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19 07:34
隨着特朗普推動對歐盟商品徵收15%-20%的關税消息浮出水面,美國債市正悄然釋放出不安信號。近期多個基於市場的未來通脹指標正在快速回升,顯示投資者對新一輪「關税驅動型通脹」的擔憂情緒正在升溫。
智通財經APP獲悉,周五,美國債市中的通脹預期指標,盈虧平衡通脹率出現明顯上揚。數據顯示,5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上升4個基點至2.53%,這是自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也高於市場通常視為「通脹上行風險」的2.5%警戒線。
10年期和30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也同步小幅走高。FactSet數據顯示,截至周五,10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上升至2.43%,30年期則漲至2.37%。與此同時,雖然通脹預期攀升,10年與30年期美債的名義收益率卻分別跌至4.43%和接近5%以下,表明投資者在權衡通脹風險的同時,也預期未來經濟增速可能放緩。
外媒援引三位消息人士報道稱,特朗普正在推動對來自歐盟的商品徵收最低15%至20%的新關税。消息公佈后,美股隨即回落,但幅度不大。
LPL Financial首席技術策略師Adam Turnquist指出,自從特朗普向主要貿易伙伴密集發出關税信函以來,2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就持續攀升,這也反映了市場對「關税導致價格上漲」的現實擔憂。
盈虧平衡通脹率是通過同期限的名義國債與抗通脹國債之間的收益率差計算得出,被廣泛用作未來通脹預期的市場化指標。
儘管部分債市指標暗示通脹風險再度浮現,另一邊,美聯儲的利率預期仍存在不確定性。周四,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表示,他希望在7月會議上推動降息。這一表態使得周五美債收益率全線走低。
當前關鍵在於這一輪「關税通脹」究竟是暫時性的價格波動,還是會轉化為長期的結構性通脹壓力。如果通脹持續性強,美聯儲很可能無法很快進入降息周期;而若只是短期衝擊,疊加勞動力市場疲軟和經濟增長放緩,反倒有利於兑現市場對2025年降息的預期。
BMO資本市場策略師Ian Lyngen與Vail Hartman在周五發佈的報告中寫道:「今年夏季市場將持續被‘再通脹焦慮’籠罩,直到9月甚至10月的CPI數據出爐為止。」
兩位策略師指出,有兩個不確定因素將決定美聯儲今年是否會啟動降息,第一是股市反彈是否能夠有效刺激「財富效應」,從而推動上層收入羣體對抗通脹的消費意願。第二是特朗普潛在的移民政策是否會造成低技能、低薪勞動力市場的新一輪短缺,進而在關税作用下觸發薪資意外上漲。
儘管存在上述通脹隱憂,美股整體反應較為温和。截至周五,標普500指數幾乎持平,報6,297.36點,接近歷史新高;納斯達克指數上漲0.05%,實現年內第11次收盤新高,收於20,895.66點;道瓊斯指數下跌逾100點,報44,342.19點;
債券市場方面,2年期美債收益率降至3.88%,10年期收益率降至4.421%,雙雙創下今年以來的低位。