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9 10:10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寧南山;作者:深圳寧南山
這幾年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那就是境外人士開始熱衷於向中國大陸跑了。
首先第一波是香港人北上,這波熱潮是2023年開始的,因為2022年還在疫情封禁期間。到2024年,香港人北上人次竟然達到了8191萬人次,同比增長了50%多,這個數字太驚人了。
當然了,當時有人評論説這是因為香港經濟不好,香港人也消費降級了,還有就是匯率變化,港人圖便宜所以跑深圳,我其實覺得這種説法過於簡單粗暴,
忽略了大陸在基礎設施,治安,交通,方便程度更各方面的進步,
單説便宜,以前的深圳,珠海難道不是更便宜,
要説經濟不好,香港過去幾十年經濟不好的時候也不少,也沒有今天這種熱潮。所以我覺得根本原因是大陸飛速進步,變得更安全,方便,好玩了,而且保持了服務態度好的水平。
然后是外國人來華也在這兩年猛增,而且外國網紅來華拍視頻成為熱潮
尤其是自2023年11月17日起,中國72/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適用國家範圍增至54國之后,中國不斷擴大免籤範圍和時間,大大刺激了外國人來華旅遊增長。
我之前發過一篇文章,
説是4月份單月不管是北京還是上海,外國人入境旅遊人數已經超過了2019年4月同期水平。實際上我看了5月份的數據也是一樣超過了2019年同期。
關鍵是增速還非常快,
上海市1-5月外國人入境旅遊人數同比增長45.6%,
北京1-5月外國人入境旅遊人數同比增長了56.6%。
不僅是形成熱潮,而且大量海外的百萬粉絲,千萬粉絲網紅都來中國拍視頻。
前不久的甲亢哥大家都很熟悉,再比如油管上的千萬粉絲網紅「Best Ever Food Review Show」頻道,這是個美國的美食大V做的,名字叫Sonny,是個美國人,有1150萬粉絲,做了全球各地的美食品嚐。
我看了他的頻道,上次來中國居然是2017年的事情了,做了兩期廣州的節目。而今年(2025年)年初他就到成都做了至少八期視頻(包括小號在內),流量都很大,有一期在成都吃火鍋的有600多萬次播放。
這個網紅來之前受西方媒體影響,對中國也是有些偏見,比如之前他還跑到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圖做了一期維族美食的節目,在那個節目的開頭又引用了一兩段西方媒體抹黑新疆的報道,不過那期節目的評論區被中國網友狂噴。
另外還有個千萬粉絲美國大V,叫做Mark Wiens, 在油管有1130萬粉絲,2024年11月左右也到中國做了五期視頻,甚至有一期的名字叫做「This is Why CHINESE FOOD are the Best」(為什麼中國食物是最棒的)。
大量外國人來華,對我國外語導遊行業是個利好,這個行業需要人。我已經在小紅書上看到深圳有人開始做英語導遊兼職了,她的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在小紅書上發帖子,説自己可以做英語導遊,結果就有中國人聯繫她,説自己的外國客户/朋友/訪問團之類要在深圳有人陪同。
我看她曬了個微信截圖,給一個老外高管做了一天導遊,給了她700元人民幣。
我一直覺得,從產業的維度看,未來中國發展空間比較大,會產生很大的增量蛋糕的產業就是三個:
其一是汽車產業
雖然中國2024年汽車出口已經是世界第一了,但其實空間還非常大,比如我國第一大出口對象國是俄羅斯,不要説歐洲,美國,日韓這些市場,即使在東南亞也還沒有打敗日系汽車品牌,全球還有廣闊的世界市場等着去佔領。
