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9 11:19
7月第三周,內地公募基金二季報披露漸入高潮,在年內主動權益類基金紛紛飄紅時,二季度他們調倉或者建倉了哪些公司成為焦點,不僅是老牌明星基金經理的新思,而且年內領跑基金的組合變化更為引人關注,最新排在前列的多為受益於創新葯的藥基。
截至7月14日收盤,在2025年內地主動權益類公募排名中,暫時有5只基金的年內淨值增長率超過80%,其中除去半年度排名居首的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選外,其余的四隻基金均為藥基,特別是長城醫藥產業精選的最新淨值達到了94.55%。
本周,這隻由新鋭基金經理梁福睿掌舵的產品,率先點映了自己的二季報,基金組合中最大的變化莫過於頭號重倉股的更換,上一季度並未進入前十的港股上市公司三生製藥,一舉成為本季的頭號重倉股,其憑藉轟動醫藥圈的BD大單而直接受益,年內漲幅已經超過350%。
在季報的書面總結中,梁福睿強調:「隨着創新葯行業政策鼓勵、學術會議中臨牀數據讀出催化及海外授權基本面不斷兑現,促使創新葯成為二季度的市場主線。在醫保局發佈《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及醫保和商保目錄調整工作方案的背景下,展望三季度創新葯將會在管線海外授權及國內銷售放量兩個方向展開。」
二季報中,永贏基金基金經理單林強調,當下的創新兑現,不僅體現在國產創新葯經歷了數年研發,實現上市、進入醫保並在國內快速放量,更重要的是諸如PD-1雙抗類資產、ADC藥物等源自本土的「全球新」藥品,通過全球多中心臨牀開發,驗證了藥品的潛力,走向國際市場,吸引跨國藥企合作,形成「研發-上市-出海」的價值閉環。
新進重倉三生製藥和石藥集團
港股攜手雙創醫藥股成長城醫藥產業精選「功臣」
今年3月31日時,該基金的股票倉位約為72.48%,這一數值到了二季度末提升到了75.89%。同樣出現提升的還有該基金的規模,二季度末時的合併規模為11.08億元,其較一季度末的0.36億元增幅接近30倍,這背后的原因還是在於業績驅使。
從基金的契約來看,該基金的比較基準中,中證港股通醫藥衞生綜合指數收益率(人民幣)只佔了10%,而梁經理在實戰中將港股的醫藥股功效發揮到了極致。從最新的二季報來看,十大重倉股中有一半均為港股,它們分別是三生製藥、石藥集團、信達生物、諾誠健華、科倫博泰生物,年內有四家公司漲幅都實現了翻番。其中漲幅最低的是石藥集團,最新的年內漲幅也超過了75%。而三生製藥和石藥集團的此次走強主要是BD的功勞,它們所替換的公司是康方生物和再鼎醫藥,這兩家都是此前因產業突破邏輯而出圈。
再看佔據另外半壁江山的內地醫藥股,它們都是上一季曾經出現在組合中的名字,其中多為來自科創板和創業板的標的。具體説來,梁福睿在當季大舉加倉了科創板公司熱景生物,從2.67萬股一舉加倉到74.01萬股,該股也從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從其年內的漲幅來看,這家總部位於北京大興的IVD領域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年內的漲幅已經逼近200%。
而其還不是組合中內地陣營的漲幅最猛者,同樣具備20CM效應刺激的還包括來自科創板兒藥賽道中龍頭之一的一品紅。某種程度上,梁福睿對其加倉更為迅猛,從一季度末的9.83萬股加倉到二季度末的196.28萬股,它的位次緊隨熱景生物之后排到了第四位。
從產業層面來看,首先其在兒童藥領域具有領先地位,代表產品如芩香清解口服液(國內首個在國際SCI期刊發表流感臨牀數據的兒童藥)和苯磺酸氨氯地平干混懸劑(國內首個CCB類兒童口服溶液劑型),解決兒童專用藥短缺問題。其次其在慢病藥上有創新突破,核心產品AR882(全球1類創新葯)作為高效選擇性URAT1抑制劑,已進入全球Ⅲ期臨牀試驗,入組上千人,獲美國FDA快速通道資格,有望填補痛風石治療領域口服藥物的全球空白。
再次,公司的特點還包括高強度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同時其具備全產業鏈生態佈局。或許這些也是吸引梁福睿大舉加倉的原因所在。此外,他對於澤璟製藥-U、益方生物-U、康弘藥業也同樣選擇了大規模加倉。
對於三季度的前瞻,他表示:「管線海外授權的產業趨勢有望延續,中國創新葯在諸多靶點研發進度和療效超過海外藥企,海外藥企在補充管線佈局角度上有客觀需求,而國內銷售預期空間是否可以提升將根據季報和醫保和商保談判結果來判斷。本產品在三季度將繼續聚焦在創新葯領域,整體持倉和交易思路將圍繞臨牀數據讀出、管線海外授權和國內銷售放量三個角度展開。」
新進重倉舒泰神和益方生物-U
港股與科創板醫藥平分永贏醫藥創新智選秋色
對比來看,同樣排在前列的永贏醫藥創新智選成立時間尚短,這隻成立於2022年11月22日的基金目前運作接近3年,成立以來逐年表現呈過山車狀,2023年全年僅小幅回撤同類排名靠前,但是2024年排名和業績大幅度退步,但今年到目前一舉殺進了前五位。
從該基金的契約來看,其闡述為主要投資於醫藥創新主題相關的資產,其業績比較基準設定為「中證醫藥衞生指數收益率*70%+中債-綜合指數(全價)收益率*20%+中證港股通綜合指數收益率(人民幣)*10%」。此外,從去年6月下旬以來,該基金所實行的就是雙基金經理配置模式,這一思路在內地公募醫藥基金中較為少見,但從一個側面也體現了永贏對藥基的重視。
