收三年租金的投訴,引發市場對祝義財破產重整業績對賭的擔憂。

據媒體報道,近期,有成都濛陽批發市場的水果批發商户投訴,市場攤位租金由一年一交變更為一次交三年,商户倍感壓力。

成都濛陽批發市場水果批發市場由雨潤集團等投資管理。一次性交三年租金,或折射出雨潤集團破產重整的首次業績對賭壓力。

雨潤集團由祝義財創立。從水產小販起家,轉身肉製品行業,收購、兼併、重組……大搞「蛇吞象」資本遊戲,祝義財很快晉升爲肉製品大亨,形成了中國「南雨潤、北雙匯」的肉製品市場格局。

2003年至2005年,祝義財蟬聯江蘇首富,隨即通過運作,手握中央商場(600280.SH)、雨潤食品(01068.HK)兩家雨潤繫上市公司。

2013年,祝義財曾豪氣表示,2015年,雨潤集團要衝擊世界500強。

然而,2015年,祝義財迎來的不是世界500強,而是被檢察機關監視居住。

激進擴張的雨潤集團危機隨即爆發,祝義財建造的雨潤系高樓崩塌。2022年,經法院裁定,雨潤集團實施800億元的破產重整。

祝義財對賭重整,最終能否順利過關存在變數。過去三年,雨潤系兩家上市公司仍然未能扭虧為盈。

千億雨潤帝國坍塌

曾經的江蘇首富祝義財締造了一段傳奇,但傳奇已經落幕。

出生於安徽桐城,1989年從合肥工業大學畢業進入安徽交通廳下屬海運公司端起鐵飯碗,但祝義財不安於現狀。1990年,祝義財下海經商,從水產品小販起家,從廣州販回一批水產到安徽賣。有消息稱,那一年,祝義財的第一桶金就賺了近500萬元。

1992年,祝義財意外轉向,進軍肉製品領域。他掏出全部身家,再從銀行貸款近300萬元,從國外引進全套低温肉製品設備,做肉製品生意火力全開。

1993年,祝義財遷址南京,成立南京雨潤食品公司。

祝義財的成名,與膽大有關。1996年,祝義財收購了南京罐頭廠,500萬元的民企收購總資產7000萬元的國企,他因此成為江蘇乃至全國首個收購國企的民營企業家,引發了一時轟動。

首次嚐到了豪購甜頭的祝義財如法炮製,隨后幾年,相繼在江蘇連雲港、安徽阜陽等地上演「蛇吞象」的資本遊戲。

系列併購重組,祝義財的雨潤集團快速崛起。2001年,旗下公司年銷售額達34億元,產品覆蓋全國180個大中城市,市佔率達三成,創造了讓人吃驚的雨潤神話,「南雨潤、北雙匯」市場格局因此形成。

2002年開始,祝義財涉足資本市場。他收購港股公司東成控股(后改名中國電力新能源),搭股改便車舉牌A股公司南京中商(后改名中央商場)。

2005年3月,祝義財與高盛、鼎暉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基金(GIC)進行對賭,三家資本合計向雨潤食品投資約7000萬美元。半年后,雨潤食品登陸港股市場。2006年,祝義財拿下了中央商場。

2003年至2005年,祝義財蟬聯江蘇首富。

頻頻資本運作成功,讓祝義財更加自信,產業版圖也因此越來越大。除了食品和商場外,祝義財還涉足地產、物流、旅遊、建築、文化、金融等多個產業領域,千億雨潤帝國快速建成。

2013年,祝義財放言,2015年,雨潤集團要躋身世界500強。

然而,2015年,迎接祝義財的不是世界500強,而是滑鐵盧。祝義財被檢察機關監視居住,直到2019年初纔回到家中。

1400多天的羈押生活結束,祝義財平安了,但他搭建的雨潤帝國塌了。

看得見的危機是,2015年,祝義財所持中央商場4.77億股股票被凍結,2018年,雨潤食品未償還的銀行貸款及其他貸款為73.28億港元。2019年底,雨潤食品資產負債率113.60%,已經資不抵債。

豪賭重整面臨首次考驗

千億雨潤帝國坍塌,祝義財試圖借司法重整鳳凰涅槃。

據披露,雨潤系482家公司,資產估值總額1273.04億元,負債總額為1178.51億元。

歷時一年多,2022年1月28日,雨潤集團重整方案落地,南京雨潤等44家公司重整方案以99.72%的高票率獲得債權人表決通過,此前的2021年12月31日,雨潤控股等78家公司重組方案也由法院裁定通過。

根據重整方案,逾800億元債務將以階梯式償債分層次解決。具體而言,30萬元以下一年內一次性現金清償完畢;30萬—300萬元五年內現金清償完畢,即留債分期清償;300萬元以上按每股17.8元價格進行以股抵債清償。