尤其是日系汽車品牌,是一定要在全球徹底打垮的,中國品牌已經在家電,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領域把日本品牌擊潰了,日本原有的優勢產業什麼數碼相機,隨身聽,MP3/MP4之類的也消失了,汽車產業再把日本品牌打垮,可以把日本徹底壓下去。
光是一個豐田2024-2025年財年的營收就高達3150.97億美元,這是多麼大的蛋糕需要我們去搶。
第二是半導體產業
這個我們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和材料還沒有完全突破,因此目前是出於被壓制的狀態,比如英偉達,英特爾,高通,聯發科,博通這些企業,每年都在全球市場大賺特賺,但一旦中國的EUV光刻機等關鍵生產設備技術突破了,中國的先進工藝產能可以大擴張了,在這個領域有非常大的價值可以獲取,光是替代英偉達2024年營收就是1304.97億美元,換成人民幣接近一萬億了。
而且半導體的突破還會帶來在其他領域的突破,因為這是核心零部件,這個領域中國強了,那麼整機系統領域也會突破。
第三是製藥業
2025年6月20日晚,美國《製藥經理人》雜誌發佈「2025 全球製藥企業50強」榜單。該榜單根據處方藥的銷售業績,對全球前50強生物製藥公司進行排名,可以看到前五名銷售收入都在500億美元以上。
全球前十名是強生創新制藥、艾伯維、默沙東、羅氏製藥、輝瑞、阿斯利康、諾華、百時美施貴寶、賽諾菲、諾和諾德。
當然了,創新葯這個行業我國增長非常快,主要是我國搞研發然后把IP(知識產權)賣給外國製藥公司,但我覺得,終有一天還是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比較重要。
其實製藥這個行業前景還廣闊的很,試想一下,如果那天有個中國企業,研發出了能治癒癌症,艾滋病,近視眼,阿爾茲海默症,帕金森之類的藥物.......
其他還有醫療器械,航空航天等產業都還有機會,但是規模不如這三個這麼大。
當然了還有一些潛在性的產業,比如我國一直在搞的可控核聚變,
如果未來這個技術攻克了,能源價格大幅下降,那將是顛覆全世界,比如植物工廠就可以搞了,我們以后都不用耕地搞農業了,直接建50層100層的植物工廠高樓,用低成本的能源來讓光源發光模擬太陽,在工廠里面生產糧食。
這個就不展開了。
而在第三產業領域,入境旅遊業了這個行業非常大,而且有極大的增長潛力。2024年入境中國的外國人總共才2694萬人次,這個數字實在太少了,今年外國人來華呈現同比大幅增長的態勢,全年預計肯定超過3000萬人次了,而且以后增長潛力還很大,畢竟以后中國會成為世界的中心,而全球各地的人都會想到全球最強的國家看一看。
我不時看到很多人擔心年齡原因被裁員,其實吧真的被裁了也別總是想着去送外賣,跑滴滴,在來華旅遊外國人大幅增長的情況下,
考個導遊證,做英語或者其他小語種導遊也是一個選擇。
今天説的是一對美國富人退休夫妻在中國旅行了兩個多月的感受。
這對夫妻的賬號叫做:Retirement Travelers.
之所以我在標題里面說了他們是富人,是因為他們坐高鐵都是做商務座,從廣州到長沙的高鐵他們就坐的商務座,一個人275美元。
酒店也都是住凱悦之類的高檔酒店。
而且夫妻兩人的英語發音非常清楚,表達也很流暢,所以他們即使不説他們的背景,也能感受出來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富有階層。
這是他們總結的二三十條感受,是由老太太出鏡説的。
也是常見的外國人/美國人想到中國旅遊關心的問題。
我為什麼會想到把這些外國人的來華感受的看一遍,
老實説,我看過的各種外國人來華視頻至少有幾百個,搞不好上千個了,我有個感覺就是,可能是因為來華之前在本國看到的都是關於中國的負面新聞,來中國之后意外的發現非常現代化和安全,導致反差很強的緣故,外國人來華旅遊滿意度總體很高,總體超出預期。
中國迟早會跟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一樣,成為世界第一入境旅遊大國,
