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0 08:16
見過嫦娥五號返回器和月球土壤嗎?中國探月工程20年展覽正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展出,與此同時,「希臘人:從阿伽門農到亞歷山大」特展也在世博會博物館舉行,對科技感興趣的讀者,還可以去中國航海博物館「猶説寶船來:鄭和下西洋620周年紀念展」,150件展品講述航海歷史圖景。
紀念明代大收藏家項元汴誕辰500周年的特展正在浙江嘉興博物館展出,並將延期至8月10日;蘇州博物館的「從拙政園到《莫奈花園》」正在熱展,除了能欣賞趙孟頫、文徵明的名作,同時展出的還有印象派畫家莫奈的睡蓮。
喜歡印象派作品的朋友,當然少不了浦東美術館的奧賽大展,也可關注一下日本京瓷美術館的「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展覽。
上海
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 (免費免預約)
展期:2025年7月15日-9月15日(周一閉館)
地點:世博會博物館臨展2、3號廳
本次展覽以「科技+科普、成就+文化」為主線,從「嫦娥一號」開啟中國深空探測篇章,到「嫦娥五號」攜月壤凱旋,系統講述了中國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項以來波瀾壯闊的20年。
希臘人:從阿伽門農到亞歷山大(免預約)
展期:2025年7月9日-10月26日
地點:世博會博物館
本次展覽匯聚希臘境內14家文博機構的270件(套)藏品,包括金器、青銅器、陶器、雕塑等門類,時間跨度從公元前5800年至公元前1世紀,系統呈現古希臘文明自史前到希臘化時代的社會和文化風貌。
賀蘭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免預約)
展期:2025年4月29日- 9月14日
地點: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一百余件來自寧夏的文物展品從不同角度展現西夏神祕而燦爛的歷史,也彰顯出遼宋夏金時期,西北地區各民族對中華文明的歷史認同和文化認同。
華彩六盤:寧夏固原文物精品展(免預約)
展期:2025年7月9日- 11月17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東館
呈現三百余件來自六盤山下的精美文物,包括姚河塬西周遺址出土的卜骨,李賢墓出土的壁畫、凸釘玻璃碗、鎏金銀壺,以及隋唐史氏家族墓壁畫等。
龍騰中國:紅山文化古國文明特展(免預約)
展期:2025年6月26日- 10月8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東館
此展是上海博物館「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四展。展覽聯合遼寧、內蒙古、河北、北京等二十家博物館與考古機構,匯聚紅山考古百年成果及最新發現。
締造現代:來自巴黎奧賽博物館的藝術瑰寶(需提前購票預約)
展期:6月19日- 10月12日
地點:浦東美術館
作為奧賽博物館有史以來在華規模最大的展覽,呈現包括梵高《阿爾勒的卧室》《自畫像》、米勒《拾穗者》、高更《塔希提的女人》、莫奈《夏末的乾草堆》、塞尚《塞尚夫人肖像》等作品。
萬象本色:「中國白·德化瓷」上海藝術展(免費需預約)
展期:2025年7月18日 - 9月19日
地點:中華藝術宮
德化白瓷以胎骨如雪、釉面生光的物理質感與巧奪天工的瓷雕技藝,開創出「素以為絢」的美學形態。《神話》人物紗衣處薄至0.2毫米,與根根分明的發絲交相輝映。展覽亮點包括2010年上海世博會福建館展品《世博和鼎》時隔15年首次回到浦東;融合德化白瓷燒製和唐卡礦物彩繪技藝之作《極彩·如願佛》首次亮相。
偉大的詩人,民族的驕傲:普希金與東方迴響(免預約)
展期:2025年7月7日至10月9日
地點: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上海市楊浦區周家嘴路3678號)
展覽集中展出全俄普希金博物館的雕塑、手稿、插圖、繪畫、服裝等百余件藏品,從生平、創作、譯介3個部分,深入挖掘普希金的創作歷程以及在中國的流傳。
阿爾瓦羅·西扎的檔案(需購票)
展期:6月6日- 9月7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現年92歲的葡萄牙籍普利茲克獲獎建築師阿爾瓦羅·西扎(Álvaro Siza)是當代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這是迄今為止亞洲最大規模的西扎個人回顧展,展覽以九個版塊、逾800件展品構建了一張跨越時空的建築地形圖。
