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短線熱度持續升溫 中盤股現配售潮近兩周「抽水」超百億

2025-07-19 11:40

財聯社7月19日訊(編輯 馮軼)近期港股行情再度向上,7月以來恆指累漲逾3%,不斷試探年內高點。

隨着短線做多情緒回暖,近兩周以來有不少中小盤個股陸續在股價高位啟動再融資,場內再度出現「配售潮」。

據Wind數據顯示,僅7月7日以來約兩周的時間,就有逾30家公司發佈供股及配售公告,累計金額已超百億港元。作為對比,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場僅完成43宗項目,募資總額約為1067.13億港元。

有分析認為,港股年內已累計不少漲幅,中小盤個股在大市走強過程中股價也「水漲船高」,高位融資符合市場規律。此外,由於近期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熱度將持續,也或進一步提升交易活躍度。

image

但值得一提的是,從近期個股配售定價來看,均以折價配股為主,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上市公司對自身股價的高估判斷。

而分行業來看,近期港股再融資的主力軍均分佈在科技、醫藥生物、消費零售等新經濟方向。

實際上,開年以來港股配售市場與新股IPO熱度可以説是不分伯仲。包括比亞迪、蔚來、小米、地平線機器人等行業龍頭公司都先后實現鉅額再融資。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年內已有超250家港股公司發佈過配售公告,累計總額近1500億港元,同比增長約300%,規模已超去年全年。

光大證券研究指出,當前海外整體處於降息周期之中,隨着下半年美聯儲有望啟動降息,海外流動性將進一步改善,這對港股市場流動性無疑構成利好。與此同時,港股市場的IPO與再融資活動今年迅速恢復,新增優質資產或成為海外資金持續流入香港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還稱,在新的科技與消費產業趨勢下,港股相關公司作為中國資產的代表,未來仍將吸引資金持續流入,這或成為港股維持強勢的重要結構性動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