這個市場正在快速增長。
第一點:中國十幾年來進步極快
這不是這對夫妻第一次來中國,她們第一次來是十幾年前,是帶着上大學的女兒們來的,當時總體感覺一般,並沒有想着説很快再來中國看看。
而這次再來,他們感覺中國完全變了,更加現代化,更加乾淨,而且遠遠更有效率,對外國人來説旅遊也變得更容易。
她説中國從他們最不喜歡的旅遊目的地之一,變成了他們最喜歡的旅遊目的地之一,而且還期望着后面再來。
他們認為如果你在尋找一個比歐洲更陌生,但是又比越南更有秩序的國家旅遊,那麼中國可能是你最好的選擇。
第二:美國人最好辦中國十年多次簽證
中國目前還沒有對美國人免籤,只有10天240小時過境簽證。
他們提到美國人最好辦理中國的十年多次往返簽證,中國政府收費是140美元一個人,另外他們在美國找的是一個叫做visa hero的公司代理辦理,一個人是200美元,所以總共一個人是340美元。
他們強烈建議中國的十年簽證,因為更短期的簽證費用也是一樣的。
過境簽證他們也不太建議,估計是覺得時間太短。
第三:中國邊境官員沒有問他們出格奇怪的問題
主要是問他們在中國住哪里,以及離開中國的計劃等,因此他們建議把這些信息放在手機里面或者打印出來。
他們是從香港九龍西高鐵站入境中國內地,要錄指紋,通關總體絲滑專業,過程簡單高效。
她還強調中國海關人員沒有問任何有關他們隱私的問題,而且他們的美國國籍在過關時也並不是問題,
第四:作為美國人,在中國旅行非常安全
他們説自己經常會被問到在中國旅行是否安全。我想這也是旅行者去一個國家旅遊最常見的問題,他們認為中國是他們去過的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在他們去過的每個城市都可以在晚上安全的閒逛。
當然他們覺得中國和其他國家最大的一個區別是攝像頭到處都是,在有的地方非常密集,他們説在杭州的一個路口,他們甚至數了下有超過50個攝像頭,對有的人來説可能覺得不太好,但是他們並不覺得這是問題,還讓自己覺得安心。
因為在他們去過的世界有的地方,他們還希望能有監控這樣可以讓自己更安全。他們認為是正面的。
他們尤其提到來中國前考慮過,中國和美國是在政治上有不同意見的國家,作為美國人會不會在中國旅行時遇到一些問題,但他們在中國從來沒有遇到過敵意,相反的是非常友好,
沒有人問他們讓人不舒服的問題,
沒有官員因為他們是美國人就單獨挑出來對待,
沒有人以懷疑和審判的態度對待他們,
也從來沒有被問到過政治相關的問題,
也從來不需要因為自己的美國國籍和美國人身份而辯護。
總之作為美國人,他們受到了中國人友好的對待。
第五:中國的霧霾(smog)基本沒有了
他們説空氣污染是外國旅行者來中國旅行關心的問題,他們説十幾年前來中國的時候就親身經歷過霧霾,在北京的霧霾甚至幾個街區之外就看不見了,但這次來中國完全shocked(震驚)了,他們能夠遠遠清楚的看到城市周邊的山脈,空氣也顯著的好轉了。他們説這次在西安和上海也還是看到有輕微的霧霾,但是完全無法和十幾年前的嚴重程度相比。
他們覺得原因之一是電動汽車普及,他們覺得在路上看到的車接近一半是電動汽車,這樣減少了排放。
第六:春季和秋季到中國旅行最好
他們是2月到4月在中國旅行,這是旅遊的淡季,他們認為這是最理想的時間,天氣很涼爽舒服,人也比夏季高峰期少很多。
他們認為春季和秋季的九,十月份到中國旅行最好。
而覺得在夏天的中國炎熱,而且潮濕,尤其是像西安,重慶這樣的地方,八月份旅行會很擁擠,悶熱。
冬天的中國北方很冷,但是可以在中國南方旅行。
當然,到中國旅行必須避開節假日,尤其是十月初和春節的黃金周。
第七:一定要隨身攜帶護照
他們説這是來中國最大,最重要的旅行提示之一,永遠要把護照帶在身上。因為不只是機場到達過關時需要,購買火車票,進入博物館,遊覽公園(景區)還有住宿登記都需要用到護照作為身份證明。
在很多情況下,你的護照就是你的票,比如坐火車,進入景區時,往往沒有紙質車票,就是用你的護照掃描。
而且必須是攜帶護照原件,因為複印件和照片都不行。
他們一開始也很疑惑為什麼沒有紙質票,后來發現用護照就行,這樣還更簡單些。