貝聿銘:人生如建築(需購票)
展期:4月26日- 8月10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
呈現與貝聿銘相關的逾400件展品,來自機構或私人收藏的繪圖手稿、建築模型、攝影、影像及文獻資料,其中不少展品是首次公開亮相。
猶説寶船來:鄭和下西洋620周年紀念展(需預約)
展期:2025年7月8日 - 10月10日
地點:中國航海博物館
近150件展品,以時間為軸,劃分時勢英雄、海域通達、流風遺韻、今古相望四個章節,展示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圖景。
無羈之境:洛桑原生藝術收藏與他方視界(需購票)
展期:2025年7月12日-10月12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2樓
匯集了52位藝術家的259件作品,在來自洛桑原生藝術收藏館的藏品之外,還包括4位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展覽結合瑞士洛桑原生藝術收藏館自1976年創建以來的重要文獻、檔案與影像,這是杜布菲的原生藝術收藏在國內的首次展示。
楚風烈——安徽楚文化文物精品展(免預約)
展期:6月15日- 10月8日
地點: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
本次展覽的文物主要來自安徽博物院、安徽楚文化博物館和淮南市博物館,揭開了楚文化神祕的面紗,還介紹了春秋戰國時期被楚文化影響的其他文明。
露華濃深——大唐生活美學展(免預約)
展期:6月18日- 10月18日
地點:奉賢區博物館
展覽遴選300余件精美文物,從大唐生活美學概念着手,以茶道、香道、粧容、禮儀、音樂、詩書等方面展示唐代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風貌。
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展(需提前預約購票)
展期:2024年7月19日- 2025年8月17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人廣館)
展覽呈現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時期的文物。展覽旨在向參觀者揭祕古埃及文明面貌,公佈古埃及最新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
「2025西班牙藝術季」高迪主題聯展(需購票)
展期:2025年5月23日- 10月8日
地點:上海久事美術館
「絢爛歸朴——高迪與他的時代」於外灘18號久事藝術空間、「物樂其華——高迪之聲」於北京東路230號久事藝術沙龍展出。
時代逸飛:陳逸飛回顧展(需提前預約購票)
展期:2025年4月25日- 10月16日
地點:浦東美術館
呈現了陳逸飛各個時期風格迥異的創作。展覽以《開路先鋒》等紅色題材作品為起點,還包括《黃河頌》等經典之作。
重塑景觀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四)(需購票)
展期:2025年4月29日- 2026年10月18日
地點:西岸美術館
以全新的現代主義視角,重新審視自1906年至今的一百多年里的藝術演變軌跡和先鋒探索,邀請觀眾走過野獸派、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等一眾重要藝術流派。
大衞·霍克尼·沉浸式大展(需購票)
展期:2025年4月29日- 11月30日
地點:西岸美術館
展覽分為六大主題章節,為觀眾揭開他六十載創作生涯背后的故事與思考。觀眾將跟隨霍克尼的講解,深入瞭解他如何打破常規進行透視實驗。
「登臨出世界」特展
展期:2025年7月18日-2026年3月20日
地點:敦煌當代美術館
以「塔」為核心線索,呈現來自甘肅博物館等文博機構等的20余件文物和20件當代藝術家圍繞「塔」這一主題創作的藝術作品。
南宗北格——元明清書畫研究展(免預約)
地點:上海海派藝術館二樓5號展廳
展期:6月6日—2026年5月10日
展覽展出47幅(組)來自元明清時期的書畫作品,涵蓋山水、花鳥、人物、書法等多個門類,集中展現了元明清書畫藝術的獨特魅力。
革命的時代:新中國主題美術創作特展(需購票)
展期:7月12日-11月2日
地點:上海龍美術館
展覽呈現150余件創作於1930年代以來的作品,涵蓋油畫、國畫、版畫、雕塑、宣傳畫、年畫等多種媒介,系統梳理新中國主題美術的圖像傳統與時代變遷。
還亞計劃:拜尋媽祖
展期:2025年6月10日—2025年7月19日
地址:Longlati經緯藝術中心(上海市靜安區文安路30號四層)
