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9 15:49
2025年春晚爆火至今不到半年,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宇樹科技」)開啟衝刺上市。
7月18日,證監會官網顯示,宇樹科技已開啟上市輔導,由中信證券擔任輔導機構,計劃於今年四季度協助公司按相關規定準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申請文件。
宇樹科技成立於2016年,是國內人形機器人領域最受關注的創業企業之一,於今年6月完成C輪融資,投資方包含中國移動、騰訊、阿里等。輔導備案報告顯示,宇樹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王興興,合計控制公司34.7630%股權。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宇樹科技理論上最快明年上半年便可以上市。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多家機器人產業鏈企業籌劃在A/H股上市。不久前,智元機器人宣佈,擬21億元入主上緯新材(688585.SH),該上市公司連續8個交易日「20CM」漲停,累計漲幅超330%;極智嘉(02590.HK)則於7月9日登陸港股,成為「倉儲機器人第一股」。此外,還有10余家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宇樹科技背后明星資本雲集
創業9年,「90后」王興興帶領宇樹科技開啟上市之路。
宇樹科技成立於2016年8月,目前已發展成世界知名的民用機器人公司,專注於消費級、行業級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機器人及靈巧機械臂的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全球首家公開零售高性能四足機器人並最早實現行業落地的公司,全球銷量歷年領先。在2025年央視春晚的人形機器人表演中,宇樹科技「出圈」走紅。
今年5月28日,宇樹科技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名稱由「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變更為「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眼查顯示,宇樹科技於6月完成C輪融資,投資方包含中國移動、騰訊、阿里、螞蟻、吉利等明星資本。其註冊資本於6月18日完成變更,由原本的288.90萬元增長至3.64億元。
上市輔導備案報告顯示,目前,宇樹科技控股股東、實控人為王興興,其直接持有公司23.82%股權,並通過上海宇翼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控制公司10.94%股權,合計控制公司34.76%股權。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宇樹科技背后明星資本雲集,投資方還包括美團、紅杉中國、中信金石、經緯創投、深創投、北京機器人產業投資基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據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7月11日披露信息,宇樹科技和智元機器人中標中移(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人形雙足機器人代工服務採購項目。項目總預算1.24億元。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資方與宇樹在短期內深度綁定的概率很大,但形式不侷限於簡單的「採購大單」而更多的是戰略協同,比如生態層面的合作與資源整合,以及圍繞各自核心業務探索特定場景的應用和聯合開發。
近年來,宇樹科技發展迅速,從員工數量的增長上可見一斑。天眼查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參保的員工人數分別為203人、258人以及324人。王興興於6月26日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透露,公司已有1000多名員工,年營收已超10億元。
在7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徵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王興興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實現顯著增長。今年整個機器人行業的增速都非常快,科技發展的趨勢已經非常清晰。
在人形機器人發展風口上,宇樹科技開啟上市輔導。
本次宇樹科技的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容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也將一同為其進行輔導。
王驥躍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輔導工作三個月就可以完成,宇樹科技今年四季度來得及申報材料。當然,在明年初申報的概率可能更大。宇樹科技可以適用科創板預審覈機制,沒什麼問題的話節奏可以很快。理論上最快明年上半年可以上市,但實際進度要看公司規範程度、公司經營情況、審覈進度以及市場情況。
機器人巨頭涌向資本市場
風口之上,機器人行業資本運作頻頻。
7月8日,上緯新材發佈公告稱,智元機器人擬通過「協議轉讓+要約收購」方式,以21億元收購公司63.62%股份。待本次股權交易完成后,上緯新材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智元機器人及其管理團隊共同持股的主體,公司實控人將變更為鄧泰華。
智元機器人官網顯示,公司成立於2023年2月,構建了領先的機器人「本體+AI」全棧技術,擁有遠征、精靈、靈犀三大機器人家族,產品覆蓋多種商用場景。智元機器人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實現了人形機器人的規模化量產和商業化落地,產品售往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智元機器人宣佈入主之后,上緯新材股價大漲,連續8個交易日「20CM」漲停,累計漲幅達330.21%。
不過,智元機器人明確表示,其暫無在未來 12 個月內對上緯新材及其子公司的資產和業務進行出售、合併、與他人合資或合作的明確計劃,或上緯新材擬購買或置換資產的明確重組計劃。
機器人企業也在港股掀起上市熱潮。
極智嘉於7月9日登陸港股,成為全球AMR倉儲機器人市場首家上市企業。時代周報記者瞭解到,極智嘉在本次IPO中發售共1.614億股H股,募資總額為27.1162億港元,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機器人企業H股IPO,也是今年以來香港市場規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業IPO。
截至7月18日收盤,極智嘉市值已超200億元。
還有更多機器人企業在港股排隊上市。今年以來,樂動機器人、卧安機器人、斯坦德、仙工智能、雲跡科技等一系列國內機器人產業鏈新興公司企業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同時,也有已在A股上市機器人企業,謀求「A+H」上市,如埃斯頓(002747.SZ)、兆威機電(003021.SZ)等
IT互聯網觀察家、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7月19日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越來越多的機器人企業上市,主要是機器人產業的一些關鍵技術可以陸續突破,在B端和C端也可以不斷地找到一些新的應用場景。同時,這也有利於一部分前期投入的資本順利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