第八:中國的網絡防火牆
介紹了好用的VPN
第九:中國的手機信號非常好
他們覺得比酒店WIFI還好用,即使在偏遠的地方,甚至很長的火車隧道里面都有信號。因此他們習慣用手機數據包上網,包括筆記本電腦都是用手機開熱點。
第十:帶上充電寶
因為在中國的一切都要用到手機,翻譯,支付等等,因此最好帶上好用的充電寶。
第十一:在中國不需要準備現金,但要提前下載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就用Alipay(支付寶)和wechatpay(微信支付)就可以了,到處都可以支付。他們還提到在中國很多地方都不收他們現金了,包括路邊小販都不收現金了。
他們提到唯一一次麻煩是在重慶的地鐵站發現微信和支付寶都無法支付,剛好他們的兒子身上有一些現金,所以他們建議身上還是攜帶少量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他們還建議在出發之前就下載這兩個程序,並且熟悉下界面,因為他們到中國后付款一開始還不熟悉如何使用。
第十二:在中國的語言障礙並不是很大的問題,因為中國人樂於幫助
雖然英語在中國不普及,但是谷歌翻譯以及微信內置的翻譯功能都非常不錯,中國人都有智能手機,很多中國人也知道如何用手機翻譯。
旅遊區和火車站都有英文標識,中國人也能很耐心友善的幫忙。
他們也提到他們去過的每一個酒店的前臺和餐廳都能講英文(説明他們有錢,住的都是高檔酒店),總之他們認為解決語言障礙比想象中容易。
第十三:建議住中國的高檔酒店
哈哈這個感覺不算建議。
他們上一次來的時候爲了更真實的體驗感,住的是比較小的賓館,服務不穩定,牀很硬,溝通也是問題,這次他們都是住高檔酒店,房間很好,睡的很舒服。
而他們提到在中國升級房間的費用,只有在歐洲和美國的一小部分,因此很值得。他們説中國是少數豪華酒店很多,而且價格很便宜的國家之一。
第十四:中國酒店的早餐非常棒,比大部分美國酒店的早餐都要好
當然這跟他們住的是高檔酒店有關係,總之各種國外食物,中國食物例如湯,麪條,餃子,西點,現做的雞蛋,水果等等應有盡有。
他們覺得比美國大部分酒店的早餐都要好。
而且吃早餐成為他們最喜歡的酒店生活之一。
第十五:中國的酒店廣泛使用了送貨機器人
他們介紹了可以用APP下單外賣,然后機器人會自己坐電梯送到門,不需要人送上來,感覺這像是科幻電影里面的場景。
第十六:在中國買門票,熱門景點要提前買,價格對60歲外國老人也有優惠
他們提到就用微信的小程序就好了,但是特別提到很多小程序必須在中國境內的時候才能找到,因此如果在國外的時候沒有找到,也不要慌張。
如果是旺季,最好提前買票。
他們還提到中國一些景點60歲以上老人有折扣甚至是免費,所以外國旅行者都可以問一下沒有壞處。
另外故宮的門票非常難買,建議外國人一到北京就買故宮的門票,他們這次就沒有買到票,不過幸好他們上次去過了。
第十七:在中國請導遊直接讓酒店安排就好了,不用提前在網上找
他們認為與其出發前花時間在網上找導遊,不如到現場讓酒店幫忙安排,這樣安排的導遊通常都很專業,英語也很流利,比他們在網上花更貴价格找的導遊提供的服務價值還要好。
在像兵馬俑這樣的地方,可以現場找英語導遊。
當然了,中國不少地方獨自去探索也沒有問題,不需要導遊,像長城他們就是自己去的,用地圖和翻譯都很好用。
第十八:中國開車文化比十幾年前進步太多,另外一定要下載一個滴滴打車軟件
他們覺得滴滴非常好用,他們還建議選擇「pemier」(專車的英文翻譯)這個選項,經常會有驚喜,遇到不錯的好車,以及有禮貌的司機,還給瓶裝水喝,而價格只是在美國打車價格的一小部分。
他們提到和十多年前相比,中國的駕駛文化變化了太多,十多年前中國的司機開的很瘋狂(wild),交通一片混亂,讓人感覺緊張甚至害怕。旅遊巴士在不同車道間不斷變換穿梭,司機開車毫無預警的開過人面前。
而現在的中國司機開車都很小心,冷靜,並且遵守規則,讓乘客感到放松,他們覺得是中國廣泛的交通攝像頭改變了司機的行為。