「還亞計劃」第一篇,藝術家以旅行紀實的方式丈量媽祖的「痕(神)跡」。從位於中國北端的遼寧錦州天后宮,沿着海岸線迴歸到林默(媽祖本名)的出生地——湄洲島。以一種寫生的方式,實時把文字影像和手稿回傳到展廳,藝術家用羣體協同的方法,共同譜寫一場非確定性的展覽。
「予她同行」當代藝術展|視線之外:母女
展期:2025年7月19日-8月1日
地點:春美術館(上海福州路655號)
本次展覽的核心在於展開追問:當我們談論母女關係時,究竟在言説些什麼?「母職」如何在社會文化中被塑造?母親的形象是如何在歷史進程中被建構的?「帶媽媽來看展」,既是一句日常的邀請,也是一種策展的初衷。
北京
代達羅斯:希臘克里特島的神話(需提前預約購票)
展期:2025年4月15日-7月27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
以古希臘神話流傳的絕世巧匠「代達羅斯」為敍事線索,將神話故事與考古實證穿插結合,生動講述古希臘文明的重要源頭——克里特島青銅時代米諾斯文化。
宇宙考古:時空探索(需提前預約)
展期:2025年7月2日-10月12日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北8展廳
將宇宙中真實、分散、抽象的數據,通過數字裝置、互動體驗、動態雕塑和前瞻性設計等多種形式呈現出來。
看·見殷商(需購票)
展期:2025年5月19日- 10月12日
地點:北京大運河博物館
全景式呈現殷商文明的絢麗畫卷。展覽匯集全國27家文博單位338件(套)珍貴文物。
墨韻文脈——甘肅絲路藝術珍品展(需提前預約)
展期:2025年3月11日- 2025年8月17日
地點:中國美術館
展覽匯聚敦煌研究院、甘肅省博物館、甘肅簡牘博物館及中國美術館藏品240余件(套),涵蓋彩陶、簡牘、帛書、畫像磚、花磚、陶俑、木俑、寫經、彩塑、臨摹壁畫等類別。包括肅府本《淳化閣帖》刻石等。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賓藝術特展(需購票)
展期:2025年7月23日—2026年1月11日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南3、南4展廳
展覽將以92件油畫和素描作品,系統呈現繪畫巨匠伊利亞·列賓的藝術生涯,以其藝術創作之路為線索,為觀眾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對話。本次展覽匯聚了俄羅斯兩大藝術機構珍藏,大規模呈現列賓藝術全貌。
宋韻遼風:易縣大北城窖藏金銀器展(免費)
展期:7月12日- 9月15日
地點:北京大運河博物館(11號展廳)
本次展覽將匯聚約240件(套)文物,其中包含16件國家一級文物,系統展示1986年河北省易縣大北城村出土的窖藏金銀器。
美的多元:古希臘的藝術與生活(需購票)
展期:2024年11月6日- 2025年9月5日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呈現希臘國家考古博物館館藏279件文物,涵蓋陶器、青銅器、金器、玻璃器、壁畫、雕塑等類別。
江蘇
從拙政園到《長物志》(購票后即免預約)
展期:7月1日- 10月26日
地點:蘇州博物館
以《長物志》中春夏秋冬四時雅事為線索,結合館藏文物、沉浸式場景展示與互動體驗。重點展品有王蒙《竹石圖》、沈周《花鳥冊》《岸波圖卷》等。
從拙政園到《莫奈花園》
展期:7月15日-10月23日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覽匯集國內外13家公立機構、160余件珍品,中國藝術史名家趙孟頫、文徵明等將在蘇州「相遇」印象派名家克勞德·莫奈。
大英博物館藏古亞述文物展(免預約)
展期:2024年5月1日- 2025年8月4日
地點:蘇州博物館西館
展出大英博物館藏古亞述文物,通過古亞述王國最后一任君主亞述巴尼拔的視角,講述亞述帝國在軍事、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故事,呈現燦爛的亞述文明及其影響力。
「新月與薔薇——伊朗文明的千年經緯」特展(需提前預約併購票)
展期:2025年7月2日-11月16日
地點:南京博物院
聚焦伊朗文明發展史上12個重要的王朝,展覽匯聚了來自伊朗境內五家文博機構的151件(套)展品,涵蓋陶器、金屬器、玻璃器、紡織品及細密畫等豐富門類。
動靜無盡:花卉靜物三百年(需購票)
地點:德基藝術博物館
展期:常設展
集中呈現包括莫奈、畢加索、馬蒂斯等超過100位藝術名家的近130件作品。德基藝術博物館每天都開放至深夜0點且全年無休。其中,免費開放的「金陵圖數字藝術展」已經成為來南京必打卡的網紅大展。
浙江
天籟迴響——項元汴誕辰500周年書畫特展(免費)
展期:6月30日-8月10日
地點:嘉興博物館
