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劉格菘二季度大調倉:賣出新能源,重倉泡泡瑪特、新華保險,大筆增持分眾傳媒

2025-07-18 21:58

出品|搜狐財經

7月18日,廣發基金旗下基金公佈二季報。

季報顯示,劉格菘在二季度調倉幅度較大,對新消費、保險、軍工相關個股進行了增配,泡泡瑪特一躍成為廣發行業三年第二大重倉股,新華保險中國平安則雙雙出現在廣發雙擎升級廣發行業三年前十大重倉中。

押中泡泡瑪特老鋪黃金的基金經理吳遠怡,二季度對這兩隻股票進行了小幅調倉,其中泡泡瑪特被廣發價值核心、廣發成長領航兩隻基金分別減持27%、8%。

劉格菘重倉泡泡瑪特,減持新能源

截止二季度末,劉格菘旗下共有6只基金,在管基金總規模312.95億元,環比減少約9億元。

業績方面,其代表基金廣發雙擎升級A/C類基金二季度收益率分別為0.63%、0.54%,跑輸業績基準。二季報顯示,該基金最新規模49.60億元,股票倉位93.82%,環比下降0.5%。

今年二季度,廣發雙擎升級持股集中度繼續下降,前十大重倉股佔基金淨值比為54.31%。環比一季度的71.21%,下降16.9%。

報告期內,廣發雙擎升級對行業配置結構進行了優化,增配了有爆款新品出現的汽車行業和有色上游標的,同時增配了地緣衝突升級中展現了較強產品力的軍工行業。

前十大重倉股中,有5只個股爲新面孔,即中國平安中航成飛新華保險紫金礦業江淮汽車,最新持股數分別為387萬股、224萬股、334萬股、987萬股、478萬股。

3只個股被減持,其中賽力斯被減持力度最大,最新持股數270萬股,相對上期減少30.25%,最新持倉市值3.62億元。聖邦股份億緯鋰能(維權)分別被減持13.99%、26.26%,最新持股數478萬股、759萬股。

分眾傳媒為唯一獲增持的重倉股,最新持股數3468萬股,環比提升29.37%。廣發雙擎升級第一大重倉股陽光能源二季度持股數不變,最新持倉市值約3.92億元。

廣發行業三年最新規模62.34億元,環比基本未變。今年二季度,該基金十大重倉股新增泡泡瑪特香港交易所新華保險中國平安,分別位列第二、第三、第九、第九位重倉,最新持股數約231萬股、145萬股、500萬股、498萬股。

小米集團、騰訊控股獲增持,最新持股數分別為1162萬股、114萬股,增持幅度分別為25.66%、3.99%。聖邦股份賽力斯億緯鋰能均被減持,減持比例分別為5.3%、17.57%、26.71%。

劉格菘在季報中表示,報告期內在製造業領域的各細分方向上適度均衡配置並優選個股,主要配置的行業包括新能源車、電子、鋰電、光伏、軍工等,同時配置了恆生科技重要權重標的。

「相信在行業自律、政策補貼、科技扶持等多方面的支持引導下,行業基本面會回暖向好,市場風格也會逐漸轉向業績驅動。」劉格菘稱,將在重點參考產品業績比較基準的基礎上,繼續堅持從產業出發,尋找投資邏輯符合自身框架的行業進行長期投資,分享企業成長的紅利。

吳遠怡賣出泡泡瑪特,增持老鋪黃金

今年上半年,廣發基金經理吳遠怡因精準押中泡泡瑪特老鋪黃金,業績在上半年名列前矛。

截止目前,吳遠怡旗下共有6只基金,總規模204.78億元。數據顯示,他管理的廣發成長領航上半年收益率68.29%,在全市場基金中排名第七。該基金一季度規模僅1.57億元,二季度增至2.79億元。

今年第二季度,廣發成長領航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泡泡瑪特老鋪黃金江淮汽車昂利康晶品特裝萬國黃金集團山東威達春風動力有方科技一心堂。除了泡泡瑪特老鋪黃金晶品特裝以外,其余7只個股均為二季度新進。

不過,二季度泡泡瑪特被該基金減持8.49%,最新持股數9.7萬股,持倉市值2358萬元;老鋪黃金獲33.56%的增持,最新持股數1.99萬股,持倉市值1829萬股。

吳遠怡名下規模最大的基金為廣發價值核心,該基金前兩大持倉與廣發成長領一致,均為泡泡瑪特老鋪黃金,不過二季度對其分別減持27.05%、8.76%。

7只個股新進前十大重倉,即江淮汽車、小米集團、春風動力科倫藥業歐康維視生物博拓生物思摩爾國際。此外,第十大重倉美圖公司二季度被大幅減持,最新持股數1436.8萬股,環比減少61%。

吳遠怡在季報中談及對多個行業的看法,對於今年熱門的新消費,他表示,寵物經濟與潮玩消費成為主流方向,消費者偏好顯著轉向高性價比、場景化體驗及具備情感連接屬性的消費品牌。

醫藥創新領域方面,中國通過三十五年技術積累及十年自主研發攻堅,憑藉頂尖工程與醫學人才儲備,成功從輔助型研發(CXO/CRO模式)升級為全球領軍者,實現原研創新葯物的自主突破。

科技創新領域,中國AI產業通過DeepSeek的技術跨越式突破實現核心競爭力躍升,推動國產產業鏈從機器人終端應用、遊戲開發至上游硬件算力全鏈條爆發性增長

高端製造方面,依託覆蓋上游材料、中游製造與下游研發的垂直一體化能力,中國在精密加工、軍工及新能源車等重點領域實現從相對落后到全球領先的歷史性跨越;智能電動車等尖端產品已達到全球技術領先水平,中國也從產品進口國轉變為產品出口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