第十九:中國的地鐵很棒
非常乾淨,非常安全,也有英文標識,直接掃二維碼就能進站和支付。
還有人給他們讓座。
第二十:導航建議用蘋果地圖
他們覺得蘋果地圖比谷歌地圖好用
第二十一:中國沒有小費文化
甚至連APP里面都沒有給小費的選項,不過他們建議給私人導遊一些小費。
第二十二:中國旅行價格非常實惠
中國酒店的價格只有歐美同類酒店的三分之一,
餐館吃飯驚人的便宜,比在美國吃快餐都還要便宜。就連高鐵的商務座,滴滴專車這類比較高級的服務都很划算。
總之在中國可以以三星級的價格享受五星的服務。
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的地方,讓你花了不少錢卻覺得物有所值。
第二十三:在中國喝瓶裝水,中國食物也很安全,不用擔心
不要喝水龍頭里面的水。
不需要擔心中國的食品安全,他們從來沒有生病,唯一注意的是在中國點菜經常會問你要多辣,他們建議可以嘗試下中國的辣度。
第二十四:長途旅行前打疫苗
這個他們不是針對中國,而是建議長途旅行前打個疫苗啥的。
第二十五:中國的廁所總體進步很大
他們説經常會有人問他們中國的廁所怎麼樣,
他們説中國的公共廁所通常是蹲式的,當然也會有西式的馬桶,不過一般在殘疾人衞生間里面。
很多新的公共廁所非常乾淨,不過她建議帶上衞生紙,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公共廁所都有衞生紙。
總之跟上次來相比,中國的廁所進步很大,這也讓他們覺得驚喜。
第二十六:中國的購物環境非常棒,但奢侈品價格不便宜
他們認為中國的購物環境已經是next level,
他們感覺中國有比任何國家都更多的奢侈品品牌和高檔購物區,
他們查詢了下一些大牌奢侈品店的數量甚至比在美國的數量還多,
中國人包括小孩子都很時尚,但是這些奢侈品店的價格並沒有比歐洲和美國的店更便宜。
最后他們總結説,中國完全變了,如果你上次到中國是十幾年前,那這次到中國要做好吃驚的準備,中國比我們想象的更乾淨,更現代化,更開放,更讓人印象深刻。
從科技水平到基礎設施到酒店,中國已經成為他們最喜歡的旅行目的地,他們也迫不及待想再次回到中國旅行。
我自己非常歡迎這種有錢,願意消費,而又還喜歡拍視頻宣傳的外國遊客來中國旅遊。
來華旅遊人數多了1000萬,相當於多了1000萬人在中國消費,而且旅遊者還和定居者不一樣,他要住酒店,在外面吃飯,購物,坐高鐵,坐飛機,尤其交通費用很高,因此花費遠高於本地定居者。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4年8月19日上午10時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國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長劉海濤説:
「根據國家統計局2023年公開數據,來華旅遊外國人日均消費3459元」,
這個數據遠比我想象的高,一天的消費相當於國內普通人一個月了,這應該是包含了國際機票在內的數據。
另外,我覺得2024年外國人入境旅遊人數,日本和泰國這樣的國家居然比中國多的現象是不正常的,比如韓國人出國第一大目的地是日本而不是中國,迟早會回到來中國的外國遊客最多的正常狀態,
這對國內的相關從業者是巨大的機遇。
你看國內那些吸引了韓國人寫攻略的上海餐飲店,后來的韓國遊客都紛紛按照這些攻略來打卡,是不是就賺翻了?
有些店我查了下在深圳也有,我都準備去吃。
我同時在想,再過十年,中國變化最大的將是什麼,
我覺得是到時候中國會滿大街到處是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道路安全性得到極大的提升,而低空無人機經濟將會顯著的普及,
到時候外國遊客再來,將看到的是一個和他們國家完全不同的,簡直像生活在未來場景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