16家文博單位共展出珍貴文物50件,天籟閣收藏過的作品55件,其中,一級文物5件、二級文物22件,全面展示明代收藏大家項元汴的鑑藏成就。
玉見五千年:良渚文化特展
展期:2025年7月12日- 10月12日
地點:寧波博物館一樓西特展館
展出127組良渚文化玉器、石器、陶器等精品,代表文物有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玉琮、玉梳背、玉璜、石錛等等。
大唐盛世 法門珍寶——唐代文物精品特展
展期:6月24日- 10月10日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
展覽集結全國7家文博單位,精選金銀器、祕色瓷、琉璃器、絲織品等百余件瑰寶,再現盛唐氣象。
渺渺大象——浙江古代造像藝術
展期:2025年5月9日- 8月31日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展覽分為「佛影靈奇——三國至隋唐時期」「佛影湛然——五代吳越國時期」「佛影傳心——兩宋時期」「佛影可觀——元明清時期」四個單元。
敬天格物:西周虢國玉器精品展
展期:2025年6月13日- 9月14日
地點:杭州市蕭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
展出虢國墓地出土的118件/套玉器,其中一級文物30件/套,以「禮玉、佩玉、殮玉、用具、飾件」五大單元,呈現西周虢國的禮制文明、審美意趣與精神世界。
廣東
典雅之冠:18世紀意大利薩沃伊王朝的宮廷生活與藝術
時間:2025年7月15日至10月19日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三層展廳三
聚焦薩沃伊王朝宮廷生活的特展,展出166件珍貴展品,涵蓋錢幣、畫作、家俱等。
四川
從敦煌到大足:石窟藝術中國化流變展
展期:2025年6月18日- 2026年1月5日
地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敦煌莫高窟與大足石刻兩項世界文化遺產首次聯展,展現佛教藝術在中國的本土化演變。
山西
「玉敍尊古——中國古代玉器中的崇古與創新」展
展期:2025年6月7日- 9月7日
地點:山西青銅博物館
此次展覽選取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收藏提供的230余件玉器文物。其中,一二三級文物佔70%以上。
天津
同鑄山河——北朝歷史文物主題展
展期:2025年5月1日- 7月31日
地點:天津博物館
展覽匯聚了14家文博單位的220余件/套文物,展品涉及壁畫、金銀器、青銅器、玻璃器、陶器、石刻造像等多個類別。
河北
天下長安——唐代文物精品展
展期:2025年5月17日- 8月18日
地點:河北博物院
展覽以唐代長安文明為主題,展覽分為「東方之都」「樂居長安」「絲路胡風」三個部分。
安徽
擁抱繁花:新藝術運動與阿爾豐斯·穆夏
展期:2025年4月25日- 7月25日
地點:安徽省美術館
遼寧
山海有情·大漠鳴沙——在遼寧遇見敦煌
展期:2025年5月18日- 8月18日
地點:遼寧省博物館
河南
煥麗莊嚴——法門寺與盛唐文物特展
展期:6月12日- 10月11日
地點:洛陽博物館二樓
由洛陽博物館、法門寺博物館攜手共創,2025年度「博物館里讀中國」主題展覽推介項目。
湖南
不盡長江滾滾來——長江與中華文明展
展期:2025年6月14日- 2025年10月12日
地點:長沙博物館特展一廳
講述長江之於中華文明起源、形成與發展。匯聚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三星堆文化等200余件(套)重磅文物。
佛光金影——院藏曆代金銅佛像藝術
展期:2025年6月12日- 2026年5月19日
地點:湖南博物院湘博三樓專題三廳
展覽聚焦湖南博物院藏百余件金銅佛造像精品,展覽共分四個部分,展現魏晉以來一千余年間經典的佛教造像風格與藝術流派。
香港
天方奇毯—伊斯蘭與世界文明的交織
展期:6月18-10月6日
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展出90件珍貴文物,包括伊朗、土耳其、印度的地毯、瓷器、金屬工藝品等。
廣東摩登:藝術與視覺文化,1900至1970年代
展期:6月28日- 10月5日
地點:M+博物館,香港
匯聚逾200件來自公共機構和私人收藏的作品,其中不少為首次公開展出。
陝西
吉金·中國——中國青銅文明的興起與繁榮
展期:5月18日-11月17日
地點:陝西曆史博物館
聚焦中國青銅文明的發展脈絡,通過三大單元、341件(套)來自全國51家文博單位的文物,系統呈現了夏商周三代青銅文明的興起、繁榮及其對中華禮樂基因的塑造。
物啟天工:文物中的科技展
展期:2025年5月18日-待定