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報,大體反映出該基金今年業績出色的原因。對比二季報和一季報的十大重倉股,本刊發現該基金同樣是在重倉股中做出了兩處調整,用創業板公司舒泰神和科創板公司益方生物-U替換了上一季的再鼎醫藥和澤璟製藥-U。從替換的效果來看,明顯雙基金經理預判對了走勢,大牛股舒泰神目前年內漲幅在490%一線,主要是其在近三個月的漲幅超過了400%,笑傲創新葯賽道。
除去兩隻新進重倉股外,其二季度的組合中明顯的特點是港股創新葯與科創板創新葯平分秋色,各佔據了四個席位,此外來自創業板和主板的醫藥股各有一隻。尤其是港股的創新葯公司,似乎對組合的貢獻更大,當季的前三大重倉分別被信達、康方和科倫博泰所囊括。同時,上述提及的三生製藥同樣也被該基金所重倉。
而組合中作為唯一的非港股和雙創類標的,奧賽康已經連續多個季度入選前十之列,其有何過人之處呢?從Wind的介紹來看,公司是一家創新與研發驅動的醫藥製造企業,藥物治療領域主要覆蓋消化、抗腫瘤、抗感染、慢性病四大領域,業務涵蓋原料藥及製劑的研發、生產、銷售,在中國醫藥細分市場具有較高的品牌影響力。公司起源於江蘇省首家非公有制藥物研究機構--南京海光應用化學研究所。
註冊在北京的該公司實際大本營在江蘇:「現擁有化學藥和生物藥兩大研發平臺,具有手性藥物、靶向藥物、高端製劑等研發關鍵技術及產業化能力,構建起了完整的化學藥與生物藥雙輪驅動研發體系。」從上市公司一季報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來看,多隻明星公募產品薈萃其中,特別是葛蘭的代表作當季新進前十。
在永贏醫藥創新智選的二季報總結中,基金經理表示,中國創新葯的升級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當下的國產創新葯正處於產業紅利釋放的前夜,而最終能穿越周期的,一定是那些真正具備硬科技實力、能持續創造臨牀價值的企業。我們會始終聚焦產業規律與企業基本面,努力把握新一輪全球化創新周期的戰略機遇。與此同時,創新葯雖然是一個具有長期邏輯的板塊,但前期已經累積了一定的漲幅,未來不可避免會出現調整與波動。
新進重倉益方生物-U、三生國健、艾迪藥業
鵬華醫藥科技二季度重倉九隻科創板藥股
在二季度組合中僅重倉一隻主板藥股的還有明星醫藥基金經理金笑非管理的鵬華醫藥科技,巧合的是他所選擇的公司也是奧賽康。而與上述永贏醫藥創新智選不同的是,他所重倉的另外9只標的全部來自科創板。
對比上一季度,3月31日時還只有6只科創板標的在前十的組合當中,本季度新進重倉的三隻分別是益方生物-U和三生國健、艾迪藥業,而被替換掉的公司則是甘李藥業、百利天恆和澤璟製藥-U。從新進的重倉股來看,它們在年內的漲幅全部實現翻番,同時金笑非體現出了一定程度的獨門思路。
例如艾滋病創新葯龍頭之一的艾迪藥業,相關的資料顯示,其核心產品艾諾韋林片(艾邦德®)和艾諾米替片(復邦德®),均為口服抗HIV創新葯。兩款藥物均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定價僅為進口同類藥的1/3(如艾諾米替片24.15元/片),大幅降低患者負擔。
同時,2025年第一季度該公司的HIV新葯收入達6272萬元,同比增長75.64%,創單季歷史新高。對比看,另一張新面孔三生國健是因同門「師兄」三生製藥的超級大單而走到了聚光燈下。
此外,在金笑非所保留的7只重倉股中,本刊注意到排在前三的醫藥股佔比都超過了9%,不過組合的持股數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從而讓它們在組合中的佔比有升有降。以蟬聯頭號重倉股的諾誠健華-U為例,上一季度它在組合中的佔比達到了「超限」的10.21%。
從金笑非剔除出組合的重倉股中,某種程度上也能證明他的預判相對準確,比如上述提到的甘李藥業,該股在上半年的漲幅接近25%,在創新葯的超級行情中表現得相對剋制;同時,下半年以來,迄今它的漲幅也僅僅約為7%。
在二季報總結中,金笑非強調:「醫藥行業也跟隨市場逐步進入反轉階段,其中結構的做多方向以創新葯為主。我們從2022年底翻多創新葯后,一直重倉此方向,中間波動較多,但整體上倉位只加不減,所以吃到了本輪創新葯大漲的主要收益,過程中操作不多,以持股為主。」
「后續我們仍中期看好創新葯板塊的景氣度,當然一些相對擁擠、估值高的個股也會擇機兑現收益。感謝持有人的一路跟隨,我們的淨值已經創出歷史新高。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金笑非的后市前瞻不僅充滿自信,而且意在長遠。
除創新葯外,公募對下半年行情整體如何看?摩根資管強調,中國資產是全球資產配置再平衡過程中的重要標的之一,下半年或存在結構性行情。其進一步指出,兼顧成長側和防守側的啞鈴型配置策略或再次成為市場主流。在成長側,圍繞新質生產力相關板塊的行情仍有可能延續,尤其是供給側接近出清、盈利底部確認的行業板塊,以及在全球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的出海板塊,比如人工智能相關行業。而在防守側,A股和港股市場的高股息策略,有望為投資者提供穩定的股息現金流,在不確定性仍較高的環境中,有助於對衝成長側的波動風險。
(原文已發表於7月19日《證券市場周刊》,文中提及基金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