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1 02:34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圍繞搭建全球化、可持續的產業協同發展網絡,中外企業紛紛進行了創新探索,展現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企業共生共贏的大趨勢。
中外企業攜手打造韌性供應鏈
以「鏈接世界、共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下稱「鏈博會」)共吸引了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651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共赴這場「鏈」上之約的全球夥伴中,既有連續參展的「鐵桿老朋友」,也有230多家首次參展的「中外新夥伴」,而「打造韌性供應鏈」成為共識。
「我們將進一步聯合中國企業,構建統一、高效、可持續的全球運營體系,打造韌性供應鏈。」連續三年亮相鏈博會的SAP公司大中華地區總裁原欣説,當前,中國企業的全球化正邁入快速擴張與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所面對的已不再是局部性的難題,而是如何在全球複雜多變的環境中,構建涵蓋人才管理、合規治理、供應鏈優化、本地業務發展以及可持續轉型等關鍵領域的系統性運營能力,實現從「點」到「鏈」、從「局部優化」到「整體協同」的躍升。
西門子全球執行副總裁肖松表示:「很高興西門子成為今年鏈博會先進製造鏈專業委員會主席單位,我們將發揮‘鏈主’作用和全球資源優勢,依託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用數字化和低碳化技術助力中國企業升級先進製造核心實力,打造面向全球的綠色競爭力,共建更具韌性、更加可持續的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
首次參展的歐萊雅展示了以消費者為核心的供應鏈體系。歐萊雅旗下擁有32個美粧品牌,依託2家生產中心、1個智能運營中心、1個研發中心、1個包裝開發中心,以及覆蓋全國20余個地區分銷中心的物流網絡,已服務超1億中國消費者。通過智能預測與先進技術,其供應鏈兼具高度敏捷性與韌性,即便在「雙11」等促銷高峰期也能實現「99%的消費者直達包裹平均2.4天內即可送達」。
GE醫療近年來持續推進全面國產化,本土研發也屢獲進展,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全線產品中,中國研發比例突破50%,在國內年均採購額近100億元,持續帶動京津冀、成渝、長三角、大灣區四大產業集羣、上下游超1000家供應鏈夥伴共同成長,培育了超過16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和高科技企業從小到大再到強,且具備世界級品質和規模。從填補國產CT軸承空白的洛陽軸承,到成為全球醫用超導線最大供應商之一的西部超導,眾多供應鏈夥伴在GE醫療的帶動和支持下,從區域性企業成長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行業標杆,共同打造了極具韌性的中國供應鏈,積極推動中國與全球供應鏈共榮共贏。
「作為中國醫械智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實踐者,GE醫療30多年來始終走在帶動國產雙鏈發展的最前沿,持續深化全面國產,與超千家供應商構建了完整的‘研、產、銷、服’體系,打造獨特的創中心模式,為中國高端醫械供應鏈增強韌性、注入動能。」GE醫療中國副總裁、供應鏈總經理陳和強表示。
共建綠色可持續供應鏈
在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綠色」「可持續」成為本屆鏈博會的高頻詞。
在本屆鏈博會首次設立的創新鏈專區,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展示了鋰資源「提取-製備-回收」全生命周期鏈。展臺工作人員郭峰介紹説,研究所與行業龍頭企業緊密合作,共同攻關,在源頭,創新綠色、高效、低碳的礦石和鹽湖提鋰關鍵技術;在生產端,高端前驅體與正極材料製備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在循環端,構建了全過程優化的鋰電固廢高效處理技術體系,實現關鍵金屬的高值化循環與伴生組分綜合利用。「鋰資源全鏈條的系統性創新,驅動了鋰產業向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躍升,為構建高效清潔能源體系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本屆鏈博會上,GE醫療聯合貝萊勝發起中國醫療設備綠色供應鏈創新生態圈聯盟,聯盟成員將圍繞綠色設計、低碳製造、資源循環利用等關鍵環節展開深度合作,通過建立跨企業協同創新平臺,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共同探索醫療設備行業的綠色發展新模式,推動行業向「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高價值」的可持續發展路徑轉型。
「藉助鏈博會這一鏈接全球、服務中國的重要舞臺,GE醫療今年着重展現了綠色供應鏈的最新進展,從自身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出發,將綠色生態的最佳實踐融入建圈強鏈的每一環節,有力推動供應鏈、創新鏈全面邁向精益化、智能化、綠色化。」陳和強説。
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歐萊雅也在積極推動95%以上的中國供應商參與 CDP(碳信息披露)和Ecovadis評級。歐萊雅北亞及中國公共事務總裁蘭珍珍表示:「高質量的供應鏈,就像一場大型的交響樂,需要大家一起上臺、多方協作才能奏出最美的和絃。我們堅信,只有和夥伴們‘鏈鏈相系’,才能‘美好迴響’。」 她強調,供應鏈是共情鏈、賦能鏈、共贏鏈,歐萊雅與超1600家中國供應商的合作便是生動實踐——通過攜手共進帶動就業,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更讓中國創新反哺全球,奏響供應鏈生態圈共榮的動人樂章。
以創新有力支撐供應鏈穩定
本屆鏈博會發布了《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北京倡議》,呼籲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打造綠色可持續供應鏈,深化全球工商界合作。
「截止到今年6月底,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01萬件,居世界各國之首。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國從2012年的第34位躍升至去年的第11位。中國持續增強的創新能力,為維護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盧鵬起説。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於健龍也表示,創新是鏈博會的底色,也是鏈博會的生命力所在。本屆鏈博會首次增設創新鏈專區,完整呈現了科技成果從基礎研究到技術研發、產業應用再到市場反饋的全鏈條轉化過程,生動展示了科技創新驅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轉化密碼」,並構建了精準暢通、完整高效的供需對接平臺。
在創新鏈專區,大連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展臺,展示了陶瓷鋁晶種工程化製備技術這一中國原創、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轉化的完整歷程:從1994年的一篇博士論文到實驗室、小試、中試,歷經30余年4000多輪試驗,終於實現了高含量、高潔淨、高彌散陶瓷鋁晶種工程化量產,完成了新材料的科技成果轉化。據悉,通過該技術生產的終端產品,可廣泛應用於汽車輕量化、船舶、軌道交通、航空航天、低空經濟、機器人等場景。
「期待各方繼續以高質量國際交流合作促進科技進步、以高水平知識產權保護激發創新活力、以高效能成果轉化驅動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於健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