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如何看待銀行股價和基本面的背離?

2025-07-20 09:39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天風研究,作者:劉傑團隊

核心觀點

展望后續,政策紅利釋放下,險資入市、主動基金增配和被動基金擴容或將合力為銀行股帶來穩定增量資金,增強估值修復行情的可持續性。基於以上,優質地區中小銀行中我們重點推薦成都銀行、常熟銀行;國股行中我們重點推薦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

摘要

覆盤歷史,銀行股價和基本面長期存在「背離」現象。這或是因為,在經濟上行周期中,銀行基本面表現較好,但銀行股相較於其他高成長板塊可能缺乏對資金的吸引力;而在宏觀經濟表現相對承壓時,銀行基本面有所承壓,銀行板塊的防禦屬性突出,反而擁有超額收益。

目前銀行基本面仍然承壓,但市場偏好高股息策略下漲勢亮眼。2025Q1商業銀行淨利潤同比負增2.32%,較去年同期增速低2.97pct。而銀行股估值正攀升至近年較高水平,截止7月11日,銀行板塊PB為0.75倍,處於近十年50%的歷史分位數水平。

當前銀行基本面持續築底,但仍有邊際改善。具體而言:

 一方面,受益於存量高息負債集中到期和貸款定價下行趨緩,2025年淨息差降幅有望顯著收窄。綜合考慮存款端成本改善與5月LPR下調10bp影響后,靜態測算下預計2025年A股上市國有行、股份行淨息差分別為1.34%、1.55%,分別較2024年末下行12、9bp。

另一方面,資產質量有望在保持平穩的基礎上實現改善。2025Q1末商業銀行不良率錄得1.51%,僅較2024年末上小幅行1bp;撥備覆蓋率為208%,環比下行3.06pct,距離監管要求的150%還有相當充裕空間。但隨着各項政策持續落地穩增長、提振內需,銀行地產、城投產業鏈、零售不良生成預期有望逐步好轉,資產質量指標有望改善。

資金面驅動下的估值修復是本輪行情的核心邏輯,而這一邏輯預計持續成立並支撐行情延續,具體而言:

一方面,低利率和資產荒背景下,銀行高股息、類固收的優勢凸顯。銀行股自2023年12月啟動普漲行情以來,截止7月11日銀行板塊股息率仍有4.87%,結合其分紅穩定、經營穩健的特性,投資吸引力明顯提升。

另一方面,增量資金持續湧入,帶動銀行板塊估值明顯修復。今年以來,中長期資金入市、公募基金新規等重磅政策落地,顯著增加各類資金對銀行股的配置需求。截止7月11日,銀行板塊PB估值為0.75倍,距離1倍PB仍有較大修復空間。

展望后續,政策紅利釋放下,險資入市、主動基金增配和被動基金擴容或將合力為銀行股帶來穩定增量資金,增強估值修復行情的可持續性。

基於以上,優質地區中小銀行中我們重點推薦成都銀行、常熟銀行;國股行中我們重點推薦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震盪、不良風險大幅上升、淨息差下行壓力加大、測算結果可能與現實情況存在差異。

注:本文為天風證券發佈的《銀行投資跟蹤:如何看待銀行股價和基本面的背離?》,分析師:劉傑鳴 S1110523110002

本資料為格隆匯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授權發佈,未經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複製、發表、許可或仿製本資料內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