以股抵債方案,是建立證券化平臺雨潤精選。該平臺整合44家公司重整案及78家公司重整案中的食品及農產品物流業務,包括飼料、生豬養殖、屠宰加工、深加工、農批市場、生物科技、禽類產業、畜類產業等八大細分業務。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江蘇省分公司作為新平臺的戰略投資人出資30億元(持股比例7%),為雨潤恢復元氣提供支持。新平臺的其他股東還包括:祝義財實際控股的雨潤控股和地華實業持股33%,以股抵債債權人共計持股37.29%,以及一號和二號專項有限合夥分別持股7.15%和15.56%。

此次重組,也是祝義財的一次對賭。平臺的一號和二號專項有限合夥持有的股份是預留股池,就涉及雨潤證券化平臺淨利潤與股權掛鉤的對賭機制。平臺承諾2023年至2025年淨利潤總和不少於20億元,2026年淨利潤需達到50億元。如果達成目標,則預留股份可獎勵給雨潤控股;如果低於承諾,則預留股份將補償分配給債權人,且轉股價格會動態降低。

此外,如果雨潤精選不能在2027年底前遞交IPO申請,雨潤集團須以股抵債價格回購債權人手中的全部股權。

債權人給了祝義財足夠尊重。回購股份並非一次性回購,回購期限長達10年。

2025年,是祝義財面臨的第一次業績對賭結賬之年,即2023年至2025年的淨利潤之和不低於20億元。

祝義財能否順利過關,暫時難以判斷。

備受關注的是,近期的攤位租金投訴,與祝義財能否兑現業績承諾聯繫在一起。

據報道,雨潤集團旗下成都濛陽批發市場水果批發商户反映,市場管理方通知,要求一次性繳納三年租金,以往是一年一交。

2015年,該市場曾要求蔬菜批發商將15年租期改為20年,並要求一次性繳納20年攤位租金,由此引發62名商販集體訴訟。

濛陽批發市場一次收取三年租金,不排除是祝義財爲了2025年的業績對賭而採取的透支行為。

問題是,如果2025年完成了業績對賭,2026年的不低於50億元的業績對賭,又該怎麼辦?

兩上市公司艱難求生

祝義財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仍在艱難求生。

從2022年初正式實施重整至今,祝義財的重整是否達到了預期?單純觀察雨潤系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祝義財的預期可能沒有達到。

A股上市公司中央商場,2021年底總資產132.55億元,2025年一季度末為108.50億元,重整以來,總資產縮水了24.05億元。公司多數資產為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部分項目停工逾期。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央商場資產負債率達93.67%。公司貨幣資金只有2.80億元,對應的有息負債為58.02億元,缺口高達50多億元。

償債壓力較大的同時,中央商場持續虧損。2018年至2021年,公司扣非淨利潤分別為虧損3.20億元、5.44億元、0.26億元、2.02億元。2022年至2024年,公司扣非淨利潤依舊是虧損,淨利潤也連續三年虧損,虧損額分別為2406.51萬元、1.53億元、1.48億元。

根據業績預告,2025年上半年,中央商場預計歸母淨利潤為虧損1050萬元到700萬元,扣非淨利潤同樣為虧損。一季度其為盈利狀態,對比來看,二季度,公司經營業績惡化。

中央商場解釋,受傳統商超渠道消費下滑影響,公司百貨零售銷售下降,導致營業收入和毛利同比減少。同時,公司地產板塊結轉收入減少,導致營業收入和毛利同比減少。

中央商場董事長、總裁為祝珺。祝珺系祝義財之子。祝義財將其交給兒子打理之后一門心思重整化債。如今,中央商場的經營並無改善跡象。

在港股上市的雨潤食品,祝義財將其給女兒祝媛掌管,雨潤食品的狀況同樣不佳。

截至2024年底,雨潤食品的資產負債率達209.71%,已經嚴重資不抵債。截至2024年底,公司貨幣資金只有0.37億元。

近幾年,雨潤食品經營規模日益萎縮。2020年,公司的營業收入為152.13億元,到2024年僅剩9.92億元。

當然,雨潤食品的虧損也在減少。數據顯示,2020年,公司淨利潤虧損額曾達20.19億元,2022年至2024年分別虧損1503.70萬元、1.48億元、3857.30萬元。

截至7月18日,雨潤食品的市值僅為3.17億港元。

備受關注的是雨潤精選。近年來,相繼有平安銀行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公開拍賣方式處置雨潤精選股權。

根據京東拍賣平臺的公開信息,有5筆雨潤集團下的債權在被公開拍賣,債權人分別為中國長城江蘇省分公司、中國信達黑龍江分公司、江蘇新沂農村商業銀行等。

金融資本選擇撤退,是否意味着對祝義財的對賭承諾並不看好?

祝義財最終能否鳳凰涅槃,還是個未知數。期待雨潤系成功渡劫。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