地點: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
古展覽以「物啟天工」為主題,透過青銅、金銀、陶瓷、絲綢等代表性器物,解讀其中的工藝知識,探尋古代科技背后藴藏的古人智慧。
邱啟敬《山海經》主題藝術巡展
展期:7月14日開始
地點:新疆策勒崑崙山
藝術家邱啟敬帶來四十多件由《山海經》古文獻創作而來的大型雕塑作品。在崑崙景區的中心廣場,呈現了五件雕塑作品,分別是《山海經》中記載的並封、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海外
艾米麗·卡姆·恩古瓦雷大型回顧展
展期:7月10日- 2026年1月11日
地點:泰特現代美術館,倫敦
波伏娃,薩特,賈科梅蒂:絕對的眩暈
展期:2025年6月19日- 10月12日
地點:法國賈科梅蒂研究所
回顧三人在思想和藝術層面的交往,探索他們對藝術、思想和生活的絕對性的共同追求。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盧浮宮:東方古物的對話
展期:2024年2月29日- 2025年9月28日
地點:法國盧浮宮
這批展品創作於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5世紀,來自中亞、敍利亞、伊朗、美索不達米亞等近東地區。
馬蒂斯與瑪格麗特:父親的目光
展期:2025年4月4日- 8月24日
地點:法國巴黎現代藝術館
聚焦藝術家與女兒的情感聯繫。瑪格麗特是野獸派畫家馬蒂斯的女兒,也是他最熟悉的模特。從描繪年幼女兒的肖像習作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多幅肖像畫,是馬蒂斯許多重要作品的核心人物。
寬永寺創建400周年紀念展
展期:7月8日-8月31日
地點:東京國立博物館
展覽以寬永寺及其子院傳承至今的寶物為中心,匯集佛像、佛具、茶道具、書畫以及上野公園內出土的文物。
西洋繪畫從何看起: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
展期:2025年6月25日- 10月13日
地點: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展覽匯集美國聖地亞哥藝術博物館和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的約80件作品。
新徵文物展
展期:2025年7月8日- 8月24日
地點:京都國立博物館
遴選截至2024年度新入藏的約60件佳作予以展示,包括傳為15世紀深受室町幕府器重的畫僧周文繪的《山水圖》等。
《女史箴圖》展
展期:2025年7月14日 - 8月25日
地點:大英博物館
基弗/梵高
展期:2025年6月28日- 10月26日
地點: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
展出荷蘭后印象派畫家文森特·梵高與德國新表現主義藝術家安塞爾姆·基弗的作品,講述梵高對基弗的藝術影響。
開放的眼界:印象派畫家卡米耶·畢沙羅
展期:2025年6月14日- 9月28日
地點:德國巴貝里尼博物館
匯集來自約50個海內外機構及收藏家的超過100件作品,包括風景畫、城市景物畫、靜物畫、人物畫等,帶領遊客概覽丹麥裔法國印象派畫家卡米耶·畢沙羅的藝術生涯及其作品中的社會烏托邦意象。
梵高:魯林家族肖像
展期:3月30日- 9月7日
地點: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MFA
首次呈現梵高為郵差約瑟夫·魯林一家創作的14幅肖像作品,含3幅素描和11幅油畫。
活潑的心靈:簡·奧斯汀250周年
展期:6月13日至9月14日
地點:美國紐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
展覽呈現來自奧斯汀故居的標誌性文物以及來自摩根館等文化機構收藏的藝術品、手稿、書籍等,揭祕了簡的個人魅力以及她是如何走向文壇的。
文字與圖像的世界:克里斯托夫·穆勒捐贈展(第一期)
展期:2025年5月20日- 8月24日
地點:柏林國家博物館
柏林畫廊舉辦4期展覽,展示克里斯托夫·穆勒向柏林版畫素描博物館捐贈的部分藏品,致敬他為推廣藝術所作的貢獻,第一期展覽以「文字與圖像的世界」為主題。
激進!女藝術家們與現代主義1910-1959
展期:6月18日- 10月12日
地點:美景宮博物館,維也納
展覽展出來自22個國家的70多位藝術家的作品,探討了女性藝術家如何深刻地參與塑造現代主義的故事。從抽象到具象、超現實主義到公開激進主義,展覽旨在突出每位藝術家的個性,彰顯女藝術家為現代主義的多樣性開闢新的視角。
點擊下面名片,關注《藝術澎湃》,看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