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9 19:20
(來源:金融小博士)
近日,工信部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未來要推動人形機器人、元宇宙、腦機接口等未來產業創新發展,超前佈局新領域新賽道。
與此同時,人形機器人領域最知名的公司之一—宇樹科技已開啟上述輔導,意味着這家年輕的前沿科技公司將全面走向公眾視野,市場對此充滿期待。
人形機器人早已完成從實驗室概念到實際生產應用的轉變,儘管目前尚未大規模普及,但伴隨着其不斷測試和小批量交付,背后的零部件已經形成了較為可觀的產業。
正如我們過去多次講到,關注人形機器人領域,重點關注的也是這些背后的供應商公司,尤其是關鍵零部件。
本期將全面梳理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涉及面較廣,包括但不限於減速器軸承、控制系統、靈巧手等制約人形機器人發展的核心構成,並將相關領域的核心公司附上,供大家進一步研究參考。
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投資邏輯及代表公司分析
一、減速器軸承
核心邏輯:減速器軸承是關節模組的核心部件,決定機器人關節運動的平穩性、精度和承載能力,技術壁壘高且國產替代空間大。
代表公司:
:國內諧波減速器龍頭,精度達±30角秒(國際標準±60角秒),已進入特斯拉Optimus供應鏈。
亮點
:產品適配輕量級關節需求,2025年產能擴至50萬台,覆蓋人形機器人核心場景。
:國內唯一同時量產諧波、RV、行星三大減速器企業,適配工業機器人及機牀主軸。
亮點
:2025年RV減速器產能擴產3倍,比亞迪、寧德時代為核心客户。
核心優勢
:RV減速器國內領先,技術適配人形機器人傳動系統,提升運動精度和穩定性。
亮點
:與特斯拉談判Optimus二代配套,2025年產能突破5萬套/年。
二、傳感器
核心邏輯:傳感器是機器人感知外界的核心,涉及視覺、觸覺、力控等多維度數據採集,技術門檻高且需求剛性。
代表公司:
核心優勢
:柔性觸覺傳感器技術國內領先,覆蓋壓阻、壓電、電容技術路線,適配機器人靈巧手。
亮點
:已與華為、小米、優必選合作,2025年電子皮膚訂單預計貢獻營收5-8億元。
核心優勢
:六維力傳感器精度達±0.1% FS,響應時間<1ms,成本較國際品牌低20%。
亮點
:全球第三大六維力傳感器廠商,國產化率超35%,華為機器人核心供應商。
核心優勢
:3D視覺傳感器技術全球前三,成本較海外方案降60%,適配機器人避障與導航。
亮點
:優必選、達闥科技核心供應商,2025年訂單同比增300%。
三、控制系統
核心邏輯:控制系統是機器人「大腦」,需協調多關節運動與複雜任務執行,算法與硬件協同是關鍵。
代表公司:
核心優勢
:伺服系統精度達納米級,自研控制器支持多軸協同控制,適配高動態場景。
亮點
:工業機器人領域市佔率國內前三,2025年人形機器人控制器訂單增長200%。
核心優勢
:伺服系統性價比領先,本土化服務響應快,適配工業自動化與機器人場景。
亮點
:2025年伺服系統營收預計突破50億元,人形機器人領域佔比超15%。
核心優勢
:運動控制卡集成度高,支持實時軌跡規劃,適配協作機器人需求。
亮點
:2024年機器人業務營收增長145%,客户覆蓋優必選、宇樹科技。
四、滾珠絲槓
核心邏輯:滾珠絲槓是直線傳動核心部件,高精度、長壽命特性適配機器人關節驅動,國產替代加速。
代表公司:
核心優勢
:行星滾柱絲槓小批量產線完成調試,技術複用汽車底盤精密加工經驗。
亮點
:2025年絲槓產能規劃100萬套,客户包括特斯拉、宇樹科技。
核心優勢
:子公司宇華精機佈局高精度滾珠絲槓,C0級精度達國際水平。
亮點
:人形機器人專用產品已送樣,工業母機領域市佔率國內第一。
核心優勢
:軸承及絲槓全產業鏈能力,行星滾柱絲槓適配人形機器人線性關節。
亮點
:2025年絲槓業務收入預計增長200%,客户覆蓋綠的諧波、雙環傳動。
五、靈巧手
核心邏輯:靈巧手是機器人執行精細操作的核心,需高精度力控與觸覺反饋,技術壁壘極高。
代表公司:
:空心杯電機技術全球領先,單指成本僅300美元(海外競品800美元)。
亮點
:英偉達Project GROOP核心供應商,適配人形機器人靈巧手抓取需求。
:微型傳動系統全球市佔率第一,減速模組適配靈巧手高緊湊設計。
亮點
:2024年訂單增長300%,產能排至2026年,客户含華為、優必選。
:微型電機及精密傳動部件技術領先,適配靈巧手多自由度運動。
亮點
:2025年靈巧手業務營收預計突破10億元,毛利率超40%。
六、電子皮膚
核心邏輯:電子皮膚賦予機器人觸覺感知能力,覆蓋壓力、温度等多模態數據,是交互核心。
代表公司:
:壓阻式柔性傳感器技術路線與特斯拉一致,中試線2025年Q1投產。
亮點
:單臺機器人觸覺解決方案成本低於500元,2025年訂單預計增長500%。
:納米仿生電子皮膚技術成熟,已小批量商用,適配醫療、工業場景。
亮點
:2024年電子皮膚營收佔比提升至15%,毛利率達45%。
:發泡材料實現壓力/震動感知,成本較進口低30%,送樣三花智控。
亮點
:2025年電子皮膚業務收入預計達3億元,國產替代加速。
投資邏輯總結
:優先選擇掌握核心工藝(如諧波減速器精密加工、3D視覺算法)的企業。
客户綁定
:特斯拉、優必選、宇樹科技等頭部機器人廠商的供應商更具放量確定性。
量產進度
:關注小批量產線調試完成、訂單兑現的企業(如北特科技、貝斯特)。
成本優勢
:國產替代需具備顯著成本優勢(如柯力傳感六維力傳感器成本降20%)。
多場景適配
:產品覆蓋工業、醫療、家庭服務等多領域的公司更具長期價值(如漢威科技)。
風險提示:技術驗證周期長、量產不及預期、國際巨頭價格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