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早有預期?外賣平臺遭監管約談 港股茶飲股已提前一周回調

2025-07-19 15:01

財聯社7月19日訊(編輯 馮軼)7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約談餓了麼、美團、京東三家平臺企業,要求進一步規範促銷行為,理性參與競爭,促進餐飲服務行業規範健康持續發展。

面對越發激烈的競爭,監管此時出手,或為三大電商平臺「內卷式」的補貼大戰降温。

而有意思的是,在監管約談之前,本周港股相關板塊已提前反應。其中,最為明顯的便是此前市場共識受益補貼的茶飲股。

image

從短線走勢上,古茗(01364.HK)、茶百道(02555.HK)等茶飲股均從此前高點開始回落,本周更是「掉隊」恆指反彈行情,集體逆市走跌。

整體上看,由於本輪外賣補貼大戰烈度迅速白熱化,疊加近期政策面對「反內卷」重點關注。市場對相關風險也有所預期。

監管約談前,7月15日遵義餐飲商會便公開喊話呼籲停止「內卷式」補貼、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也發出《聯合抵制價格補貼「內卷式」競爭》倡議,表明各方已開始警惕補貼對行業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

美團核心本地商業板塊CEO王莆中在談及7月12日美團達到1.5億日單量高峰時直言,「再猛烈的商戰,如果不能推動行業進步,甚至違背商業邏輯,那這個戰場就沒有贏家。」

據高盛預測,若補貼持續,在基本情景下,未來12個月,阿里巴巴和京東的外賣業務將分別虧損410億元、260億元,美團的EBIT將下降250億元。

更有分析認為,本輪外賣行業的百億補貼大戰,實際是各大平臺在互聯網流量紅利見頂后的「存量博弈」,增量收益有限。

可以看到,隨着補貼大戰的升級,這一模式的弊端和脆弱性正在被市場重新認知。

民生證券分析稱,從持續性上看,「外賣大戰」的本質與當下「反內卷」的政策訴求並不兼容,而電商平臺本就是「反內卷」重點聚焦的領域。

該機構指出,若拉長周期看,餐飲收入總會向需求中樞「均值迴歸」。隨着供給和需求環境的變化,2020年以來的餐飲收入已歷經數輪波動。但歷史經驗表明,餐飲收入最終仍會向需求中樞收斂,這一趨勢從去年下半年以來不斷強化;而需求在集中釋放后,往往也會「均值迴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